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论语

《自读课本》上《论语》十则 的翻译
1个回答2022-06-01 18:37
!!!那吗长
外国小孩都读哪些英文课外书 不论小说童话 推荐下
1个回答2024-03-04 15:34
也是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之类的,只不过是英文的。
论述大学生为什么要上军事理论课?
1个回答2024-02-13 17:07

开设军事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训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他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一。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防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的主体。

教师如何去在课堂中评论其他老师的课!
1个回答2024-02-27 05:11
我觉得教师在评课时要多给予鼓励,批判的分量不是太多,不然会影响授课教师的积极性,让授课教师心理上不是那么接受。有时上差了,授课教师本人也是知道为什么会没上好,可有的评课教师像开批判会一样,尽数落人家。当然能把自己好的方法说出来,让授课教师学习,这又是受欢迎的。
6年级上册12课《论语两则》课后题
1个回答2024-02-21 20:14
我也是上六年级的,我是我书中的第十二课是《姥姥的剪纸》啊,所以不能回答。
教师如何去在课堂中评论其他老师的课!
1个回答2024-02-15 10:13
我觉得教师在评课时要多给予鼓励,批判的分量不是太多,不然会影响授课教师的积极性,让授课教师心理上不是那么接受。有时上差了,授课教师本人也是知道为什么会没上好,可有的评课教师像开批判会一样,尽数落人家。当然能把自己好的方法说出来,让授课教师学习,这又是受欢迎的。
第六课[论语十则]
1个回答2024-03-08 03:32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论语10则课后题
1个回答2024-03-11 20:13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吾日三省(xǐng)吾身 不亦说(yǖè)乎
B.人不知而不愠(yùn) 传(zuàn)不习乎
C.学而不思则罔(wǎng) 士不可以不弘(hóng)毅
D.思而不学则殆(yí)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
2.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学而时(时间)习之 吾日(每天)三省吾身
B.是(这)知也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
C.见贤思齐(相同)也 必(一定)有我师焉。
D.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松柏之后凋(凋谢)也
3.下列句中“而”字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句是( )。
A.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温故而知新
C.思而不学则殆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高尚的人吗?
B.吾日三省吾身。
译文:我一天三次检查、反省自己。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5.课文所选《论语》10则中,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有第 则;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有第 则;关于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有第 则。(按课文的排列顺序填)。
6.“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是不是实数?为什么?
答:
7.联系自身经历谈谈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体会。
答:

8.阅读《(论语)十则》第3、5、6、7、10则,回答下列问题。
(1)“温故”和“知新”是不是并重的?为什么?
答:
(2)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是哪一句?
答:
(3)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他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目的是什么?
答:
(4)哪些语句仍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答:

9.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论语》四则
子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述而》)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
矣。” (《季氏》)
子 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pián pì):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pián nìng):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已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学而不思则罔 ③可谓好学也已矣
从: 罔: 好: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译文:
②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3)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 容 主 张
第一则 择师之道
第二则 交益友 拒损友


(4)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答:

lO.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并讨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童趣,和论语十则课文
1个回答2024-02-18 20:30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眼里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因为这样脖子都变得僵硬了。我又将蚊子关在未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当做一幅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鸣叫一般,我连忙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来,让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把土块突出部分当成土山,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遐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感到心情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庞大的动物如推倒山压倒树的扑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就把两只小虫子都吞了下去。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等到定下神来,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编辑本段词句解释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浮生六记》。他出身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沈复工诗画、散文。   2.余:我   3.忆:回忆。   4.稚:幼小。   5.张目:张大眼睛。   6.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捷,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来形容人洞察事理,不受蒙蔽。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   8.细:仔细。   9.故:所以   10.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1.私拟:暗自比作。拟,比。   12.于:在。   13.则:那么,就。   14.或:有时。   15.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jǐng),脖颈(gěng)。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或白色的帐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让。   20.而:并且。   21.作:当做。   22.观:景观。   23.唳 (lì ):鸟鸣。   24.为之:因此。   25.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26.以……为……:把……比作……。   27.兴:兴致。   28..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29.虾(há)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   30.方:正。    31.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32.之:代词,它指虾蟆。   33.驱:驱赶。    34.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也形容标榜强大,而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   35.果:果真   36.林:森林   37.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8.纹理:花纹。   39.土砾:土块。   40.壑:山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