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领域

早教认知领域的活动
1个回答2024-05-11 06:04
认知领域:
0~6月:多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刺激,对他抚摸、说话,让他追视移动的玩具和人脸,寻找声音;
6~12月:在感知和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他对人类语言的理解;
1岁后:幼儿手的精细动作快速发展,他将在不断摆弄物品中迅速提高认知水平。
2~3岁的幼儿口语发展,认知开始进入最初的思维阶段。

具体课程可以参考一下内容:
3个月宝宝
  1.亲近母亲
  母亲走来时,宝宝显示出快乐和急于亲近的表情,有时还会呼叫,手舞足蹈。只有经常和宝宝逗乐的父亲才能引起宝宝这种亲切的激情。
  2.触摸
  继续训练触摸,除以前的方法外,可抱小儿至坐位,面前方上玩具,让小孩自己伸手触碰玩具,可采用不同质地的玩具来扩大宝宝手触摸的感觉。
  3.该动哪一个肢体
  用松紧带在床栏上吊响铃,另一头拴在宝宝的任意一个手腕上。父母先动松紧带使响铃发出声音,开始宝宝会全身使劲摇动松紧带使铃做响,以后他会只动一个手腕就将铃摇响。过1—2天,松紧带可拴在宝宝任意一只脚踝上,宝宝经过多次尝试也能让一个脚踝动就能使铃发出响声。
  4.视线转移
  在宝宝原视听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在小儿觉醒时多看周围的人和物,并用两个人训练,让小儿的视线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上,或者在他注视一个物体或人脸时,让其迅速移开,办法是用声音或动作吸引宝宝视线转移。经常让宝宝到户外观察活动的物体,能扩大其认知能力。

四、4个月宝宝
  1.寻找目标
  母亲抱宝宝站在台灯前,用手拧开灯说:“灯。”初时宝宝盯住妈妈的脸,不去注意台灯。多次开关后,宝宝发现一亮一灭,目光向台灯转移,同时又听到“灯”的声音,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再听到大人说“灯”时,宝宝眼睛看着灯,就找到了目标。
  当宝宝认识了第一种物品,以后宝宝可以逐渐认识家中的花、门、窗、猫、汽车等物,以后可以渐渐学会用手去指。
  2.头转向生源
  当母亲抱着宝宝去玩时,然后父亲推门进来,呼唤宝宝的名字,或者发出声音,宝宝会转头向门方向观看。
  爸爸站在宝宝一侧,摇动带响的玩具,宝宝会转头找到声源。
  3.喜欢照镜子
  同镜中人笑、说话,用手抚摸,并伸头到镜子背后寻找镜中人。
  4.感知
  继续让小儿多看、多听、多摸、多嗅、多尝。锻炼她完整的感知事物的能力。

五、5个月宝宝
  1.寻找失落的玩具
  将带响的玩具从孩子眼前落地,发出声音,看他是否用眼睛追随,伸头转身寻找。
  如果能随声寻找,可继续用不发声的绒毛玩具落地,看看能否追寻。
  如果追寻就将玩具捡来给他,以示鼓励。
  2.认识物名,从看到指
  鼓励宝宝在听到物名后不但用眼睛看,而且要用手去指。指认物名是第5个月的训练重点。开始时扶着宝宝的手去指,去触摸,以促进手眼脑的协调发展。语言能力的发育过程是先听懂后才会说的。指认物名是练习听声音与物品的联系,记住学过的东西。
  3.找铃铛
  摇小铃铛,引起宝宝注意,然后走到孩子视线以外的地方,在身体一侧摇响铃铛,同时问“铃铛在哪儿呢?”逗她去寻找。当孩子头转向响声,大人再把铃摇响,给她听和看。然后当面把铃铛塞入被窝内,露出部分,再问“铃在哪儿呢?”大人用眼示意,如果宝宝找到及时表扬。

六、6个月宝宝
  1.认生
  对陌生人开始躲避,将脸扑向母亲怀中,害怕或者哭闹。怕医生、护士和保育人员,也怕新来的保姆。但是能记得不在一起的熟人,如爷爷、奶奶及有来往的亲朋。
  2.以哭表示反抗
  4个月之前婴儿从不能察觉消失了什么,5个月后,能听到或追随失落之物转头寻找,6个月才能真正觉察别人拿走自己正在玩的东西,而且反抗强烈,这是认知上的飞跃。

