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散文精选

本山快乐营的乡村爱情故事的故事中选最好的单身男女
1个回答2022-08-30 19:30
希望大家都人月两圆
你为什么选择乡村教师
1个回答2022-12-07 08:24
竞争压力小啊。
【散文】美丽乡村
1个回答2023-12-27 16:53
乡村是一首诗,柔美而有生气,怎么也朗诵不完。
初夏的清晨,大约四五点钟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东方已经是一片可爱的鱼肚白了。山顶上朦朦胧胧的,仿佛蒙了一层薄薄的白纱。
到了六点左右的时候,太阳逐渐露出了它调皮的脸,红彤彤的,仿佛一个熟透了的橘子。不一会儿,一道道金色的光芒就照射在大地上,给人暖暖的感觉。朝阳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东西吧。
田野里,小麦已经成熟了,有些正在收割,有些已经收割完毕。不远处的水田里,秧苗长势旺盛,看过去绿油油的一片,让人禁不住心生欢喜。秧苗之间的空隙是泛着白光的水,颇有些“绿遍山原白满川”的感觉。
再看近处,农家院子也别有一番风光。虽然说如今农家都是楼房了,有的院子里还停着光鲜的小汽车,但是依然保留了农家小院的一些特色。一些农家人在院子前面种了一些花草,有菊花、兰花、格桑花;有的在屋后种了一些竹子,看起来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最妙的是在院墙边上种着一些豆角和葫芦,结了果以后看起来很惹人怜爱。
乡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随处有山有水有树林有小桥了吧。乡村里虽然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商场超市酒店饭店,但是有许多接地气的土壤和会唱歌的小溪流。我一看到土壤,心里就觉得很舒服。因为土壤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样貌平平的它可以长出庄稼来,可以长出粮食,可以养活许多父老乡亲,这难道称不上神奇吗?小溪流就更加美丽了,它每天每夜都在欢快地唱着歌,而且永远不知道疲惫。偶尔有一片树叶落在水面上,小溪流就慷慨大方地带它去远方旅行,从而邂逅一段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这难道不充满诗情画意吗?
如果你在乡村里漫步,就会时不时地邂逅一片小树林。这些小树林或者是十来棵白杨树调皮地靠拢在了一起,或者是一片香椿树在比谁的个子高,或者是一些各种各样的树木在一起随风起舞,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黄昏。
夕阳西下,金色的霞光把整个乡村笼罩了起来。残阳如血,远处的田野里还有农人在辛勤地劳作,谱写着这首黄土地上的劳动者的赞歌。
散文:乡村冬夜
1个回答2023-11-26 15:17
夕阳的余晖,目送着人们纷纷走回自己的家。

在外打闹的孩子心满意足的跑回来,向母亲嚷嚷着饿了。母亲会给孩子取出炉窑内烤熟了的红薯,热气腾腾的红薯就会在孩子的手中,双手倒换着,一口口进入饥饿的胃里,直到胃告诉孩子饱了,孩子才会停下手来去喝母亲递过来的热水。有母亲的冬夜是温暖的。

在外晒太阳的老人也已回家铺开了被褥,他们静静的坐在热炕上,等着外出的家人都回家了就会安心的睡去。

吃饱饭的两个孩子在母亲的热炕上接着打闹说笑,母亲会不时的调节他们在打闹过程中所发生的小矛盾。

“妈妈,姐姐把我的手抓破了”。“不是,是弟弟和村里小孩打闹被抓破的”。“姐姐耍赖,妈妈,你看,是刚抓破的”弟弟伸出手到妈妈的眼前。这时的母亲就会装着狠狠地打一下心爱的姑娘,小弟弟就会高兴的笑起来,姐姐装着挨了打生气,弟弟就会安慰“姐,别生气了,我知道你不是故意抓破我的手。姐姐,你给我讲故事吧”。两个孩子就又开始了他们的一问一答,直到抽烟看电视的父亲喊睡觉了,才痒痒的停下来。

冬夜,每个家庭都会有寒冬里最温暖的故事。北风在窗外呼啸着,冷气总想从门缝和窗缝钻进来凑凑热闹。新婚的妻子钻在丈夫的怀抱,两人会让热气驱逐来到身边的冷气,在漆黑的冬夜里,一曲爱的耕耘将要在心中唱响。

