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电脑写小说

掌上电脑是什么东西,能打电话吗?
1个回答2023-04-28 08:11
可以,俗称PDA
是左脑掌控语言还是右脑呢?
1个回答2024-03-17 10:39
人一出生就有一生所需的脑神经细胞大约十的十二次方个,神经细胞间的联系联结,重要复杂。
「左右脑功能分担说」之理论重点是:左脑司理性,右脑司感情。
左脑主管语言、逻辑、分析、推演…等理性活动;右脑则管理图像式思考、想像、直觉、第六感……等感性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说:用左脑的人较理性化,用右脑的人较感性化。
就容量而言,如果左脑像是个小房子,那麼右脑就宛如东京巨蛋球场那麼广大。
左脑记忆保存空间小,输入新记忆时必须把旧记忆删除盖过;说得更极端一点,左脑的记忆是「马上记得、随即忘掉」的记忆;右脑的记忆则是「长久保存、历久弥新」的记忆。
用一个名词来形容左脑异於右脑,那就是:(忘记)。
你会发现:使用左脑的人有严重的健忘症,使用右脑的人记忆力好得像是一本「活字典」。
左右脑之间的差异,是根据「完全单用左脑者」和「充份使用右脑者」两者间相互比较所获得的结论

左脑与右脑形状相同,功能却大不一样。
左脑司语言,也就是用语言来处理讯息,把进入脑内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及品嚐到(左脑五感)的讯息转换成语言来传达,相当费时。
左脑主要控制著知识、判断、思考等,和显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右脑的五感包藏在右脑底部,可称为「本能的五感」,控制著自律神经与宇宙波动共振等,和潜意识有关。
右脑是将收到的讯息以图像处理,瞬间即可处理完毕,因此能够把大量的资讯一并处理(心算、速读等即为右脑处理资讯的表现方式)。
一般人右脑的五感都受到左脑理性的控制与压抑,因此很难发挥即有的潜在本能。
然而懂得活用右脑的人,听音就可以辨色,或者浮现图像、闻到味道等。
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形为「共感」这就是右脑的潜能。

左脑主管:文字、数字、语言、逻辑、推理、分析和判断。是知识脑。
右脑主管:图像、空间、色彩、五感、律动、音感、想像和创造力。是智慧脑。人们在凭空想像及做白日梦,都是来自右脑的能力。
左脑是理性的,是物质的;
右脑是感性的,是爱情的。

左脑(意识脑)
1、知性
2、知识
3、理解力
4、思考、批判、分析
5、判断
6、推理
7、语言
8、抑制
9、五感(视、听、嗅、触、 味觉)

左脑:
被称为「知性脑」、「说话的脑」。
左脑与右半身的神经系统相连,掌管其运动、知觉,因此,右耳、右视野的主宰。
最大的特徵在於具有语言中枢,掌管说话、领会文字、数字、作文、逻辑、判断、分析、直线,因此
能够把复杂的事物分析为单纯的要素。
比较偏向理性思考。

左脑专司功能
①说话
②阅读
③写字
④综合性的语言记忆
⑤抽象的分类
⑥学习音乐的能力
⑦连续性的细微动作
⑧一次可看见一项以上的事物
⑨详细画面
⑩史丹福比奈的反应知能测试(较弱)
�7�6维克斯勒的语言知能测试以及史丹福比奈测试(更弱)

右脑(本能脑�6�4潜意识脑)
1、图像化机能(企划力、创造力 、想像力)
2、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第六感 、念力、透视力、直觉力、 灵感、梦境等)
3、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心算、 数学)
4、超高速大量记忆(速读、记忆力) 

右脑:
被称为「艺术脑」、「沈默的脑」。
右脑与左半身的神经系统相连,掌管其运动、知觉,因此,左耳、左视野的主宰。
右脑掌管图像、感觉,具有鉴赏绘画、音乐等能力,
具有韵律、想像、颜色、大小、形态、空间、创造力……。
负担较多情绪处理。 比较偏向直觉思考。

