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评课稿

《大象的耳朵》评课稿
1个回答2023-11-21 08:49
      张老师的课堂调控运用自如!整节课“热”而不“闹”。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乐于思考、乐于回答问题,真正体现了生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张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比如: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大象“我生来就是这样”的不以为然;通过体验式朗读,品词析句,想象补白大象和小动物们的对话,体验大象的心理变化,连大象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又采用了对比朗读,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大象竖起耳朵后的痛苦”和“最后还是耷拉着的幸福”。最后孩子们水到渠成地悟出一个道理:“别人是别人,我是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充分体现了我校“读悟用”的教学理念,学生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悟”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不仅朗读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也增强了。我以后要多多向张老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大象的耳朵》评课稿
1个回答2024-03-04 12:12
      张老师的课堂调控运用自如!整节课“热”而不“闹”。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乐于思考、乐于回答问题,真正体现了生本课堂,充分或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给并兆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让衫蔽伏学生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张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比如: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大象“我生来就是这样”的不以为然;通过体验式朗读,品词析句,想象补白大象和小动物们的对话,体验大象的心理变化,连大象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又采用了对比朗读,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大象竖起耳朵后的痛苦”和“最后还是耷拉着的幸福”。最后孩子们水到渠成地悟出一个道理:“别人是别人,我是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充分体现了我校“读悟用”的教学理念,学生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悟”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不仅朗读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也增强了。我以后要多多向张老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到底是曹聪称象还是曹冲称象
5个回答2023-12-20 17:17
好像是曹冲称象吧!
曹冲称象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7 06:27
类似于天平的原理,把象赶到船上,记下船吃水的位置,再用石头将船压到与前者同吃水位置,最后将所有石头重量总和得出就是象的重量。
物理题:曹冲称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11:58
1.漂浮的时候重力等于浮力,所以p×s=密度×体积×g,面积两边约分,刻度高度等于p/(水的密度×g)

2.最大浮力=水的密度×体积×g,用最大浮力减去杯子本身重力p*s就是最大称量重力。

3.最大称量重力就是液体重力,所以。。。



很简单吧
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个回答2024-01-25 18:39

1、把象拉到船上,看船沉下了多深,在与水平面接触的地方作个记号。

2、把象拉上来,往船上加石头,一直加到船沉到记号处为止。

3、称一下船上的石头有多重。

曹冲称象的原理

1、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

2、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等量替换法是一种常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

像曹冲称象的数学故事还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14:14
韩信点兵,勾三股四铉五等等,都挺好玩的
好像还有一个老僧喝粥
曹冲称象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2-02 05:14
应该是“化整为零”
类似曹冲称象的故事还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24 16:16
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凿壁偷光,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完璧归赵总之太多了。。。。
曹冲称象里焉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9-29 15:42
这里代词相当于“之”
老师说的,不知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