在静静的冬夜,辛苦的是门外的看门狗,它时刻竖耳听着周围的动静,稍有响动,就会狂叫起来,村子里的其它狗也会跟着叫起来,一阵狗叫声后,萧瑟的村庄又会沉入寒冷与静静的冬夜里。

一场大雪后,夜晚的大地盖上了雪白的棉被,麦苗儿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挤在一起在雪被下说着悄悄话。它们无非就是说等这一场大雪在春季到来消融时,比赛看谁长的更快一些,它们在议论纷纷后决定,它们这个团队要团结一致,齐心努力生长,一定要赛过两临的那两片地生长速度,这样,它们就会结出更多的子种。

而孩子们总爱在有雪的冬夜高兴的告诉父母亲自己在白天堆的雪人有多美,并嚷嚷着明天还要再堆一个更美更高更胖的雪人,往往这时,母亲总会说,“敢紧睡,睡好了明天就有劲堆更大的雪人”。孩子会带着满足的笑容,在母亲的催促下很快进入梦乡。

月亮在空中静静的移动着,雪与月相互映照,村庄在一片银光中静静的过着安静的生活,村中有几户人家的窗还亮着,隐隐看得见窗帘内偶尔移动的身影。当最后一盏灯熄灭后,村庄在冬夜安静的怀抱中慢慢的熟睡了。
庄稼乡村节选乡村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2-12-15 23:48
庄稼乡村节选乡村特点是借景抒情
《庄稼乡村》选自程玉宇的《到庄稼地里转转》,是初中阶段的一篇散文,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出现。
描写乡村的名家散文
1个回答2023-02-04 06:49
描写乡村的名家散文有:《故乡的十月》、《故乡的罗猛塘》、《故乡的鞭炮声》、《故乡的小路》、《故乡的围墙》、《故乡的水》、《郊外的秋》、《东郊的早晨》等。
乡村剃头匠散文
1个回答2023-12-30 20:34
  过去,镇上没有理发店,更没有现在满街的“美容美发”。只有穿乡走村入户的理发匠。虽然是走村入户,可是人们很尊重他们。一般不喊他“剃头匠”,而喊他“待诏”。关于“待诏”得名,这里有个小故事:说古代,一个理发匠被诏进宫为皇帝理发。太监禀报皇上说理发匠已到。这时皇上正在处理奏本,就随口说了一声:“待诏”。太监就告诉理发匠:“皇上叫你待诏”。理发匠受宠若惊,金口玉言,他误认为皇上称他为“待诏”。他回家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所有认识的人。老百姓一听,皇上都叫他“待诏”了。后来,老百姓就把理发匠都叫“待诏”了。

  这种流动式剃头匠,工具简单,一把梳子,两把剪子,两把剃刀,一副围脖,一把剃头的推子,一把修面刀(剃光头也用它),一个小小的耳扒子和一串油光光的荡刀布、一块肥皂等收拾包在一起,夹在怀里就可以行动。有的也自己带着一个铁锅,架在小炉灶上,做一个担子挑着。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他带着剃头工具到乡村里游走。靠着一双脚,差不多走遍了方圆十几里以内的每一个村、每一户农家。从大人到小孩,都得要他剪短头发,虽然剃一个头只收一角钱,但是生意相当不错。

  其实,这些剃头匠的手艺也相当不错,服务态度也极其的好。在村头树荫下或某户人家门口,搬张木凳当座椅,让理发的人坐在上面,然后解开包裹工具的围布,扑打几下围到理发人的脖颈上,将荡刀布往树杈或门搭子上一挂,再从木匣子里拿出刀、剪等工具,就开始理发了。有男人,有女人,有大人,有小孩,小孩大多由女人牵着。有来理发的,也有来刮胡子的,还有来瞧热闹的。剃头匠一边理发,一边说笑。一旦成为老熟人,就口无忌讳,有时开一些带荤的玩笑,男人们自是笑得开心,女人们也不生气。

