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讷咋读

讷言敏行的典故是什么呢?
1个回答2024-01-27 19:39
词目 讷言敏行
发音 nè yán mǐn xíng
释义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出处 《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敏行的典故是什么呢?
1个回答2024-02-15 02:57

讷言敏行拼音:nè yán mǐn xíng[释义]: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语出]: 先秦·孔子《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近义词]: 谨言慎行[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讷言敏行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2-20 05:28
讷言敏行
拼音:nè yán mǐn xíng
[释义]: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语出]: 先秦·孔子《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近义词]: 谨言慎行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拼音
1个回答2024-02-27 04:2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拼音:jūn zǐ yù nè yú yán ér mǐn yú xíng。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链猜于行是一个汉语词汇,直译为君子的言语要郑重谨慎到木讷迟钝的地步,但行动要勤奋敏捷。内涵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

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出处:

出自《论语·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又名《论》。

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敏唤悉君子桥乎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论语》简介: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讷言敏行怎么读
1个回答2023-08-03 01:17
讷言敏行
【拼音】:nè
yán
mǐn
xíng
【释义】尺模答: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码竖慎,办事敏捷。陵慧
微笑的好处是什么呢讷讷
1个回答2022-10-22 19:48
微笑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化心灵。微笑可以让一时的烦恼减少,微笑可以使你与身边的朋友交流更加密切。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沟通的钥匙
讷言敏行的读音
1个回答2023-07-19 07:10
讷言敏行拼音:[nè yán mǐn xíng]

[释义]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饥旁于行。”烂尺橡困顷
讷于言敏于行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04 19:26
“雀笑讷于言”,“讷”音nè,是言语迟钝,结结巴巴,不善表达。“敏于行”,正好相反,敏是敏捷,手脚勤快,反应迅速。孔子慎历岁缓言,唯恐说了做不到,所以这样肢模强调。他讨厌巧言令色的人,说,“刚、毅、木、讷,近仁”.
敏于言而讷于行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03 05:40
讷于言敏于行出自《北齐书·文苑传·李广》。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7-19 06:35

讷言:说话 谨慎 ;敏:敏捷。指拿型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词语分解

讷的解释 讷 (讷) è 语言迟钝:木讷。口讷。讷讷( 形容 说话迟钝)。 部首 :讠; 敏行的解释 指勉消迟猜力修身。语本《论语· 里仁 》:“ 君子 欲讷於言而敏於行”。《汉书·东 方朔 传》:“旦弯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 不敢 怠也。”

词语分解

讷的解释 讷 (讷) è 语言迟钝:木讷。口讷。讷讷( 形容 说话迟钝)。 部首 :讠; 敏行的解释 指勉消迟猜力修身。语本《论语· 里仁 》:“ 君子 欲讷於言而敏於行”。《汉书·东 方朔 传》:“旦弯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 不敢 怠也。”

讷的解释 讷 (讷) è 语言迟钝:木讷。口讷。讷讷( 形容 说话迟钝)。 部首 :讠; 敏行的解释 指勉消迟猜力修身。语本《论语· 里仁 》:“ 君子 欲讷於言而敏於行”。《汉书·东 方朔 传》:“旦弯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 不敢 怠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