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粽之忆阅读题及答案

“米粽之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3-06-14 23:20
作者在端午节时回忆儿时吃粽子的情境,然后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以及端午节的传说
“米粽之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1-16 16:53
作者在端午节时回忆儿时吃粽子的情境,然后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以及端午节的传说
粽子 阅读答案
2个回答2022-09-03 14:11
(二)老麦的粽子(17分)

18、用真正的粽子叶包的…………他的豆沙粽用的豆沙是去皮过滤后的澄沙,用猪板油炒过,糖多油重 糯米与馅的比例是1∶2。火腿咸肉的是用真正的金华火腿和肥瘦得当的咸肉一同为馅,而火腿决不是点缀。(货真1分,只要找到1点即可)

他用的馅在外边店里可以包七八个粽子,难怪价钱要其十倍左右。(价实 1分)

19、 (1)走门串户,按时把他自己做的东西送到固定主顾的家里。

(2)老麦的食品是自制自卖,货真价实,

(3)不巧言令色地推销,老是摆出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

(4)每年只送两次货,分别在春节和端午节前,到时准来,从不间断。

(写到3点即可,每格2分,共6分)

20、例如,“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初的十年,他到时准来,从不间断”表现出他极为守时;“决不允许任何人对他的质量和价格提出异议,否则是一副要拼命的架式”、“ 他对自己卖的粽子质量那样一丝不苟”表现出他做生意十分诚信;“从来不巧言令色地推销”、“从不多收人家一分钱,零头也要找清楚”表现出做人也十分认真……(找出一处即可)

(句子1分,简析2分)

21、不多余,因为那“十分整洁”的“中式裤褂”,那“裤角上永远别着”的“夹子”,正勾勒出了老麦凡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普通劳动者形象,与上文所说他是个极认真的人呼应。(2分)

22、结构:用端午来点明“老麦的粽子”这个题目。(1分)

内容:不仅仅是怀念老麦的粽子,还怀念老麦为人认真、做生意厚道的人品;结尾处对于老麦再没音讯,下落不明也流露出无限的遗憾和怀恋。(1分)(意到即可)
粽叶上画粽子的文案?
1个回答2024-01-28 09:17