  这些剃头匠的“头上功夫”确实不错。最拿手的是给乡村老人剃和尚头,就是将头发全部刮净。这可是一件看上去简单、做起来不易的“拿人”的活计,全是靠的手上功夫。首先要用推子把头发剪掉,然后再用热毛巾、肥皂沫将头皮发根泡得软软的,最后用剃刀刮。刮时既不能重,又不能轻,刀刃既要荡得快,下刮的角度又要把得好,既要将头发全部刮净,用手摸上去,像西瓜皮那样光滑,又不能划破一点点皮,要是哪儿划破了皮,流了血,剃头的人就会不高兴,甚至会不给钱,剃头匠也会感到丢了面子,不好意思,愧称师傅了。据说要学会剃光头的本事,就得半年。剃头匠们剃的和尚头又清爽又光滑又舒服,老人们都喜欢剃。他们把理发当成一种享受。

  他们的经营方式也是独特的'。他们有时采取包村包户,每天在乡村游走,走家串户。理发费用,用按人头按年来计算。小孩一年的费用是大人的一半。那就是大人按一个人头计算,小孩是按半个头来计算。小孩和大人的界限,是按婚姻状况来确定的。没有结过婚的人,永远是按小小孩来看待。所以,人们觉得很合理,都喜欢有固定剃头匠来理发。

  这些剃头匠很讲究工艺的完美和艺术。需要修面的人,他们会在你自己家的洗脸毛巾上到上一点热水,把你的面部焐一会儿,然后打上肥皂,再把修面刀在“荡刀布”上翻来覆去荡几下(这样会使刀口锋利一些),便三下两下就把你的胡子给刮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因为全村的人都在等待着。当然,也不会有人去计较,自己的脸上什么地方还漏刮了几根胡子。他们给成年男人剃头之后,还会有一些小动作。比如用双拳给他捶捶背,把自己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弯曲起来,然后夹住被剃头人的鼻梁,不停地夹几下(应该是起按摩作用)。然后转到身后,用手朝那个人的肩上连拍四五下(也起到放松作用),让理发者轻松全身。有的剃头匠还会掏耳朵。掏耳朵,既要大胆,又要心细,既凭眼看,又凭手感。农村人剪头,或者老年人剪头,剪好后都喜欢掏一掏耳朵,既清理了耳垢,又是一种享受。当耳扒伸到耳朵里,在里面探来探去,轻轻刮动,那种痒痒的、酥麻的,甚至还有点微疼的感觉,实在奇妙无比。当从耳道壁上掏下一块耳垢,然后用镊子镊出后,仿佛就像消灭了一个敌人一样,而耳朵立时就清爽了许多,听觉也似乎灵敏了许多。待到最后用耳刷在耳道里快速地捻动,清除散落在耳道里的垢屑时,则完全是一种神仙似的快乐了。于是来剃头多的都感到舒服!微笑着离开。有的还递上叶子烟,叫多谢!

  现在理发店的年轻的理发匠大多不会掏耳朵了,特别一些女孩子,他们可能理发、染发、做发的本领很高,但叫他们掏耳朵,却不会,也不敢。掏耳朵,既要大胆,又要心细,既凭眼看,又凭手感。农村人剪头,或者老年人剪头,剪好后都喜欢掏一掏耳朵,既清理了耳垢,又是一种享受。当耳扒伸到耳朵里,在里面探来探去,轻轻刮动,那种痒痒的、酥麻的,甚至还有点微疼的感觉,实在奇妙无比。当从耳道壁上扒下一块耳垢,然后用镊子镊出后,仿佛就像消灭了一个敌人一样,而耳朵立时就清爽了许多,听觉也似乎灵敏了许多。待到最后用耳刷在耳道里快速地捻动,清除散落在耳道里的垢屑时,则完全是一种神仙似的快乐了。有的剃头匠就凭着这样一手掏耳朵的本领,就让凡是找他剃过头的人都一掏难忘。

  靠着一双脚在乡村行走,靠着一把剪刀为人们理发,用自己的手艺和辛劳为他人也为自己创造了幸福生活的乡村剃头匠,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
乡村爱情3为什么改成乡村爱情故事呢
1个回答2022-09-10 04:50
不想再有乡村爱情4了
乡村爱情9下什么时候上映 乡村爱情9更新时间
1个回答2023-01-11 09:56
z早己有了啊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