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八苦八难

佛经中有几种苦难?
1个回答2022-08-11 11:19
佛法中讲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法苑珠林·八苦部》)。
苦难,佛菩萨到底有没有感情有没有苦乐的感
1个回答2024-03-22 14:55
入世就有,出世就没有。比如说你能不能当父母?有孩子就能当,没孩子就不能当。
佛教中有哪些关于救苦救难的经典?
1个回答2024-03-12 17:03
佛教所有的佛经都是救苦救难的。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佛陀正是为了教育人们认识到人生之苦、生离苦得乐之心、行离苦得乐之法而讲经说法,其所说之离苦之法,集结成册,便为佛经。
佛陀所说法,概括为三藏十二部。从体裁上讲,分为经、律、论,从内容上讲,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称为十二部。
由于众生的根基不同、喜乐不同,佛陀便讲不同的法,传下不同的佛经,其目的,无非是救度众生出轮生死苦海、证极乐涅槃而已。
哪部佛经可以消除生产的苦难
1个回答2024-04-15 06:34
我一朋友,妻子难产,医院告知可能母子不保,他一心顶礼观世音菩萨,妻子在医院产房被开刀一瞬间昏迷中见到白衣大士,后母子平安,孩子刚会走路就会跟着拜佛念佛,真人真事,阿弥陀佛!
佛家七苦的佛家三苦说
1个回答2024-02-08 21:29

依苦之性质来分,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
一、苦苦,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的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
二、坏苦,诸可意的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
三、行苦,除可意非可意以锋宽消外所余银知的舍受法,为众缘所造,难免生灭迁流,故圣者观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
另有解释,苦苦,指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此相当于生理上的、肉体上的苦。这也包括著因病痛、鞭挞棒击刀割等所生的苦,此即三受中的苦受。坏苦:乐境变坏所生的苦,此相当于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苦。如钱财损失,名誉受损,亲人死亡等,精神上感到的痛苦。三、行苦:此指一切有为法无常变迁之苦。行苦的行,即是诸行无常的行。万法因缘和合,迁流变异,全属无常,无巧岩常即苦。但这是一种行相微细,一般人不易察觉到的苦。

为什么大智慧的佛陀以为世间是苦难的
3个回答2022-04-22 05:55
因为只知道苦,不知道乐,其实离苦得乐,就是放下分别心,不执着苦乐而识清本相,得大自在。在现世中的人,看到表象并且迷于表象,不能自拔,心自造地狱,深陷其中,苦难不识不减,永在轮回不息。
我佛慈悲,为何众生仍难离苦 海
1个回答2024-03-02 23:45
众生心念不净亦不尽,故众生界不尽!
诸佛菩萨慈悲不尽!
吾辈佛子,各自努力!
我今正念
不为自求
不求人天福报
不求声闻缘觉
乃至权乘诸位菩萨
唯为最上乘
念阿弥陀佛
愿与法界众生
同生极乐
共同佛道。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音拿摩 阿音a第一声
佛来到人间都为了什么,佛为什么来到人间受苦受难。佛的化身一生做人为了什么。
3个回答2023-01-02 15:30
为了大众能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是在世间度化有缘众生。
“不要感谢苦难,苦难就是苦难。”如何看待?
1个回答2022-12-06 09:47

综述:我认为这句话不对,因为人只有在经历苦难才会成长, 所以才会感谢苦难。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苦难是流动于地底的地火;苦难磨砺你的品格,让你的思想升华;苦难是人生为你描绘的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不要抱怨苦难为什么总是与你相伴相随,不要抱怨苦难为什么总是对你穷追不舍,不要抱怨苦难为什么总是与你亲如弟兄。

感悟:

遭遇苦难的时候,请不要盲目悲观;遭遇苦难的时候,请不要自暴自弃;遭遇苦难的时候,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苦难就是对你的考验。考验你的意志是否坚强,考验你的忍耐力是否过关,考验你是否能坚持,考验你能否绕道迂回,考验你在有暴风雨的路上是否还能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