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

晁补之的家族成员
1个回答2024-03-13 06:41

晁氏家族为汉代御使大夫晁错之后。晁补之是太子少傅晁迥五世孙,晁宗悫之曾孙。至宋代晁迥,在宋真宗、宋仁宗朝政声显赫,与其子晁宗悫同为知制诰。晁迥有兄弟迪、遘二人,晁补之即为晁迪之后,其母为杨氏。
晁氏家族在宋代是仕宦世家,吕夷简、曾巩、陆游、叶梦得等是晁氏姻亲。

登庐山作者晁补之
1个回答2022-12-22 09:27
《登庐山》中晁补之主要写了登上庐山看到庐山美景,抒发青春无多,感慨时间易逝,怀才不遇,人生无果。

  原文
  《登庐山》
  晁补之(宋)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
  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
  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
  良游自叹平生误,便欲归家鬓已斑。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晁补之一生嗜学不倦,文章名重一时。《宋史》本传云:“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尤精《楚辞》,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晁补之散文流畅,其政论、论史之作,比较注重“事功”,并对空泛、迂腐、不切实际的议论,有所嘲讽。他除善文外,亦工诗词书画。其所作诗文凡70卷,名《鸡肋集》,另有收录晁补之词作的《晁氏琴趣外篇》6卷,此两种著作辑本,今均传于世。
晁补之《行香子·梅》
2个回答2023-05-15 22:50
行香子·梅作者:晁补之【宋代】
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更无花、比并琼姿。一年一见,千绕千回。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扬州应记,东合逢时。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
晁补之《蓦山溪》里“愿见无由见”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8-19 04: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来憔悴,偏我愁无限。歌酒情都减,也不独、朱颜改变。如今桃李,湖上泛舟时,青天晚。青山远。愿见无由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由”就是没有理由,正因为没有理由去见她,所以希望能湖上泛舟时偶遇她。

——诗人是单相思,激素水平较高。
小晁小晁后面怎么接?
5个回答2023-01-08 08:26
.会被男子下次同心鼓得的是第五集最《爱情公寓》第五集当中我们看到的赵海棠,它就是一个梦泪的表现,小姚小姚的后面应该接的也是这句话。
晁字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4-17 03:36

一、晁的汉字释义:

姓。

二、晁的读音:cháo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日

五、相关词组:

晁董、诛晁错、晁补之、晁盖、晁花兰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竖、横折、横、横、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二、词语释义:

1、晁董

汉代晁错和董仲舒的并称。

2、诛晁错

见“ 诛鼂错 ”。

3、晁补之

北宋文学家。 字无咎,济州巨野人。元丰年间进士。历任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编》。

4、晁盖

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

调查;询问。

5、晁花兰

陕西宝鸡人,1998至2003年毕业于陕西省周至县艺术职业学校,中专,主攻小旦,工作单位(甘肃省陇剧院)。甘肃省红梅大赛获一等奖。

晁氏-姓晁的名人-晁姓起名字-晁姓的起源与家谱
1个回答2023-11-26 12:19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颖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

晁(Cháo)姓源出

1.源于姬姓。是周景王小儿子朝的后代,以祖名为氏。2.出自史氏。也是以祖名为姓。春秋时期,卫国有大夫史晁,他的子孙后代便以晁作为他们的姓氏。3.源于嬴姓,出自战国初期秦国上卿大庶长嬴鼌,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4.源于蒙古族,出自宋、元时期蒙古朝鲁图德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王子朝。从历史文献上考证,在中国古代,晁、鼌(鼌)、朝三字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经常被混为一用。依照《风俗通》上记载,晁姓是卫大夫史晁之后。而《史记·晁错传·索隐》上记载说:“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通志·氏族略》一书指出,这个家族的始祖,是周景王的儿子王子朝,或是卫国大夫史晁(又作史鼌)。据《鼠璞》上记载,认为晁姓是由朝姓改成的.。综合上述记载,可以知道推算起来,他们的得姓至少已经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追本求源,他们还是周文王珠姬姓后裔。望族居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东)。故晁氏后人奉王子朝为晁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今河南省的濮阳市、清丰县、巩义县、漯河市、鄢陵县、驻马店市泌阳县、虞城市、焦作市温县、济源市,山东省的德州市、菏泽市郓城县、嘉祥县、枣庄市、泰安市肥城市、临沂市、青岛市,江苏省的新沂市、徐州市、泗阳市、滨海县,浙江省的余姚市,江西省的临川县、进贤县,安徽省的萧县、六安市、颖上县、宁国市、黄山市、宿州市、淮南市,四川省的宜宾市横江县,黑龙江省的五常市,云南省的昆明市,北京市的密云县,河北省的唐山市乐亭县、滦南县,陕西省的扶风县、宝鸡市陈仓区、西安市、咸阳市礼泉县,甘肃省的陇西县、永登县,广东省的梅州市,山西省的太原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晁氏族人分布。

堂号 颖川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智囊堂:汉朝晁错,为太学掌故,汉文帝派他跟伏生学习《尚书》。汉景帝的时候他是御史大夫,人称他为智囊,其后人因以为堂号。 学书堂:同智囊堂。 拱翠堂:晁补之在安徽萧县北山圣泉寺亲起的堂号。
补全晁元礼的《雨霖铃》“叹好梦,一一无凭”。
1个回答2022-06-28 22:10
雨霖铃——晁元礼

槐阴添绿。雨余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晁错其人
1个回答2022-05-19 23:40
晁错是个有才华的人,但不是智者。
晁怎么读
3个回答2022-09-21 04:26
chao 二声 晁盖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