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人物外貌特征

朝花夕拾阿长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
1个回答2024-02-01 23:39

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

3、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4、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5、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6、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

7、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8、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

9、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10、她穿着新的蓝布衫此型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扩展资料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赏析:

作者在一开始便通过长妈妈“名称的由来”生动形象地交代了她的身世。她不仅没有姓氏,甚至名字都森春猜是顶替别人的,可见地位之卑森羡微。但正是这地位卑微的长妈妈,身上却闪耀着质朴的人性光辉,这正是中国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缩影。

对于长妈妈的形象,作者是通过对她的某些特点的集中描写,以及对往事的点滴叙述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了长妈妈的“卑微的灵魂”。而作者怎样从厌她、烦她到敬她,是此文叙述的主要部分。作者写起来自然也就浓墨重彩,因为正是在作者的态度转变中突出了长妈妈的形象及其品格。

朝花夕拾人物神态和外貌描写有哪些?急求!
1个回答2023-02-07 15:05
伙计你来错地方了
朝花夕拾中朝花和夕拾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14 03:25
含义,"朝圆闭花"指早晨的花? "夕拾"是指太阳下了山在橘碧裂拣.你分析的没错,就是慧晌旧事重提,或往事重提.
朝花夕拾中的猫象征了什么?
2个回答2023-11-30 14:58
在《朝花夕拾》一书中,猫被描述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它扮演了一种象征的角色。猫在这本书中象征着一种温暖的陪伴和稳定的存在。在文中,猫常常以它独特的方式出现,给人带来安慰和安定感。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通过描写整个时代的变迁、个人生活的沉浮,猫显现出一种恒久不变的宁静和平和。它是人们对纯真、美好、深深被爱、保护和安慰的愿望的象征。同时,猫还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
朝花夕拾中的猫象征了什么?
2个回答2023-12-01 00:47
在《朝花夕拾》中,猫象征了弱者、暴虐者和媚态者。通过描述猫的各种特性,作者借此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人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首先,猫在文中被描绘为一种弱者。这可能暗示着在社会等级中,猫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缺乏人类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其次,作者将猫与暴虐者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描述猫捕捉鸟的情景时,作者写道:“它时时放开四足疾跑,往别处去了。随后它又回来,一直到讲完武松杀嫂的故事,鸟便不再飞去。” 这里的猫似乎成为了一个虐待弱者的形象,这反映了作者对暴虐行为的不满。
此外,作者还通过描写猫的媚态,进一步揭示了媚态者的形象。例如,在描述祖母的故事时,作者写道:“它似乎很不乐意我们跨过大门槛,这时莫测以为它是鸡的报应。” 这里,作者用“不乐意”来形容猫的表情,并暗示猫的心机深沉,有计谋。
总之,在《朝花夕拾》中,猫象征了弱者、暴虐者和媚态者。通过描述猫的形象,作者对当时社会中的一些人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朝花夕拾《无常》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1-20 18:29
概括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中心思想: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朝花夕拾四字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4 22:36
沉鱼落雁 [
chén

luò
yàn
]
释义: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齿白唇红 [
chǐ
bái
chún
hóng
]
释义: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眉清目秀 [
méi
qīng

xiù
]
释义: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
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处:元·李真夫《合同文字》:“有个孩儿唤做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前思后想 [
qián

hòu
xiǎng
]
释义: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
左思右想 [
zuǒ

yòu
xiǎng
]
释义:多方面想了又想。

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左思右想;放心不下。”
朝花夕拾的几个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5:38

1、《狗·猫·鼠》

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

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3、《二十四孝图》

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

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5、《无常》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朝花夕拾电影动漫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01:51

电影讲述了出身“离别一族”、拥有数百年生命的少女玛奇亚,在流离失所时偶然遇到了失去双亲的孤儿艾瑞尔。玛琪亚从此当了一名母亲,15岁的她,在摸索中养育艾瑞尔,让他成长。但初为人母,对“妈妈”这个角色一无所知。幸运的是,她遇到了热心的农场主米朵,米朵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仅给了她安身之所,还帮她找了一份织布的工作,甚至还教会了玛琪亚怎么当妈妈。

于是,她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照顾艾瑞尔,每天每天,见证着孩子的成长。听到孩子第一声“妈妈”感动落泪,看到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感到欣喜无比,忽然发现怀里的小宝贝变重了,反而觉得安慰……

妈妈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与其说陪孩子成长,不如说和孩子一起成长,玛琪亚也终于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妈妈。

总得来说,这是一部制作精良,整体上很优秀的温情治愈系动画电影。剧本上有一些不足,但不会影响观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