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边城讲述的是什么

简述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1个回答2024-03-12 12:56

1、沈从文把创作看成是自我生命意识的自由表现。在小说中表现真实地自我,自由地写自己所经历的题材与所经历的磨难,以及心灵的真切感受,其作品几乎可以看成是他的“自叙传”。
2、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是沈从文在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审美思想。这种创造思想是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思潮的积极影响。沈从文把表现人性看成是美的至极,把它当作文学表现的终极理想。他笔下的各种劳动者都表现出真、善、美的人性。生命、人性、自然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一种爱与美的新的宗教”。

简述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1个回答2024-04-04 22:54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石溪的代表性动物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5 16:59

狼王梦。讲了一只母狼为将自己的后代培育成狼王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小沈龙讲述请朋友吃饭,你们是不是也会遇上这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5-30 04:28
小品来源于生活,所以在他身边发生这样的事,那么在我们身边也会发生。

都是很正常的事,也需要正确的去面对。
麻烦帮我讲述一下沈从文先生的一生事迹,谢谢。
1个回答2024-04-14 06:45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沈从文 外文名:无 别名:沈岳焕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凤凰县 出生日期:1902.12.28 逝世日期:1988.5.10 职业:作家,学者,教育家,史学家毕业院校:小学毕业, 北京大学旁听 信仰:无 主要成就: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 著名文化史专家 代表作品:《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 笔名:甲辰、上官碧、璇若



 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贫苦之家,学名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

沈从文

  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



  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鼓励下自学写作。



  1923年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开始在《晨报副刊》发表作品,接着又在《现在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



  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



  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这时期的作品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等。



  1930年后赴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前身)执教,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频未果,护送丁玲母子回湖南。



  1931年至1933年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文学院讲师;



  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结婚。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创作《边城》。



  1938年春,到昆明,继续与杨振声编选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1月,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1948年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文物研究。



  1949年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



  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压力而自杀,获救。



  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



  1969年去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



  1978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偕夫人张兆和赴美探亲讲学。



  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着。



  1983年突患脑血栓,住院治疗。



  1984年大病一场。抢救脱险后,说话、行动更加不便。



  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
勇者无畏沈石溪这本书讲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7 02:53

《无畏的刀剑勇士》是沈石溪爷爷出版的,整本书由30个故事组成的,书中讲了30多个将军或士兵和31种动物。这些动物在将士的驱使下像刀剑一样锋利,成为了无畏无惧的勇士。

用蚊子、仙鹤、烟写一件趣事 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述沈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01:14
1.蚊子怕辣,生吃大蒜,生葱等有辛辣味的蔬菜等,蚊子会离他远点,因为蚊子不喜欢人体分泌出来的大蒜等辛辣气味。

2.蚊子害怕清凉油,风油精之类挥发性的气味,室内放几盒揭盖的清凉油,风油精或涂抹身上,蚊子会晕头转向,逃之夭夭.

3.蚊子害怕橘红色的光线,这种光有很好的驱蚊效果。如果没有橘红色灯泡,也可用透光性强的桔红色纸(玻璃纸)套在灯泡上,蚊子会敬而远之.

. 4.蚊子害怕的特殊气味,用几片薄荷、紫苏或西红柿的叶子,揉出汁涂抹于身体裸露的皮肤上,蚊虫闻到这些植物汁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唯恐避之不及.涂抹时注意要离开嘴部和伤口.印度科学家通过实验,在皮肤涂薄荷油,能有效驱除各种蚊子85%以上.

5.蚊子害怕B族维生素气味,维生素C加维生素B2涂抹皮肤蚊子不敢接近,用维生素B1在出门前3-4天吃或用其泡水擦身,特效,蚊子不敢近身.

6.蚊子害怕的花卉气味,在室内外摆几盆夜来香.玫瑰.薄荷.米兰.茉莉花.猪笼草.天竺葵.七里香.食虫草.蚊子闻到气味会四处逃散.

7.蚊子害怕残茶叶,艾叶气味,平时收集一些喝剩的残茶叶,将其晒干后就可以在蚊子容易进出的地方燃烧,驱除蚊虫。或者将阴干的艾叶等搓成绳索,点燃后放在室内,其烟味同样可以驱蚊。

8.蚊子害怕的香味,用家中的调味品八角、茴香各2-3枚,泡在温水脸盆中。用它洗脸,洗手或洗澡,洗后身上淡淡的香味就如同加上了一道无形的防护罩一样,蚊子再不敢近身。在铁罐里放入有芳香味的木屑,点燃再放一些干的柑桔、橙或柚子皮在面上,燃烧后会散发出十分强烈的气味,蚊子闻到就会逃离.

9.设简单"陷阱"沾死蚊子,蚊子喜欢甜味,往空酒瓶里到点糖水和牛奶瓶,啤酒瓶底剩一点液体,轻摇几下,使瓶子内壁周围粘满液体,分别摆放于蚊虫活跃之处。蚊虫闻到气味后,会自动投入“瓶中陷阱”被死死粘住.
沈石溪写的《暮色》讲述了什么? 急!!!!
1个回答2023-01-08 03:16
沈石溪写过《暮色》么?
赵本山不讲述不用小沈阳的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
4个回答2023-08-18 01:07
感觉最大的可能是小沈阳,想往演员这一方面去发展和赵本山的意见不合,所以导致两人之间出现了矛盾。因为在小沈阳爆红之后,他参演了几部电视剧的。
沈从文《边城》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03:58

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以川湘边境的小山城人们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的生活,以及外孙女与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老人性格淳朴忠厚,在这条川湘来往孔道的小溪上摆渡50年,从来没有误过一次工,从来不多收一文钱。和他形影不离的是他的16岁外孙女翠翠,美丽、热情、单纯。翠翠对两个年轻人都有好感,但心里却爱老二。哥哥明知自己不能得到翠翠的爱情,驾船沉没于激流中。老二因哥哥之死与翠翠有关,不敢公开向翠翠求婚,但心中仍然恋着翠翠,宁愿要渡船而不要富家女陪嫁的磨坊。小说围绕着老船夫和他的外孙女的故事,对这个僻远边城的自然景致、生活风习和人物性情作了有声有色的描绘,地方色彩极为浓厚。小说的细节描写,从日常生活到节日活动,从平凡无奇的摆渡到引人入胜的龙舟竞赛,都写得逼真而生动。

沈从文在小说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官僚、军阀、资本家、政客、土豪,也有士兵、船夫、渔夫、小贩、娼妓以及工人、学生等,组成当时社会广阔的世态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