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颂屈原朗诵

关于端午节诗歌朗诵稿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16 14:05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已酉端午》
元 · 贝琼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端午即事》
宋 · 文天祥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和端午》
宋 ·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和端午》
宋 · 张耒
为端午节朗诵诗歌配乐,朗诵诗歌如下
1个回答2024-01-19 04:19

端午节朗诵诗歌:

端午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一曲;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扩展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为端午节朗诵诗歌配乐,朗诵诗歌如下
1个回答2024-01-24 16:07

端午节朗诵诗歌:

端午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一曲;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扩展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端午节诗歌朗诵稿
1个回答2024-03-15 01:22

端午诗歌朗诵一:

《竞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挂彩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事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细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端午诗歌朗诵二、

一壶雄黄酒,

一碗浓浓的熬茶。

带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节。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圆润的乳房。

山花烂漫,

情歌翻飞。

蓄势而发的骚动,

被动情的云雀衔起。

季节合欢的序幕便,

被轻轻拉开……

公牦牛,

剑一样刺穿了远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惬意的睡在了山坳间。

布谷鸟发酵千年的伤感,

催动着疯长的庄稼。

只是一点雨珠,

击伤了农妇坚实的守护。

不觉处,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块河石,

都锈满了绿苔。

翡翠与珍珠铺就的河道,

舞动着,

山溪优美的锅庄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间传动。

有一中诱惑,

牵引着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临那最高的冰峰,

好吮尽江南的粽子,

那绵绵悠长的甜香。

端午打油诗儿童朗诵
1个回答2024-04-30 23:24
南国风俗美,端午闻粽香。
家门挂艾草,龙舟竞过江。
人声鼎沸处,酒香漫诗乡。
楚歌不绝缕,唱答心芬芳。
披头问来者,春秋大梦长。
水洗泪眼闭,鱼寄尺素忙。
日月照沟渠,无夺天地光。
浊清论举世,岂能无凄惶。
乘桴至海际,独念大夫殇。
以过端午,颂屈原,话风俗为主题的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2-20 04:41

以丛明过端午渗念告,颂屈高庆原,话风俗为主题的手抄报

歌颂屈原的诗歌朗诵
1个回答2023-11-27 12:06
《怀屈原》。
让今日的雨洗礼你纯粹的灵魂,汨罗江畔的香花汀蓝和怀王的宫殿废墟,一起沐浴着五月初五的细雨,千百年来的龙舟竞渡。苇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都不足以祭奠你,包容了家国和诗歌的灵魂。惟有今日的雨,这从历史和唐诗宋词里飘落的雨,能和你怀石投江的坚毅神情相映成趣。这雨,是诗人的血。这雨,是歌者的泪,只有它能洗濯你的峨冠博带,能轻轻敲打你腰间从未拔出的宝剑。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端午屈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20:24
端午屈原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楚交战。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颇有才华,原本很受楚怀王赏识。但屈原主张革新,遭到了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抵触。靳尚便在楚怀王面前屡屡诋毁他,楚怀王逐渐疏远了屈原。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提出邀请楚怀王到秦国议和。屈原坚决反对楚怀王前往,但楚怀王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了都城。楚怀王到秦国后,立即被秦国囚禁了起来,顿时悔恨交加,忧郁成疾,最终客死他乡。秦王于是马上派兵攻楚,楚国都城郢都陷落。

屈原接连听到这两则消息后,万念俱灰,长叹一声,纵身投入汨罗江,自尽而亡。这一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屈原备受百姓爱戴,他投江之后,当地的渔夫、百姓便立即在江中奋力划船寻找打捞屈原,无奈始终未能见到屈原的尸身。后来,根据百姓划船竞相打捞屈原的事迹,流传下了端午划龙舟的习俗。

当地百姓打捞屈原无果,又担心水中的蛟龙、鱼虾会吃掉他的身体,于是,纷纷向江中投掷粽子、鸡蛋,好喂饱蛟龙、鱼虾,不让他们把屈原吃掉。这样,便流传下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而在山东等地,至今保留着端午吃鸡蛋的风俗,也是由此而来。
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2:56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屈原
1个回答2024-02-18 11:40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