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书目

初一上册,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2-16 10:36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与狮子》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智子疑邻》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祸福相依的道理,它告诉我们:⑴祸福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⑵祸福之来,确实有许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推荐书目?
1个回答2024-01-18 23:59

必读书目:

《草房子》《中国民间故事》《列那狐的故事》《昆虫记》《西游记》

选读书目:

《稻草人》《寒星.春水》《巴金自传》《三国演义》《青年近卫军》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每学期不得少于几册?
1个回答2024-01-24 01:10

就目前的教育来看,中小学生阅读量是提高了,每学期至少阅读课外书籍不得少于五本

6年级上册英语第5课阅读 翻译
1个回答2022-09-25 10:28
我就知道 前两句
初中什么时候历史课会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请说明具体初几,上册还是下册,第几课?
1个回答2024-01-22 05:09

初三学习世界史时会涉及到;高中的话,会在选修3战争与和平中学习 (我初中和高中都是用的岳麓版的教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英语上册第6课课文翻译
1个回答2022-09-08 11:02
用金山词霸吧。。。。
初一上册课文第一课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0 15:47
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伏在窗常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还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一······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败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小学二年级上册阅读课怎么阅读教案
1个回答2024-02-02 01:15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初二英语上册课文翻译
1个回答2022-06-02 02:25
兄弟, 我也在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