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杀少正卯的真正原因

孔子杀少正卯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6 23:10

在世人的眼中,孔子是一代贤师,被奉为数千年的尊者。然让凯庆而,孔子的一生中也有败笔,那就是铲除了少正卯。那么,孔子为啥铲除了少正卯?

少正卯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少正”是官职,而“卯”则是名字,那时候通常会将官职和名字连在一起,也算是尊称,所以少正卯就被同僚们这样称呼。

少正卯和孔子发生关联发生在前496,孔子刚刚当上鲁国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后7日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诛”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

孔丘的弟子都不明白为何要诛杀他,子贡忍不住向孔丘提出自己的疑问,孔坦握丘回答说:少正卯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他和历孙闷史上被杀的华士等人是“异世同心”,不可不杀。

孔子认为最为重要的一条理由,什么“心达而险”,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这个人有点居心叵测,想入非非了。这就是最大的罪状了。

孔子诛杀少正卯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8 16:36
《荀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日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

孔子在鲁国由司寇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就杀死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种恶行,并且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杀不可。

然而,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子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

上述两说各自成理,流传至今。那么,孔子究竟有没有诛杀少正卯呢?

(按: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证,大概这个千古历史之谜也就无人知晓了.
孔子诛杀少正卯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2-10-10 00:15
杀得莫名其妙
孔子杀少正卯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2-16 07:05

在世人的眼中,孔子是一代贤师,被奉为数千年的尊者。然而,孔子的一生中也有败笔,那就是铲除了少正卯。那么,孔子为啥铲除了少正卯?

少正卯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少正”是官职,而“卯”则是名字,那时候通常会将官职和名字连在一起,也算是尊称,所以少正卯就被同僚们这样称呼。

少正卯和孔子发生关联发生在前496,孔子刚刚当上鲁国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后7日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诛”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

孔丘的弟子都不明白为何要诛杀他,子贡忍不住向孔丘提出自己的疑问,孔丘回答说:少正卯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他和历史上被杀的华士等人是“异世同心”,不可不杀。

孔子认为最为重要的一条理由,什么“心达而险”,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这个人有点居心叵测,想入非非了。这就是最大的罪状了。

孔子杀少正卯给他定了什么罪?
1个回答2022-11-10 17:51
三大罪:1,聚众结社;2,鼓吹邪说;3,混淆是非。
最早由荀子宣布出来!
历史上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
2个回答2022-12-30 13:36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利益不同,还有就是他们的政见不同所导致的结果。
孔子诛杀少正卯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1 09:14
《荀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日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
孔子在鲁国由司寇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就杀死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种恶行,并且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杀不可.
然而,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子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
上述两说各自成理,流传至今.那么,孔子究竟有没有诛杀少正卯呢?
(按: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证,大概这个千古历史之谜也就无人知晓了.
孔子是最讲究仁义之人,那他为何要杀少正卯?
3个回答2023-01-09 18:30
孔子是最讲究仁义之人,那他杀少正卯是因为此人十恶不赦。
孔子诛杀少正卯,史上是虚构还是确有其事?
2个回答2022-09-21 08:29
我觉得孔子杀少正卯的事情有很大的可信度。 1.荀子自认为孔子的儒学继承者,诋毁自己学派的开山鼻祖似乎不太可能。 2.荀子有能力记述这件事情。荀子比孔子晚生一百多年,而且早年游学于齐,有可能亲自接触到这些正史不传的秘闻。 3.《荀子·宥坐》篇的重要内容就是记述孔子的一些经历。既然杀少正卯是杜撰,宥坐中的其他内容难道也是杜撰?
孔子为什么当上大司寇仅仅七天就诛杀少正卯?
2个回答2022-12-15 18:49
第一,心达而险。说少正卯心里很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却偏偏要做坏事。
第二,行辟而坚。说少正卯这个人不仅行为怪癖,而且还顽固不化。
第三,言伪而辩。说少正卯胡说八道,但因能言善辩,把胡说八道说的跟真的一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