把祝福做成一个粽子,包成快乐的样子,顺着好运的路子,带上成功的点子,穿过思念的巷子,在端午走进你的小日子,给你幸福一辈子

儿时读书摭忆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02 03:59
答案:
1、十分:表程度,准确地说明了铜草花颜色的罕见。
据考证: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2、作比较 鲜明地突出了桉树的高大,
3、不同点:我国南方某地的脐橙“脐部”的收口比美国的大好多,表面也没有美国脐橙光洁。
原因:我国南方某地的微生物环境与美国同一纬度上的脐橙果园有显著的差异性。
(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4、B C
5、标题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植物生长需要适合它的环境,易于理解,饶有趣味。
后娘和忆童年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02-07 01:41
把题目发上来
一把炒米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9 06:10
1.为本文化分层次?
1—8 开端 9—11 发展 12—13 高潮 14 结局
2.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正直 为革命勇于牺牲
3.故事发生的背景的什么?
第一段(炊事班老班长和一个大个子战士……被敌人围困在一个苇子沟的山上)
4.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点名了小个子战士是老班长的儿子,让读者回味
5.“大个子战士痛悔的仰天长哭”中的“痛悔”是什么心情?
后悔,痛苦 哀伤
6.自选角度,说说的读了本文的感受
对老班长的行为感到震撼,这种为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
一把炒米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08 23:43
一把炒米
  炊事班老班长和一个大个子战士,还有一个小个子战士,有一次作战中没有突围出去,与队伍失去联系,被敌人围困在一个叫苇子沟的山上。
  已是第七天了。
  这七天,三个人是靠吃野草啃树皮活过来的。
  此时,三个人都很无力地靠在一棵粗壮的老榆树上,三个人的目光都很贪婪地望着米袋里的那一把炒米。
  望着那一把炒米,老班长的喉结蠕动了几下,小个子战士艰难地咽了下唾沫,大个子战士的那张嘴很大地张着……
  谁也没有敢动那一把炒米,老班长有话:不到关键时刻谁也不许动。这句话是昨天夜里老班长端着枪说的。
  昨天夜里,老班长刚刚眯瞪,就被一阵撕扯声惊醒。老班长睁眼一看,见是大个子战士与小个子战士夺米袋里的那一把炒米。
  老班长气怒地抓过枪,拉上枪栓骂道:“妈个蛋,都给我住手!这点米不到关键时刻谁也不能动,谁动了我就崩了谁!”……
  第八天的夜里,夜以漆染一样的黑,老班长拿过那个米袋,走到大个子战士面前,说:“你赶快把这米嚼下去,趁今晚没月亮,天黑突出去。我们在北面打枪把敌人吸引过来,你就在南面突。突出去找到队伍来救我们。”
  大个子战士激动地接过米袋,稍迟疑一下就把米抓到嘴边。这时,小个子战士却一把夺过米袋。对老班长说:“还是叫我吃吧!我个子小,突围灵巧。”
  老班长被小个子战士的突然举动激怒了,他夺过米袋,一拳就打在小个子的鼻子上,骂道:“混帐小子,灵巧个屁,个子顶不住枪杆高!”
  小个子战士就不再言语,就流着泪抹着鼻内流出的殷红的血。
  大个子战士狼吞虎咽地把那米嚼了进去。
  突围开始。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在北面山坡上的一阵枪声把敌人吸引了过来。
  突围出去的大个子战士,回望着苇子沟的北山时,那里的枪声正一阵紧似一阵地激烈
  几天以后,大个子战士带着队伍来营救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时,却在苇子沟的北山坡上,发现了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布满了弹孔的尸体。
  大个子战士痛悔地仰天长哭。之后,就和其他战士一起,把老班长和小战士的尸体掩埋在苇子沟的北山上。
  几十年过后,一位大个子将军来到苇子沟,在苇子沟的北山上,立下一块墓碑,上写:“革命烈士刘冬生父子之墓”。

1.为本文化分层次?
1—8 开端 9—11 发展 12—13 高潮 14 结局
2.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正直 为革命勇于牺牲
3.故事发生的背景的什么?
第一段(炊事班老班长和一个大个子战士……被敌人围困在一个苇子沟的山上)
4.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点名了小个子战士是老班长的儿子,让读者回味
5.“大个子战士痛悔的仰天长哭”中的“痛悔”是什么心情?
后悔,痛苦 哀伤
6.自选角度,说说的读了本文的感受
对老班长的行为感到震撼,这种为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
三袋米的故事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4-24 20:26
1.(共4分。)文章叙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讨饭(米)供儿子读书的故事(2分),表现了母爱无疆的主题(2分)。



2.(选作,共3分。)(1)“轻轻地、细细地”表现对儿子的呵护,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了深厚的母爱。(揣摩词语1分,细节描写1分,句意理解1分)(2)斑驳陆离:形容土墙已经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了。噌噌:形容长得很快。本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儿子”家虽然十分贫穷,但儿子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揣摩词语1分,比喻1分,句意理解1分)



3.(4分)因为这三袋米,凝聚着母亲的汗水和心血,是母爱的结晶(2分),母爱是无价的,金钱买得到粮食,但买不到母爱。(2分)



4.(4分)示例:天啊!那位靠乞讨大米供儿子上学的母亲竟是我的娘。娘啊!您拖着残疾的身躯乞讨供我读书,那漫长的乞讨路上却印下了您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和殷切希望。儿子不知怎样才能回报您的恩情。(内容合乎情理2分、生动感人2分)



5.示例一:每天早晨桌上的早餐,每次出门前那声亲切的叮咛,获得成功时给我肯定,遭遇失败时给我鼓励……我愿永远停靠母爱的港湾。(内容2分,情真2分)示例二:爸爸总是那么严厉,生活中让我独立、学习上让我自主,每次遇到风险总不让我退缩。其实,在他那威严的面孔下藏着一颗慈爱的心。(内容2分,情真2分,共4分)
粽子里的乡愁 阅读 答案
1个回答2023-07-01 08:30
母亲是一个勤劳灵巧、善良体贴、懂得惜福的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