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丝绸

江南丝绸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3-10-24 22:50
光洁绚丽的江南丝绸
江南丝绸上课资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3-17 14:56
长江丝绸的生产历史悠久,丝绸品种繁多,名品迭出,在中国乃至世界丝绸文化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早在先秦时期,长江上游的川渝、中游的两湖和下游的江南就已是我国蚕桑丝绸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从汉代开始,在这些丝绸生产一向发达的地区递次出现了三大名锦和三大名绣,它们是我国丝绸文化的突出代表。大约从宋代开始,我国丝绸生产的重心南移,江南、四川和黄河流域共同成为我国丝绸生产的三大中心,特别是江南地区,至明代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丝绸生产基地,这里蚕桑丝绸的商品化生产起步早,程度高,丝绸以贸易为主要传播形式,成为对外影响较大的商品,在世界经济大流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公元前138年到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通西域,开辟了我国和西方的国际陆路交通道路,从此,一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正式开通。通过这条横贯亚洲大陆古代东西贸易通道,从公元前2世纪到9世纪以丝绸为主的中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特别是对中国蚕桑丝绸技术的西传起了巨大作用。
继汉以后,丝绸之路再次得到重视是在唐代。唐代统治者直接以汉为楷模,其开放意识使他们努力参与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去。在长安经常有数十万外国巨商,在"商贾来则边人为之利"的思想的指导下。长安、扬州、广州等都市都成为了国际贸易中心,其中以长安规模最大。对外贸易的空前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唐代似乎不满足于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经过与大食(阿拉伯)人的共同努力,他们又开辟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从而加强了唐王朝同中亚、地中海东岸诸国的海上联系。陆路和海路商渠的同时开通使唐代对外开放的意识更加强烈。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场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并存,有力地促进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于唐王朝格外注意丝织业在纺织中的地位,从而出现了河南、河北这样的丝织业中心,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丝织品,如宋州(今河南商丘)和毫州(今安徽毫县)的绢、益州(今四川成都)的锦、扬州的锦袍等都在全国负有盛名。
无庸讳言,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虽然是以丝绸为开路先锋,但传播的远不止丝绸,它是在借助于丝绸向世界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伴随着丝绸贸易,中华民族的文明不断走向世界,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科学文化都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是蚕桑的原产地,是世界丝绸大国,素有"东方丝国"的美称。蚕桑价值的发现使中华民族格外重视丝织业的生产。
丝织技术在殷商之际已达到了很高水平。今人对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丝织物进行了分析时指出:"商代从事丝织生产的奴隶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发现了蚕丝的这种独特的性能,并利用当时已经相当发展的练丝技术,巧妙地设计织造出这种富有弹性而轻盈透明的丝织物。这种丝织物经过三千多年的演变,至今仍是高级丝织物品种之一。"很显然,商代高超的丝织技术是不容怀疑的。"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丝织工艺在强烈的审美意识作用下创造出了更精美的丝织品。
周代丝织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周王朝除设置"典丝"官外,还有"掌染丝帛"的"染人",湅丝以涗水沤其丝"的"巾荒氏",从煮练生丝、染丝到丝织都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并有严格的社会分工。《周礼·冬官·考工记》云:"画绩之事,杂五色。……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谓之巧,凡画缚之事后素功。"从广义讲,文以外的章、黼、黻、绣等都是文,不同色彩的有规律的交织标志着周代丝织业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织锦技术究竟发生在何时?我们现无法知道,但是,从《诗经》里我们知道,织锦在西周时期至少是春秋已十分发达。"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角枕粲兮,锦衾烂兮","衣锦虎衣,裳锦虎裳",锦的用途十分广泛,《诗经》对锦的浓厚兴趣表明这一复杂的织花工艺已被社会普遍掌握,成为女织的普遍社会行为。锦-这种多彩的织花丝织品的出现,不但提示着我国丝绸织花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其丰富的种类和广泛的用途标志着丝织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想找本小说:男主家里做丝绸生意的 女主家好像是有一种祖传的织丝绸
1个回答2024-02-20 22:08
觅妻

作者: 傲无双
简介:
腹黑大叔调戏小萝莉的故事。 大叔:你注定是我的妻子跑不掉。 小萝莉:大叔不要脸的说,都那么老的了 大叔:人家才三十多的,正是黄金单身汉的啊 小萝莉:大叔老牛吃嫩草 大叔:
丝绸的由来,最初的丝绸是怎么来的.那个朝
1个回答2022-10-01 00:42
夏、商时期。古蜀国的人弄出来。
丝绸的故事读后感二年级?
1个回答2024-02-10 17:35

最近读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我为那些西域商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文章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两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当时那些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个个精神饱满,栩栩如生。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伟大的路,还是一条艰辛的路。每一座石雕,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英勇的中国人为亚欧的友谊和文化付出的艰辛,正向文中写的:望着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关于丝绸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2:36

罗马人与丝绸

 

从1世纪起罗马人开始狂热的迷恋着从帕提亚人手中转手取得的中国丝绸--即便当时的罗马人相信丝绸是从树上摘下来的。“赛利斯人们(中国人)以从他们的树林中获取这种毛织品而闻名于世。他们将从树上摘下的丝绸浸泡在水中,再将白色的树叶一一梳落。(丝绸的)生产需要如此多的劳役,而它们又来自于地球的彼方,这令罗马的少女们可以身着半透明的丝衣在大陆街上炫耀。”(老普林尼,《博物学》) 

 