右脑专司功能
①阅读中能掌握蕴藏(比喻)的含义
②容貌识别
③身体左侧及视觉空间的合一
④空间知觉
⑤路径探索能力
⑥视觉结果
⑦音乐的感觉
⑧综合记忆的形成能分辨左右
⑨适当画面的形成
⑩史丹福比奈的反应知能测试(较弱)
�7�6维克斯勒的语言知能测试(较弱)
人的大脑被分为左脑右脑,那么它们各掌管什么?
2个回答2022-12-14 21:22
左脑主管语言逻辑处理,右脑主管图像潜意识
掌上电脑 都有什么作用?
2个回答2023-01-29 14:55
作用多得很。

PDA(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ent),即个人数字助理,一般是指掌上电脑。相对于传统PC,PDA的优点是轻便、小巧、可移动性强,同时又不失功能的强大,缺点是屏幕过小,且电池续航能力有限。PDA通常采用手写笔作为输入设备,而存储卡作为外部存储介质。在无线传输方面,大多数PDA具有红外和蓝牙接口,以保证无线传输的便利性。许多PDA还能够具备WIFI连接以及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便携性介于传统PC和PDA之间的个人电脑产品有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

我用来看电子书,和上网都非常方便,还是一个随身记,不管是文字还是图象。。。
学会掌控自己的大脑
1个回答2023-11-22 05:45
上学时经常有同学开玩笑说“如果失眠了就把课本拿出来看一看,保准就能睡着”,我也是一样,看什么书都能看的津津有味,唯独看课本,随时不在状态。看一本小说,不知不觉一下午就过去了,要是看课本,就会不停的看时间,不停地想“怎么过的这么慢”,然后看着某页俩眼就飘忽了,思绪早就跑了十万八千里,拽都拽不回来。

怎么就看不进书去呢?为什么总不在状态呢?

其实不止我们有这样的苦恼,《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的作者卡罗琳•威廉姆斯同样如此,她就是因为想解决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方向感差,时间感知力 ,数学焦虑的问题,而把自己当做小白鼠先后在哈佛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一些在大脑研究方面的知名机构,针对自己决定需要改善大脑的几个方面而进行了一系列的干预测试,从而获得对大脑的掌控感。

卡罗琳•威廉姆斯是英国艾克赛特大学生物学学士,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学传播硕士,科学记者,《新科学家》杂志的专题编辑和定期撰稿人。她根据对自己大脑进行的一系列的探险经历编写了这本《认知迭代》。

1.专注和走神的自由切换

对于一个从小就被大家嘲笑为“蝴蝶脑”的人来说,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状态是卡罗琳•威廉姆斯迫切想要改变的。

所以,想要克服拖延症,集中注意力,就要很好的掌控大脑。

为此,卡罗琳•威廉姆斯联系并决定尝试哈佛大学神经学家乔.德古提斯和波士顿大学的麦克.艾斯特曼提出的测试,用一种计算机辅助训练和脑磁刺激相结合的方案来解决注意力的训练问题。经过三天枯燥且成绩并不理想的训练后,在第三天的某个时刻,卡罗琳•威廉姆斯突然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提高了,因为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思绪去了哪里,并能及时回归,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在心理学中,知道自己的想法被称作“元意识”,大概就是我们看小说时说的“元神”吧,神游应该也是有点“元神出窍”的意思吧。

研究表明“元意识”对于发现自己神游,阻止自己思绪飘的太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是掌控大脑的关键。

但是并不是说产生“元意识”了就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元意识”也需要休息。

所以定期休息也是帮助集中注意力,让“元意识”补充能量的一种方法,就好像我们工作几个小时就需要吃饭,休息,汽车油耗完就要加油,大脑也是一样,它有自己的“警觉周期”:

如何才能让大脑休息呢?

走神,让思绪进入放松状态。

这时候“元意识”就该上场了,趁思绪还没飘的太远,及时的阻止回来,从而能够顺利的集中注意力。

所以保持专注的方法不是屏蔽“走神”,而是让大脑在专注和走神两种状态之间自由切换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为了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的练习,直到进入某种“心流”状态,然后体会这种状态下自己的感受。

在《复原力》中关于心流是这样说的:

心理学中,将高度专注于某行为甚至忘记时间的心理状态称为“心流”

“心流”能让人感到异常充实,使人主动起来,同时体会到“心流”也是一种“我们进步”的表现。

通过不断的积累心流经验,就能逐步挑战更高水准的事情,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2.改变忧虑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想体验心流可没那么容易,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焦虑就是其中的一大阻碍。

