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感悟

孔子的故事—书的读后感及感悟
1个回答2024-02-09 20:19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的格式(简单的说):第一段 把书中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 选择一个比较重要,阐述自己的看法。
孔子的故事好词好句及感悟
1个回答2024-02-07 03:41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宗 ·学庙 ·熏弦 ·西方圣人 ·宵鱼垂化 ·巷党 ·乡党 ·项橐 ·宣尼 ·宣圣 ·宣父 ·衔索 ·先圣先师 ·先君子 ·贤庑 ·徙宅忘妻 ·希颜 ·祥琴 ·训器 ·先圣 ·先贤 ·先师 ·象尼 ·下焉者 ·相圃 ·儒教 ·锐顶 ·荣启期 ·睿图 ·儒家 ·壤驷 ·冉耕之疾 ·冉颜 ·儒士 ·冉季 ·萍实 ·蒲密 ·皮里春秋 ·批凤 ·贫非病 ·宗圣侯 ·芝兰室
孔子教育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和说话有什么关系呢?
1个回答2024-01-29 12:06
孔子认为,《诗》的基本性质和功能是抒发人的情感,通过兴 起人的喜、怒、哀、乐等自然情感,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 培养人的德性。
孔子教育学生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4-02-16 16:55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
1个回答2022-09-20 11:43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孔子教育学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7:07
孔子和子夏的故事

孔子是最知名的老师,天下的许多英才都千里迢迢地拜他为师。有一天,孔子收了一个新的学生,叫子夏。子夏看到孔子后,非常吃惊,因为孔子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论相貌,并不英俊潇洒;论身材,也不壮硕;论谈吐或聪明,也只是普通而已。

子夏就想:“我的老师是天下最有名的良师,可是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呀!会不会是传言太过头呢?”子夏又反观自己的同学,个个几乎都是人中的龙凤,有许多人身材相貌比老师英武得多,还有一些谈吐和聪明也不输给老师。

子夏想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人既已比老师优秀,又何必从各个国家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地来追随老师呢?”

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去找老师,问个明白。他跪在老师的身边,急切地提出问题。

子夏问孔子:“老师呀!您觉得颜回的为人怎么样?”
孔子知道子夏的心思,就说:“猜培握颜回的仁义比我好。”

子夏:“那么,你觉得子贡为人怎么样?”
孔子说:“子贡的口才比我好多了!”

子夏:“那么,子路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路的勇敢远远的胜过我呀!”

子夏:那么,子张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张的为人庄重是我万万不及的呀!

子夏本来是跪着的,这时吃惊的跳起来,说:“老师!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这些学生都比您好,为什么他们要拜在你的门下学习呢?”

孔子笑了起来,说:“来,你不用跪着,也不用站着,坐下来,让我告诉你。颜回的仁义心很强,但是不知道变通;子贡的口才很好,但是不够谦虚;子路非常的勇敢,但是不懂的退让;子张为人庄重,但是和人合不来中亮。

这些学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可以看出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发掘他们的优点,改善他们的缺点。他们虽然都有比我强的地方,却并不是完善的,这是他们一直跟着我,不愿离开我的原因啊!穗庆”

不只是师生之间是这样,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不也是这样吗?天下没有完美的学生,也没有完美的子女或部属。如何激发潜能,使优点长处得以发挥,并改进缺点,弥补短处,才是教导者的责任。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5 16:46

总的教育思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立志有恒 2.克已内省 3、改过迁善 4、身体力行 5、温故知新 6、学思并重, 7、学以致用 8、举一反三 9、因材施教,

读了孔子教育这个小故事,我想到了
1个回答2024-01-25 08:23
这些学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可以看出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发掘他们的优点,改善他们的缺点。他们虽然都有比我强的地方,却并不是完善的,这是他们一直跟着我,不愿离开我的原因啊!”
不只是师生之间是这样,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不也是这样吗?天下没有完美的学生,也没有完美的子女或部属。如何激发潜能,使优点长处得以发挥,并改进缺点,弥补短处,才是教导者的责任。
对孔子的启发和感悟
1个回答2024-02-18 10:33
我们要善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孔子的弟子会追随他一生,原因是他的人格魅力,还有一点是他晌拆的无微不至扰肢的亲情爱与对苍生的大爱。那么我们现代人应如何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我们应该与人为善,处处为人着想,从小事真心真意去帮助别人。宴李枣
《孔子尊师》能给我们什么感悟
1个回答2024-03-10 13:21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