七、7个月宝宝
  1.认识第一个身体部位
  大人与婴儿对坐,先指住自己的鼻子说“鼻子”,然后把住婴儿的小手指她的鼻子说“鼻子”。每天重复1—2次,经过7—10天的训练,当大人再说“鼻子”时,宝宝会用小手指自己的鼻子,这时大人应赞许亲亲她。
  2.寻找小物
  将彩色的糖豆,投入透明的瓶内,盖上,宝宝会拿着瓶子看糖豆;如果将此瓶放入大纸盒内,宝宝会将瓶取出,继续观看糖豆,寻找是否仍在瓶内。在寻找小物的游戏中,物质永久性的概念就是在无意识探索之中建立起来。

八、8个月宝宝
  1.继续认识身体部位
  让小孩看着娃娃或他人,家长游戏的方法教认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让小孩用手指着娃娃的眼睛,大人说:"这是眼睛,宝宝的眼睛呢?"帮他指自己的眼睛,逐渐小儿会独立指眼睛。
  2.感知
  继续给小儿抚摩、亲吻,如配合儿歌或音乐的拍子,握着小儿的手,教他拍手,按音乐节奏模仿小鸟飞,蹦达身体;还可以让闻闻皂香、牙膏,尝尝糖和盐,培养嗅觉感知能力。
  3.寻找盖着的玩具
  用手绢盖住宝宝正在玩的积木,看他能否揭开手绢将积木取出。也可用塑料杯、盒子或一张纸趁他玩得高兴时将玩具盖住,看她能否将玩具找出。如果不会,就将玩具露点出来,让她取出。

九、9个月宝宝
  1.认图识物
  给小儿看各种物品及识图卡片、识字卡,卡片最好是单一的图,图像要清晰,色彩要鲜艳,主要教小儿指认动物、人物、物品等。第一次可用一个水果名配上同样一张水果图,使孩子理解图是代表物。认识几张图之后,可用一张图配上一个识字卡,使孩子进一步理解字可以代表图和物。由于汉字是一幅幅图像,所以多数孩子能先认汉字,后认数字。初教时每次只认一图或一物,继续复习3-4天,待孩子会说图名时能从几张图中找出相应的图,记住了再开始教第二幅。
  2.接近生人
  母亲抱起宝宝,让他接近生人。过一会儿,生人可给宝宝一个小玩具,同他玩一会儿让宝宝渐渐放松,同他笑笑,当宝宝报以微笑时才向他伸手。生人接抱时母亲仍在近旁,使宝宝有安全感。

十、10个月宝宝
  1.用食指表示1岁
  当大人问宝宝“你几岁了”时,母亲教他竖起食指表示自己1岁。几次之后,宝宝会竖起食指表示1,如“你要几块饼干”,他会竖起食指,表示要1块。母亲只给他一块,让他巩固对“1”的认识。
  2.模仿动作
  和宝宝一起玩,训练孩子有意识模仿一些动作,如自己拿着碗喝水,拿勺在水中搅一搅等,每次可教一个动作,反复教至学会。
  3.识图、识物、识字
  继续认识图片卡及各种物品。待宝宝认识4-5张图片后,让他从一大堆图片中找出他熟悉的那几张。一旦找出来,你就要大加赞赏和鼓励。在图卡中加入1-2张字卡,宝宝也能找出。指认身体部位3-5处,通过镜子做游戏,与大人面对面地学习,宝宝可以认识脸上器官、手、脚、肚子等部位。

十一、11个月宝宝
  1.大和小
  将宝宝喜欢的大的和小的饼干各一块放在桌上,告诉孩子,“这是大的”“这是小的”。用口令让他拿的大的和小的,拿对了就让他吃,拿错了就不让他吃,孩子很快就能学会分辨大和小,再用玩具和日常用品让孩子复习,以巩固大和小的概念。玩大小积木是更好的游戏,如玩“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等。
  2.会指图中特点部分
  将宝宝带至动物园或用动物画书,说出各种动物的特点,如小白兔的长耳朵,大象的长鼻子,娃娃的大眼睛等。父母除了告知图中的物名外,还要让孩子注意事物的特点。复习几次后,可以问“兔子有什么?”孩子会指耳朵作答。内容每次不宜过多,时间1-2分钟,必须是宝宝感兴趣的东西,不能强迫指认。

十二、12个月宝宝
  学认红颜色
  先认红色,如皮球,告诉他这是红的,下次再问“红色”,他毫不犹豫地指住皮球;再告诉他西红柿也是红的,孩子会睁大眼睛表示怀疑,这时可再取2-3个红色玩具放在一起,肯定地说“红色”;颜色是较抽象的概念,要给时间让孩子慢慢理解,学会第一种颜色常需3-4个月;颜色要慢慢认,千万别着急,千万勿同时介绍两种颜色,否则更易混淆。
自然科学领域有哪些你认为的经典书籍
1个回答2024-03-08 03:27
自然科学类的自然是先读科普(如:十万个为什么),有一定基础之后再看更专业的。自然科学注重性趣和理解,所以你自已先择时最好依自己的喜好来选知识的方向(物理方向、化学生物方向、地理文化方向)。
幼儿园五大领域,认识颜色是哪个领悟里的
1个回答2024-02-12 00:04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认识四季属于什么领域
1个回答2024-02-20 23:30
认识四季属于科学领域。科学领域《认识四季》目标:了解四季里常见的花。知道四季变化的顺序,初步感知四季是不断变化的。学会表达自己对四季变化的认识。
认识大小属于什么领域
1个回答2024-01-04 18:02

