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调理脾胃病

胃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胃疼艾灸有用吗
2个回答2022-11-17 04:42

胃病有很多种,经常痛,刚开始吃药有用,后一点用都没。那这种情况的胃疼可以艾灸,建议如下艾灸:

取穴:胃俞、肾俞、命门、脾俞、中脘、天枢、关元、水道

最痛的时艾灸见效快,不痛时也可以艾灸,见效慢

急性痛时,热气进去马上改善,不痛时灸取穴少,以预防疼痛为主。

怎么样调理脾胃!
1个回答2023-03-31 16:11
喝红糖水或者姜汤
怎样调理孩子脾胃
1个回答2024-05-17 08:49
一般是需要口服参苓白术散的方法治疗就可以的。同时要结合孩子的症状及时的口服药物一定要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注意饮食的。
给孩子调理一下脾胃!
1个回答2024-06-20 14:23
经常容易上火大便比较干燥消化不良跟饮食生活不规律有关系,零食饮料这些东西都不能吃,目前应该多吃苹果香蕉火龙果可以喝一些蜂蜜水有润肠通便作用。另外可以吃乳酸菌素片调节肠道,吃中药调理也可以但是中药比较苦不一定吃。
艾灸真的能治病吗?你用过艾灸吗?
3个回答2022-04-06 00:05
艾灸真的可以治病。我用过艾灸,艾灸对于调理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尤其是对于治疗风湿、风寒、腰腿疼、腹痛等疾病,艾灸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对于妇科疾病、儿科疾病、老年病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功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
脾胃不好百病生,调理脾胃每天应该怎么做?
1个回答2023-03-24 05:30
每天注意饮食规律,还要合理搭配,少吃生冷油腻食物。
艾灸真的能治病吗?
1个回答2024-03-02 07:26
艾灸的确能治病,我婆婆13年股骨颈骨骨折手术后引发静脉血栓,下肢肿的很严重,控一会儿,脚都变成深紫色了。去医院医生都不爱接收,因为医院治疗血栓都是注射一种溶栓的药物,副作用很大,我婆婆还高血压,说是严重的会引起内脏出血和脑出血,我们听了也害怕,又快过年了,就想着先回家吧,过完年再去医院。回家后我就尝试用了长生鹤的艾条灸疗法,告诉公公之后每天坚持给婆婆艾条灸疗法,没想到一周后就明显消肿,坚持了两个月基本痊愈,又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没有血栓啊!之后婆婆一直坚持艾条灸腿部患处,现在已经拆钉走路了,而且下雨阴天也不会酸痛说明恢复的很好,应该也和长生鹤艾条灸疗法有关系!
我本人也不懂中医,就是用最直接的方法,艾灸有病的地方,没想到真的有了效果。
艾灸能治什么病
1个回答2024-03-15 07:27

一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艾灸

专家提到,艾灸适合治疗的是一些寒性、虚性的疾病

,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基本上可以把这些疾病分为四类:  1. 关节性疾病  包括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腰椎病、颈椎病等;办公室白领因工作性质导致的腰椎病、颈椎病需要经过医生辨证之后,才可判断是否适合艾灸。证型属于肝阳上亢型的关节性疾病是不适宜艾灸的。

2. 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证为虚寒型的拉肚子、胃胀、胃痛,也可通过艾灸治疗。  3. 杂病  例如一些常见的妇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还有一些属于虚寒型的症状如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下腹坠胀等也属于艾灸的治疗范围。

4. 顽固性疾病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一些通过中医的辨证,属于虚寒性的诊断不明,没有办法解释的功能性疾病。

专家这样解释到,艾灸治疗疾病是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的,即便是同一个疾病,选取的穴位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要严格根据疾病来分艾灸穴位的话,比较难。但是可以根据疾病类型选取一些通用的穴位,来达到保健和防治的作用。  保健选穴:

儿童方面多见的是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或者是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以保健来论,艾灸选穴建议选取:大椎、肺俞、足三里、大肠俞等。

老人方面多见是一些虚寒类的疾病如关节退行性病、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等。艾灸选穴建议以滋养肝肾,提升阳气为主,建议选取:命门、百会、足三里及阿是穴。

妇科、男科保健方面建议可以选取腹部和腰骶部的一些保健穴位,女性还可以选取子宫一穴作为日常保健。

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选取大椎、关元、足三里及四肢末端的一些穴位来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

补肾、补脾可以选择肾俞、脾俞、命门。  疾病选穴:

消化性疾病、女性的子宫下垂、头晕可以选择百会穴治疗。

失眠:通过辨证非阴虚、热证之后可以选择百会、风池、三阴交及足三里治疗。

颈椎病、颈部疼痛可以选择风池、大椎、督脉和膀胱经上的一些穴位来治疗。

肩部疼痛可以选择肩髎、肩髃、手臂等穴位。

专家建议,一些容易选取的保健穴位例如足三里、百会等网友们可以自己在家中自己艾灸,但是如果是关系到疾病的治疗,还是建议到医院由医生经过辨证之后系统地治疗,以保证疗效。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1个回答2024-03-06 18:08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是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
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只不过,从某些意义上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灸是作用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法是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这些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古人强调养生,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至少在日常习惯上,“宁事温补,勿事寒凉”。我们现代人,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已太难依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环境,加上不恰当地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经常身体保温不当、熬夜等等,人体健康所倚赖的阳气,容易被加速损。增加炉膛中的生命之火,变得越来越为现代人所需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