那时,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对象。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这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著丝衣,而理由除了黄金外流以外则是丝织品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我所看到的丝绸衣服,如果它的材质不能遮掩人的躯体,也不能令人显得庄重,这也能叫做衣服?……少女们没有注意到她们放浪的举止,以至于成年人们可以透过她身上轻薄的丝衣看到她的身躯,丈夫、亲朋好友们对女性身体的了解深知不多于那些外国人所知道的”(Seneca the Younger,《雄辩集》,第一卷) 

 

史料记载克利奥帕特拉,这位艳后也是一位丝绸爱好者。不仅仅是罗马人对来自东方的神奇玩意儿感兴趣。埃及历史上著名的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也曾经被记载穿着丝绸外衣接见使节,并酷爱丝绸制品。97年,东汉将军班超在重新建立起汉朝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后,派甘英携带大量丝织品到达条支(可能是今日土耳其的安条克),而当时安条克以南正是埃及和安息争夺的国土。因而中国与埃及最早的官方沟通应当就是在这一时期。


谁知道与丝绸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12:56



与丝绸有关的成语:
1、绫罗绸缎: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2、蜀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3、越罗蜀锦:越地的罗,蜀地的锦,比喻均为特产,各有所长。
4、珠翠罗绮:指妇女华丽的衣饰,也指盛装的妇女。
5、鲁缟齐纨:古代齐国和鲁国生产的白色细绢,后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6、锦衣绣袄:指华丽的衣服。
7、铺锦列绣: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比喻华丽的词藻,形容文章充满华丽的词藻。
8、衣锦还乡: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也说衣锦荣归。
9、膏粱锦绣: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
10、锦衣玉带:身上穿着锦衣,腰里系着玉带,形容显贵富有者的华丽的装束。
形容丝绸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19:08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关于丝绸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1:26
罗马人与丝绸

从1世纪起罗马人开始狂热的迷恋着从帕提亚人手中转手取得的中国丝绸——即便当时的罗马人相信丝绸是从树上摘下来的。“赛利斯人们(中国人)以从他们的树林中获取这种毛织品而闻名于世。他们将从树上摘下的丝绸浸泡在水中,再将白色的树叶一一梳落。(丝绸的)生产需要如此多的劳役,而它们又来自于地球的彼方,这令罗马的少女们可以身着半透明的丝衣在大陆街上炫耀。”(老普林尼,《博物学》)

那时,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对象。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这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著丝衣,而理由除了黄金外流以外则是丝织品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我所看到的丝绸衣服,如果它的材质不能遮掩人的躯体,也不能令人显得庄重,这也能叫做衣服?……少女们没有注意到她们放浪的举止,以至于成年人们可以透过她身上轻薄的丝衣看到她的身躯,丈夫、亲朋好友们对女性身体的了解深知不多于那些外国人所知道的”(Seneca the Younger,《雄辩集》,第一卷)

史料记载克利奥帕特拉,这位艳后也是一位丝绸爱好者。不仅仅是罗马人对来自东方的神奇玩意儿感兴趣。埃及历史上著名的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也曾经被记载穿着丝绸外衣接见使节,并酷爱丝绸制品。97年,东汉将军班超在重新建立起汉朝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后,派甘英携带大量丝织品到达条支(可能是今日土耳其的安条克),而当时安条克以南正是埃及和安息争夺的国土。因而中国与埃及最早的官方沟通应当就是在这一时期。
丝绸 故事要快
1个回答2024-01-27 05:39
罗马人与丝绸



从1世纪起罗马人开始狂热的迷恋着从帕提亚人手中转手取得的中国丝绸--即便当时的罗马人相信丝绸是从树上摘下来的。“赛利斯人们(中国人)以从他们的树林中获取这种毛织品而闻名于世。他们将从树上摘下的丝绸浸泡在水中,再将白色的树叶一一梳落。(丝绸的)生产需要如此多的劳役,而它们又来自于地球的彼方,这令罗马的少女们可以身着半透明的丝衣在大陆街上炫耀。”(老普林尼,《博物学》)



那时,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对象。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这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著丝衣,而理由除了黄金外流以外则是丝织品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我所看到的丝绸衣服,如果它的材质不能遮掩人的躯体,也不能令人显得庄重,这也能叫做衣服?……少女们没有注意到她们放浪的举止,以至于成年人们可以透过她身上轻薄的丝衣看到她的身躯,丈夫、亲朋好友们对女性身体的了解深知不多于那些外国人所知道的”(Seneca the Younger,《雄辩集》,第一卷)



史料记载克利奥帕特拉,这位艳后也是一位丝绸爱好者。不仅仅是罗马人对来自东方的神奇玩意儿感兴趣。埃及历史上著名的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也曾经被记载穿着丝绸外衣接见使节,并酷爱丝绸制品。97年,东汉将军班超在重新建立起汉朝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后,派甘英携带大量丝织品到达条支(可能是今日土耳其的安条克),而当时安条克以南正是埃及和安息争夺的国土。因而中国与埃及最早的官方沟通应当就是在这一时期。



嫘祖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嫘村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生活的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这哭声震动了天庭,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有韧性。她索性像天虫那样,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热天凉爽、冬天温暖,于是为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

姑娘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消息很快传遍西陵部落,西陵王非常高兴,收姑娘为女儿,赐名“嫘祖”。嫘祖这一惊天动地的创举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部落的首领纷纷到西陵向她求婚,都遭到嫘祖的婉拒。这时英俊非凡的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轩辕,征战来到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嫘祖被选作黄帝的元妃。嫘祖辅助黄帝战胜了南方的蚩尤和西方的炎帝,协调好各部落的关系,完成了统一中华的大业,同时奏请黄帝诏令天下,把栽桑养蚕织锦的技术推广到全国。

从此,通过一代又一代人民的辛勤努力和发展,丝绸文明在中华大地逐渐生根发芽,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