韩湘子渡药

渡湘江
1个回答2024-02-10 15:34
【答案】
【小题1】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
不同意。全诗要表现的主旨是“边愁”(被贬到边疆的愁闷),而该句只是交代“边愁”产生的原因,关键之句是“今春花鸟作边愁”。
【小题2】“今春花鸟作边愁”。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但因为作者“南窜”而成了“边愁”。诗人以“花鸟”来反衬“边愁”,可见内心悲伤之重。(答“以乐景写哀情”亦可)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同意题中观点,也可以不同意题中观点。但是无论是否同意题中观点,都要讲明自己的理由,理由从文本出发。如果同意,可以从结构角度来谈。如果不同意,可以从内容角度来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本题比较新颖,虽然本题是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但是题干并没有直接考查,而是从旁人的观点出发,含蓄地表达了命题意图,这是经常用到的命题形式之一。这种形式不死板,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
【小题2】试题分析:一般说来,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这一句诗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与杜审言的这句诗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这里,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感时”、“恨别”之情,采用的也是反衬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点评:本题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不同于常规的鉴赏表现手法,而是比较阅读。这需要分别对每首诗的表现手法具体分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的表现手法。因此这种题实际上难度加大了。
《渡湘江》
1个回答2024-02-20 18:34
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用“水北流”对照“人南窜”,反衬出对自己不平遭遇的不满与忧愁及对京国的怀念。全诗即景抒情,通过对比反衬,流露了浓厚的悲思愁绪。
渡湘江
1个回答2024-01-28 08:17
【答案】
(1)(2分)运用了反衬(以乐写哀、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等)(1分),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意思分析对即可)(1分)。
(2)(2分)表达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1分),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1分)。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今春花鸟作边愁,这是诗人用花鸟使人欢乐来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以乐景来写哀情。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
点评: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首先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的含义是什么,对于注释也要注意。
【小题2】试题分析:注意联系注释上的文字:“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点评: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要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等来分析,对于注释一定要注意。
八仙全传中,最后韩湘子和谁在一起呢?
1个回答2023-06-07 09:51
和八仙在一起撒!
韩湘子是哪里人?
1个回答2024-05-02 10:39

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永平州昌黎县

横渡湘江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29 22:44

横渡湘江主要内容:

公元1852年6月,太平军主力在广西永安突围之后,意图北上进入湖南,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全州,之后沿湘江而上,打算水陆并进攻入湖南腹地,不想在蓑衣渡遭遇清军伏击,损失惨重,南王冯云山也在此战中当场阵亡。

在蓑衣渡受挫后,太平军转攻道州,一路上连续攻下永明、江华、嘉禾、桂阳、郴州等州县,摆脱了广西向荣的围追堵截,大举攻入湖南。清廷闻讯,连忙调集大军集结在衡阳、郴州一带,打算在这里堵住太平军进入湖南的通道,等到广西向荣赶到后,南北夹击将太平军围歼在湘南地区。

面对清军主力部队的围堵,太平军一时无法突破清军的防线,此时太平天国的高层也注意到由于清军主力大多都集中在了湘南地区,湖南腹地此时处于空虚状态,便由西王萧朝贵领一支奇兵,绕过了郴州清军的防御,直扑长沙。

韩愈和八仙中的韩湘子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2-12-01 10:28
按传说是叔侄关系
韩湘子与韩愈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14 06:04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壮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韩愈和八仙中的韩湘子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14 06:02
韩湘子,字清夫,是民间故事的“八仙”之一,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后人认为韩湘子就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侄孙韩湘,但亦有人考证过后,认为这只是后人把两件本来互不相关的事件张冠李戴而已。韩湘(794年-?),字北渚,是韩愈的侄孙。长庆三年(823年)进士,官至大理丞。而另一位不知名的韩愈的“疏从子侄”则游手好闲,是《酉阳杂俎》提及能让牡丹变色的人。又说韩湘子是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
韩湘子与韩愈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06 00:16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壮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