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孟云

寒食 孟云卿 诗意
1个回答2022-09-18 05:48
《寒食》是唐代诗人孟云卿在寒食节时候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意是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这首诗写于孟云卿飘零贫困流落江南的时候,时值江南的繁花开满枝头的寒食节前夕,诗人思念家乡亲人,心情愈加悲伤。进而写到社会现实贫困人家没有开火做饭,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因为寒食节的原因。该诗表现了诗人在寒食节来临之前的思乡之情,以及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孟云卿《寒食》的原文大意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0-06 17:57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寒食孟云卿第四句中的不独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1个回答2023-01-09 03:40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
寒食
唐代 ·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孟云卿第四句中的不独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1个回答2022-11-24 06:55
寒食
孟云卿 〔唐代〕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译文
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注释
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后来即于清明前一日为寒食。
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
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
明朝(zhāo):明天。
赏析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经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生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匹配的应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的写出了“堪悲”。作者是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还暗含少食、无食的意味,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可悲了。
寒食节是哪天?寒食节有什么来历?
1个回答2022-10-07 15:09
淸明节的前一、两天,
食之,性也。这句是孟子说的么~~
1个回答2024-03-23 08:10
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
寒食节的寒食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11 01:26
不生火煮食。食的都是预先煮好的冻的食物。
尚食孟尚食是好的吗
1个回答2024-03-02 01:09

不是,根据目前播出的剧情来看,很有可能是一个反派,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


其实在电视剧刚刚播出的时候,大家就对她充满了好奇,因为根本看不出来他到底是哪个队伍当中的成员。

她可以替太子妃做事,同样也可以替汉王办事。并且还是一个非常没有原则千人千面的人,甚至可以为了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拒绝与自己的亲生女儿相认。

这样一个狠心的人,到底是好人坏人引发了观众的关注,根据目前已经播出的剧情来看,非常可能是一个想要往上爬的人。

所以他应该会为了坐到最高的位置,而作出一系列很可怕的事情。一旦为了目的不择手段,那么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派。

善恶终有报,他有野心的人,最后的结局一般都不会太好,所以他最终的结局应该是比较凄惨的。

寒食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6-28 00:34
根据据传统,寒食这天,民间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也就是主要吃寒食,用来纪念‘介之推’,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后来就变成了一种风俗。有寒食粥、青团等。
寒食节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5-09 00:44
寒食节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