认识大小属于数学领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源磨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雹高斗“大”念亏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中班认知领域目标内容是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23:36

雪中送炭

(椅子.桌子):将椅子两两相对摆成一条约3米长的小路,并间隔半米左右摆上一个障碍物(纸盒);装有水的瓶子若干。第一个幼儿手持装有水的塑料瓶子,迈过障碍物,平稳走过小路,到目的地后放下水瓶,迅速跑回。其他幼儿依次进行游戏。游戏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

跳跳乐

(垫子.桌子):将幼儿分成若干组,在幼儿尝试用双脚夹住靠垫跳的基础上,双脚并拢跳,进行夹靠垫游戏。在快乐、自由的夹靠垫跳跃游戏中感受跳跃运动的快乐。

大家来网鱼

(不需要道具):玩法:两个幼儿手拉手做一张鱼网,8个人共做4张鱼网,分别站在大圆圈上,其余幼儿做鱼,站成一路纵队。游戏开始,扮鱼网的幼儿两臂上举成拱形,鱼沿着大圆圈,一个跟着一个由网下钻过,同时大家一起唱歌:“许多大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大鱼游来了。”接着扮鱼网的幼儿唱:“快快捉……住!”在最后一个住字时,扮鱼网的幼儿两臂立即放下。

规则:鱼必须一个跟一个在鱼网下不停地钻过;扮鱼网的幼儿手臂要伸直,当唱到住字时,才能放下手。

鼻子鼻子

(不需要道具):大家一起一只手摸着鼻子,老师一直说鼻子鼻子鼻子,突然变换口令,变成,其他的东西,小朋友们一起指那个东西。

加深:说一些不常说身体部位。如手腕、脸颊、脚腕、胳肢窝等等,这些让孩子更加了解自 己的各个身体部位。 加深:认识方位(左、右) 。孩子的方位认知顺序是先上下、然后前后、最后是左右。中班的小朋友分不清左右,这些以自己为中心的方位和某个事物的方位都可以在游戏中说。比如“鼻子鼻子鼻子鼻子….,椅子前腿”。

暂且这四个吧,反正很多的!

绘本教学

欢迎关注本专栏!

如何正确认识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之间的关系
1个回答2023-02-04 10:10
相辅相成,相互融合
动漫领域的兴趣认证大家都是怎么过的呀?
1个回答2024-06-01 15:00

坚持刷题,一天做个几十道,字数长些,写的有深度有意义,写的有意思才会有人看,阅读数多了才会容易过优质

五大领域语言领域总结?
1个回答2024-03-05 15:41

一、健康领域 情感领域: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愉快。认知领域:知道重要的安全知识,懂得保护自己。

二、语言领域 情感领域:善于与人交谈,懂礼貌。认知领域:懂得倾听他人的讲话,能够理解。

三、社会领域 情感领域: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认知领域: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动作技能领域: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四、科学领域 情感领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认知领域: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动作技能领域: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

五、艺术领域   情感领域: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认知领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动作技能领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所有领域的外国名人(每个领域至少五个)其中一个要他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4-20 20:52
科技领域的 爱因斯坦 爱迪生 富兰克林

音乐领域的 肖邦 贝多芬

艺术领域的 达芬奇 梵高 毕加索 米开朗基罗

文化领域的 大小仲马 荷马 伊索 雨果 歌德 托尔斯泰 高尔基 泰戈尔

荷马(约公元前900~约前800多),古希腊著名盲人诗人,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作者。古希腊是欧洲最古老的国家,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荷马两大史诗规模宏伟,是西方文学中最优秀的叙事长诗。后来欧洲各国都视其为史诗典范。维吉尔、但丁、弥尔顿、歌德等伟大作家都奉其为创作楷模。马克思称赞《荷马史诗》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思想伟大行为必然高尚。”是留给全世界的至理名言。《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著名文学著作。《伊里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最末一年的事件。《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由特洛伊返回希腊途中所经历的冒险故事。史诗反映了公元前11至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制度、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当时整个希腊处于氏族制度解体、国家即将产生的阶段,所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荷马时代”。又因为“荷马史诗”描述的是所谓“英雄”的故事,所以这一时期也称为“英雄时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