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故事和习俗

重阳节节日习俗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14:59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庆祝。“九”的数字是《易经》中的阳数,“九九”的两个阳数相同,故称“重阳”。因为每个日子和月份都落在九,所以它也被称为“重九”。九归本,一元始。古人认为九月九日重阳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古代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赏菊花、种山茱萸、祭神祭祖、宴饮祈福长寿等民俗。一往情深,更增添了敬老的内涵,重阳之日设宴,感恩敬老。赏秋和感恩老人是今天重阳节的两个重要主题。[1][2][3][4][5]重阳节源于对天象的崇拜,始于古代,流行于西汉,盛于唐以后。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证,在古代,有收获和祭祖活动的季节和秋季。据《吕春秋·季丘吉》记载,古人在九月庄稼丰收之际,祭祀天地大帝和祖先,以答谢天地大帝和祖先的恩情。这是重阳节作为秋收祭祀活动的最初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交融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流传至今。重阳祭祖已有数千年历史,是一种意义深远的古老民俗。重阳节、除夕、清明节和七月半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祭祖节日。[4][5][6][7][8]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融合了多种民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数字中最大的数字,有长命百岁之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10]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11]
重阳节的习俗
1个回答2024-01-26 13:11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避灾健身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昌洞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型碧。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至于等到的地方,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祭祖:谢恩求佑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不过,重阳节的拜祭,是出于作物收成后,祭谢祖先恩德,并祈求祖先保佑,所以气氛是轻松愉悦的,不会有“行人欲断魂”般的哀伤。

3、敬老:法定老年节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正式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4、晒秋:庆祝丰收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

5、赏菊:寓意长寿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北京人还将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6、佩茱萸:辟邪求吉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耐租枯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茱萸香味浓,配戴可避邪驱虫,祛风散寒。作为中药,茱萸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可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内热消渴等病症。

此外重阳节除了登高、祭祖等活动习俗外,还有很多美食习俗哦~

1、饮菊花酒:益阴滋肾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不过古人并不光是赏菊,还会用菊花泡酒畅饮。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

菊花酒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疏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

2、吃重阳糕:步步登高

在重阳习俗中,吃重阳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糕”与“高”谐音,寓义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征合家欢乐吉祥如意。

重阳节蒸重阳糕主要是孝敬老人的。老人吃了重阳糕就不会腰酸背痛了,所以每年要给老人吃重阳糕,让老人腰杆硬朗精神好。

这里也提醒中老年朋友们,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多和家人朋友交谈,同时也祈愿更多老人安康喜乐:登高赏菊畅心志,老有所乐不知秋!

庆阳都有哪些习俗
1个回答2023-04-06 05:02
庆阳的习俗有很多,比如:腊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小年,八月十五吃月饼,还有小孩提灯笼,春节必须拜年等,还有很多。
洛阳有哪些习俗?
1个回答2023-12-04 01:54
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习俗和传统节日。下面是关于洛阳习俗的回答:

洛阳习俗:
1. 洛阳花灯:洛阳花灯是洛阳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人们制作各种形状的花灯,如花鼓灯、舞狮灯、龙灯等,点亮后在夜晚进行游览和表演,形成独特的灯光秀。

2. 洛阳龙门石窟祈福: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当地居民会前往石窟祈福,祈求平安和好运。

3. 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是中国牡丹之乡,每年4月至5月举办牡丹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品种的牡丹花,参观牡丹园,还有牡丹花展、文艺演出等活动。

4. 洛阳龙舟赛: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洛阳地区会举办龙舟赛。人们划龙舟,载歌载舞,庆祝端午节,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节日由来:
1. 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为了纪念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宫女,她在元宵节晚上燃放烟火,以示对皇帝的思念。后来,元宵节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家庭团聚、观赏花灯和猜灯谜的节日。

2. 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吃粽子,以驱邪避疫,祈求平安。

寓意:
洛阳习俗和节日寓意丰富多样,如元宵节寓意团圆、猜灯谜寓意智慧,端午节寓意纪念英雄、祈求平安等。

庆祝方式:
洛阳习俗和节日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如元宵节时人们会赏花灯、猜灯谜,端午节时会划龙舟、吃粽子,洛阳花灯节时会进行花灯游览和表演等。

相关扩展:
除了以上提到的习俗和节日,洛阳还有其他传统习俗,如清明祭祖、中秋赏月等。此外,洛阳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等,游客可以在洛阳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有没有习俗说男生和女生生日一个阳历,一个农历会怎么样的啊?
1个回答2024-04-02 15:42
也许没什么吧,别太在意。自己高兴就好。
阳江有哪些重要习俗?
1个回答2024-05-10 14:57
阳江人很随和的,只要有礼貌一点,就可以了,这边长辈通常不太会说普通话,白话发音也不太准但是也可以接受,客家话就免了,基本是听不懂的。
东阳有哪些风俗习惯?
1个回答2024-01-25 13:34
东阳民间风俗 东阳境内庙会众多。庙会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迎佛和演戏。迎神时,将庙中佛像抬出,或另塑小佛像放于形如亭阁的佛轿中(行尊),绕街游行,香灯引路,乐队开道,旗、锣、散铳等各式仪仗在前,后有十字莲花、十二花名、七朵花、八洞仙、东阳有哪些风俗习惯?
襄阳的习俗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8 15:58
襄阳人有尚武的习俗。后来襄阳城流传着“襄阳白铜鞮,反缚扬州儿”的童谣。白铜鞮即白铜蹄,有白马金蹄的含义,是襄阳精兵铁骑的怩称。这种民风到了唐代依然十分刚劲,从李白的《襄阳曲》四首之其二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刚劲民风的踪影。诗中写道:

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

头上白接li,倒着还骑马。(作者注:“li”字的上部为“四”字,下部为“离”字)

这一首诗用语简朴,几乎就是老百姓日常所讲的俗话。它好像在说:“快看那个戴白头巾(接li)的汉子呀,本来他已经醉倒在高阳池下,可是一会儿就站起来了,他还倒立着骑马哩!”

说襄阳有尚武的风气,并不是说这里只有些粗气。李唐盛世,樊城的工商业已十分繁荣;襄阳的乐韵舞姿,也十分欢快动人。这使得襄阳无愧于它文治武功的上州大名。李白在《襄阳曲》四首之其一里,有关于这一方面的描述: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2个回答2022-11-17 07:50
登高、吃糕吃面、尊老敬老、赏菊、宴师等。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2、吃糕吃面:农历九月九日吃枣糕,取意早日升高。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则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东北那边的习俗过生日是过阴历还是阳历
1个回答2024-01-18 22:50
东北这边大部分人都是过阴历生日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