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智慧在线听

诸葛亮的智慧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3-30 02:27
很多例子:空城计,借东风,七擒孟获
《跟着诸葛亮学智慧》
2个回答2022-12-14 04:54
  《向诸葛亮借智慧》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玉平。
  书 名
  向诸葛亮借智慧
  作 者
  赵玉平
  类 别
  管理学类
  页 数
  228
  定 价
  28.00元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1日
  装 帧
  平装
  规 格
  4盘DVDISRC:CNA0311****0
诸葛亮的智慧到底如何?
2个回答2023-08-13 23:07
众人皆知,他的智慧超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于观察分析天下大事,还未出山就已知天下三分,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将当时的局面分析的面面俱到;他精通兵法,如空城计,七擒七纵孟获便是很好的例子;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将赤壁之战变成了必胜。而他当年那篇肝胆照人,读完后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是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传至今。
诸葛亮智慧的表现
1个回答2023-08-13 16:09
实际上诸葛亮没那摸高的智慧 是罗贯中杜撰的

很多诸葛亮的故事(如空城计)都是假的..
周瑜和诸葛亮比智慧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6 09:41
诸葛亮三气周瑜。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诸葛亮的智慧和司马懿的智慧有何不同?
2个回答2022-12-06 08:10
两人都有大智慧,只不过诸葛亮的智慧更高大上,更正能量,而司马懿的智慧则更具功利性,更实用,两者无所谓对错,至于高下之分,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诸葛亮《诫子书》中有哪些智慧?
1个回答2023-12-04 01:02
诸葛亮《诫子书》,短短八十六字,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今天的科技时代,仍然有其参考价值。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在变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 (tāo)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感悟:《诫子书》,短短86字,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力量,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必然好得多。
1、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宁静而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以“宁静”求清静,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树立远大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一个人欲有所作为,若不能够静下心来,则难以有效计划未来;学习的首要条件,必须要有宁静的环境。当今的人们大多为喧嚣的城市生活以及电视、手机、网络游戏所纷扰,我们是否应在纷扰中静下来,反思人生?

2、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我们是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3、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诸葛亮忠告孩子面对人生,要有所计划,“澹泊”、“宁静”就是要清除尘世的纷扰,明确自己的志向,静下心来,细心计划将来。面对未来,做一个有理想、有境界、有使命感、有自己价值观的人。

4、好学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5、励志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忠告孩子要体现人生价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你最欣赏诸葛亮的哪些智慧和才能?
3个回答2023-06-12 10:55
最欣赏的当然是诸葛亮的智慧啦,不管遇到多大的险境,都能迎刃而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