就像卡罗琳•威廉姆斯,虽然在别的孩子妈妈眼中是一个“超级妈妈”,但她知道自己有很多的负面情绪:爱抱怨,易焦虑,总是杞人忧天,总是毫无根据的想象着最坏的结果。

她想改变自己这种忧虑的特质,所以给牛津大学的伊莱恩•福克斯发了邮件,向她讲述自己需要改变的原因,但对方并没有及时的回复,卡罗琳•威廉姆斯便开始了自己的内心活动:是不是对方太忙,没空回复,或者对方根本不屑于这样的提议,又或者觉得没必要回复等等,内心活动可谓相当的丰富。但当经过内心的挣扎后,给对方打电话,结果却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对方很亲切,并向自己道歉。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焦虑,总是把事情最坏的一面想了又想。

作者经过多方面的测试找到了自己控制情绪的方法: 冥想和认知偏差训练。

尤其是正念冥想,能够帮助人们注意到发生的一切,一旦注意到了,就无需再做什么。其实是让人认清事实,接受事实,坦然面对。

认知偏差的训练:让自己的注意力在环境中寻找积极事物而非消极事物,这是一项需要坚持事情,训练的多了,这种影响才会显现出来。

3.正视自己

其实焦虑不仅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它还会影响人的空间认知和数学技能。

卡尔加里大学朱塞佩•亚里亚所主导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焦虑特质越高,其在空间认知测试中的表现就会越差。

怪不得呢,我本身也是一个特别焦虑的人,什么事都爱纠结,总是习惯性的把最坏的结果都想个遍。我的方向感就差的很,到哪都转向,从来都是只分前后左右,不分东南西北,只要是不熟悉的地方,必定要借助手机导航。

卡罗琳•威廉姆斯针对这种空间感知差的情况提出了几个小建议: 在陌生的地方练习导航,在脑中建构地图;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指示方向;考虑玩电子游戏;利用手机地图等。

当然还要继续正念冥想,并通过整合大脑信息,适时的灵活应变,大概就是“此门不通,还有窗户”的意思吧。

有一种焦虑叫做“数学焦虑”,面对数字不由自主的产生恐惧,连带着跟数字有关的东西都不愿沾惹。就好像我们看一个人不顺眼,就觉得这个人干什么都看不上似的。

牛津大学认知神经学家罗伊•科恩•卡多什觉得卡罗琳•威廉姆斯对数学不感冒是 因为失去了自信,对自己不能做到某件事的担心和害怕,一定会让大脑失去本来所需的资源 。

其实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能力潜藏在大脑中,被不自信所掩盖,只要建立自信,勤加练习,克服最初的厌恶和恐惧心理,勇于面对并接受,就可以享受整个过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既可以改善自己当前的某种能力,又可以克制焦虑情绪,一举两得。

这本《认知迭代》应该是很小众化的,因为有很多的专业名词,但当我们真正去深入了解,便会不停的产生“哇,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想法,也许未来的某天,真的会普及这种通过大脑不同区域刺激来提高大脑能力的仪器,帮助需要的人们来提高大脑感知力。
平板电脑好还是掌上电脑好
2个回答2023-01-28 22:00
根据你的描述,平板比较适合。

平板一般用来上网,玩游戏, 看电影 ,听歌。

价格适中,没买过可以买一款价格较低的体验一下。

掌上电脑价格较贵,更注重办公性。
掌上电脑和手提电脑有什么分别?
1个回答2022-12-08 13:23
掌上电脑简称PDA,和手机差不多大小,现在已没有什么市场。手提电脑就是笔记本电脑。
掌上电脑比电脑有哪些好处和?优点
2个回答2022-07-01 01:26
便携!

基本上都能满足一般人的要求,很不错!
掌上电脑与手提电脑的区别?
3个回答2023-02-10 07:15
故名思意,掌上就是巴掌大的呗!!~~比如说PDA就是掌上电脑!只有手机大小~`惠普,华硕,还有诺基亚等都有PDA哦~~``
平板电脑和掌上电脑有什么区别?
4个回答2022-11-24 13:43
平板电脑尺寸比掌上电脑都大 另外配置也比掌上电脑要高 掌上电脑唯一的优势就是便携性 但是性能和体验效果就差多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