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故事简述

用自己的话讲述邯郸学步这则寓言的内容
1个回答2024-01-21 14:34
    大约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家里经济条件不错,长相也算中等。可是他就是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不自信的毛病,他却认为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连自己走路的样子也怀疑起来,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听到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美。这正好对上了他的心病。可是向人家打听,人家却不告诉他,哈哈大笑离开了。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到了邯郸,他看到小孩走路、老人走路、妇女走路,他都学。就这样,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像,才半个月,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邯郸学步的故事邯郸是不是人名?
1个回答2024-01-30 02:50

不是

邯郸是地名,是古时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现在邯郸是河北省邯郸市,在河北省最南端与河南接壤,是个四线城市。

邓丽君祖籍就是邯郸大名人。

邯郸学步的故事 邯郸学步的故事简述
1个回答2024-01-08 21:03
1、邯郸学步的故事讲的是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折腾了许多年,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2、邯郸学步,汉语成语,拼音是hán dān xué bù,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出自《庄子·秋水》。
邯郸学步的故事 邯郸学步的故事简述
1个回答2023-10-28 01:45
1、邯郸学步的故事讲的是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折腾了许多年,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2、邯郸学步,汉语成语,拼音是hán dān xué bù,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毁陪。出自《庄子·秋水》纤困蠢。尺缓
邯郸学步的故事 邯郸学步的故事简述
1个回答2023-11-24 18:55
1、邯郸学步的故事讲的是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折腾了许多年,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2、邯郸学步,汉语成语,拼音是hán dān xué bù,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出自《庄子·秋水》。
邯郸学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2:11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邯郸学步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丢掉原有技能。
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战国时燕国都城,在今河北省北部)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庄子·秋水》)
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比喻模仿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偏正式;作谓语、宾语。
邯郸学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9:58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扮岩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邯郸学步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丢掉原有技能。
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战国时燕国都城,在今河北省北部)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庄子·秋水》)
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腊缺蠢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比喻模仿不成,反而丧失了轮陪原有的技能。偏正式;作谓语、宾语。
邯郸学步的故事是什么?五十字以内。
1个回答2024-01-20 18:00

故事:

两千年前,在燕国的寿陵少年缺乏自信心,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 有一天,

说邯郸人走路姿势美,于是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最后,他连走路也不会了。

读音:

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注释: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

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 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

直匍匐而归耳!”

近义词:

1、 西颦东效 2、寿陵失步 3、东施效颦 4、邯郸匍匐 5、衣冠优孟

反义词:

1、择善而长 2、独辟蹊径 3、标新立异 4、矜奇立异 5、独出心裁

造   句:

1、 不管学什么,都不能邯郸学步,生搬硬套。

2、装出来的稳健成熟大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假与无奈。

邯郸学步写童几话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1:23

相传战国时候,有一个燕国的青年,他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非常优美,就特地来到邯郸,向当地人学习走路的姿势。邯郸是赵国的都城,大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这个青年就整天在邯郸的大街上,观看来来往往的人怎么走路。他非常地认真,一边看一边琢磨别人走路的特点,有时还模仿,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几步。一次,他学一个行人走路,被那个人发现,结果被人大骂。虽然他一直都在用心学,可是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像。“为什么我学不好呢?”这个青年反复地问自己:一定是我已经习惯原来的走法,所以学来学去也学不像。如果我丢掉原来的走法,从最简单的抬腿、迈步开始学起,就不会再受原来步法的影响,一定不久就能学好。于是这个青年人下定决心,从头开始。这样,每天他走起路来像木偶一样,先考虑出哪条腿,再思考腰和手臂怎么配合,心中还要盘算每步迈多大。青年人在邯郸学习了半年多,却毫无长进,最糟糕的是:不但没学到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反而把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记了。眼看着带来的银两就要花光了,青年人不得不返回燕国。可是他忘记了自己应该怎么走路,只好狼狈地爬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们:盲目地迷信别人,一味地模仿别人,反而会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最终学无所成。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邯郸学步有什么好词好句
1个回答2024-01-21 08:09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直匍匐而归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