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错绣球全文阅读

古代女子抛绣球~
1个回答2024-03-03 21:34
我们都在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另一半,有人一见钟情,也有人青梅竹马,爱有千千万万风貌,谁能说清?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另一半谈何容易?可是大多曾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之后变得麻木了,有谁能够真正说的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感情?爱情是那么玄妙的一件事!不要说古代女子抛绣球了,就是现代之中半推半就的走进了不幸婚姻的人也大有人在啊!要理解----绣球之意不在于人而在于天!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的,有好必有坏,有得必有失,所以什么事情都不会太过完美!
抛绣球,打成语
1个回答2024-01-22 07:50
待字闺中
dài zì guī zhōng
【解释】字:许配;闺:女子卧室。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

【出处】《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中;不能读作“中毒”的“zhònɡ”。

【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例句】这女子年方十八妙龄;才思敏捷;国色无双;~。
抛绣球的由来
1个回答2023-09-17 00:01
抛绣球的由猜做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宫廷文化。相传在唐朝,宫廷中的女子会进行一种叫做弹绣球的游戏,她们用丝线将绣球绑在手上,然后互相投掷并接住。这项游戏起穗昌衡初是贵族女子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抛绣球的游戏在宫廷中有迅嫌着特殊的象征意义。绣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因此女子们投掷绣球时,期望能够接住它,象征着能够抓住幸福和美满的婚姻。这项游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传统,特别在中国农村地区流行。在一些传统的节日或婚礼上,人们会举行抛绣球的比赛,男女青年会互相投掷并接住绣球,这也成为了一种寻找伴侣的方式。
八姐抛绣球打一个数字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4 01:55
80,球是0
成语谜语:抛绣球
1个回答2024-02-27 08:55
都是孤注一掷的意思

孤注一掷 ( gū zhù yī zhì )

解 释 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出 处 《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近义词破釜沉舟、铤而走险、垂死挣扎

反义词举棋不定、瞻前顾后

歇后语 赌场里的赌棍

灯 谜 抛却此生泪独流

典 故

北宋初年,辽国肖太后亲率大军南下侵宋。宰相寇准坚持抗战,并请宋真宗到澶州督战,宋军士气高昂,连连获胜,逼迫辽宋讲和。王钦若嫉妒寇准,在真宗面前讲皇上亲征是孤注一掷,这样做是太危险了
古代真的有“比武招亲”“抛绣球‘这样的活动吗
1个回答2024-05-15 06:13
是存在的
比武招亲为古代的招亲方式之一,由女方设下擂台,邀请公众参与,候选人以武功最好者获得婚约。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擂主由招亲的女生担任,谁挑战成功就成为新擂主。没人再比试的话直接获得婚约;要是还有人比试,武功最好者获得婚约。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穆念慈比武招亲,就是穆念慈当擂主。二是擂主由女方派出一名代表担任。在李连杰的《方世玉》里面雷老虎为女儿雷婷婷摆下擂台比武招亲,擂主就是他老婆李小环。
抛绣球在古代,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的年龄,就预定于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当然,姑娘一般会看准意中人,把绣球抛到他身上,以便他捡到。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轿,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壮族抛绣球的习俗,宋、元时代就已有之,最早记载于二千年前绘制的花山壁画上,但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制的古兵器“飞砣”,并且多在狩猎中应用。后来,人们将飞砣改制成绣花布囊,互相抛接娱乐。到了宋代,逐渐演变成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其盛况如日中天甚为时行 追问: 现在发生过这种事没   很好奇 回答: 现在爱好古风的青年们可能在特定时间还会有这种活动。但是也不多见了。抛绣球是壮族男女到现在还是有的习俗
古代真的有“抛绣球招亲”的做法吗
1个回答2024-03-04 08:46
有的,但绝对没有公主做这种事,而且抛绣球的女孩大多数都是青楼女子,而接球的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是一群有钱有势的买上入场券,里面有抛绣球表演,接住就可以领回家做小妾了。
抛绣球选婿的来历和典故。
1个回答2024-03-06 18:28
  抛绣球择婿的方式虽然在古人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这种情节的描写还是有一定根据的。据说,抛绣球与壮族民俗有关。早在二千年前绘制的花山壁画上,就绘有一种用青铜铸制的古兵器 飞砣 。这种兵器多用于狩猎,可以击中相距一定距离的猎物。随着历史发展,这种原始的兵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人们以飞砣来命名一种彩球。宋代时,抛接彩球的游戏就已是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了。宋代诗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 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 飞砣 。 这种彩球以圆形最为常见,也有椭圆形、菱形等。它大如拳头,内装实物,上下两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扔抛之下彩带飞舞,耀眼夺目。这种彩球就是以后绣球的雏形。

  直至今日,抛绣球的习俗仍在广西地区广泛流传。每当男女青年互相爱慕要表达心意之时,便借抛绣球来选择心仪对象。在当地的歌场上,壮族小伙与姑娘们各分队伍,对唱山歌,寻找中意对象。有了心仪的对象,姑娘们便将各自用花布精心做成的绣球,抛向自己心爱的小伙子。假若小伙子也满意,就会在绣球上系上赠物,抛给自己倾心的姑娘。一来二去,一对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便定下了终身。

  在今天东南亚的越南、缅甸、泰国和南美洲墨西哥的部分地区,当地的人民也有制作绣球、将绣球作为吉祥物馈赠亲朋好友的风俗。墨西哥人的绣球比较小,颜色鲜艳,制作精美。每逢佳节或贵宾来临,好客的墨西哥人就会给客人或长辈馈赠绣球,代表吉祥如意。泰国当地的居民将绣球视为佛的替身,认为经常佩带有驱邪健体的功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