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赏析

向子諲《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个回答2024-01-18 16:52
鹧鸪天原文:

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诗词作品: 鹧鸪天 诗词作者:【 宋代 】 向子諲

范成大《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个回答2024-01-25 08:00
鹧鸪天原文:

仗下仪容笔下文。天风驾鹤住仙真。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经国志,立朝身。暂烦高手活吴民。 明朝 莫遣书丹李宏篆,怕引新符哪猜册刻玉麟。 诗兆此词作品: 鹧鸪天 诗词作者:【 宋代 】 范成大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1个回答2022-07-30 22:16
勇敢的《老问题》赏析
顾况《听山鹧鸪》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个回答2024-01-20 21:52
听山鹧鸪原文: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诗词作品: 听山鹧鸪 诗词作者:【 唐代 】 顾况

山鹧鸪词赏析
1个回答2023-12-05 14:20

诗的开头描写山鹧鸪的生活环境和不安的情状:“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苦竹岭是山名,在今安徽省铜陵市西南。“秋月辉”,点明这是秋月高挂的夜晚;“鹧鸪飞”,写鹧鸪在月的辉照之下惊飞;“南枝”,点明惊飞的范围。夜鸟不能远飞;只能在枝头近处雀跃小飞。这正如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写的“明月别枝惊鹊”的情景。

接着写鹧鸪的夜不安眠,惊飞不定,除了因为秋月高照之外,还因为她即将经历一场生活的变迁:“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原来她被许嫁给燕山胡雁,燕山胡雁正以夫婿的身份来接她迁到雁门那里去。

底下写众鸟前来相劝、挽留:“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翟雉”,长尾的山鸡。鹧鸪的好友或“左邻右舍”,山鸡、翟雉等纷纷来劝她不要走。说在南方生活的禽鸟到了北方,多被北方的禽鸟欺侮。这显然是众鸟们生活经验的总结,但这里并未展开,大概因为鹧鸪也是知道的,不必饶舌。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最后四句写鹧鸪的决心和悲哀处境。

鹧鸪说:雁门地方风霜严酷有如剑戟刺人,我决不到那样的地方去,我已决心在南方九嶷山上筑巢生活,再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愿了。胡雁一定要我跟着它去,而我誓死不去,这该怎样了结啊!想起来不禁哀鸣惊叫,泪水沾衣。这四句写鹧鸪的心理活动,先是婉转:它不像山鸡翟雉那样直统统地说“南禽多被北禽欺”,而归怨于雁门的严霜如戟;次是坚定,誓死不违背巢居苍梧的心愿;后是悲哀:可以想到胡雁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而自己的处境能否安然无恙,实在担心,所以不免哀鸣落泪。这样写,曲折深入,合情合理。

全诗写的其实是山鹧鸪巢居南方、不愿北去的习性,但诗人用故事敷陈开去,在禽鸟生活中加进了婚嫁、逼迁、劝留、相欺、哀叫、落泪以及其他心理活动,仿佛人间生活的缩影,饶有风味。

丘崇《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个回答2024-01-24 04:05
鹧鸪天弯橘原文:

陆海蓬壶自有山。光风霁月未应悭。但将歌舞酬佳节,却信阴晴是等悉闹喊闲。花照夜,烛烘盘。明年公更酒肠宽。奉陪黄伞传柑宴,莫忘红妆拥座欢。 诗词作品: 鹧鸪天 诗词作者:【 宋代 】 丘崇 诗词归类: 【宋词精选】、【婉约】、【写景】睁野、【怀人】

张炎 《鹧鸪天》的赏析
4个回答2022-07-15 14:49
我在网上苦苦搜索,突然眼前一亮,还以为找到了呢!原来空高兴了,我也是选修的这个课!估计钱峰肯定要考这首!
赵善括《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个回答2024-01-21 02:41
鹧鸪天原文:

雨沐芙蓉秋意清。可人风月满江城。怜风爱月方留恋,对月临风又送行。人渐远,酒须倾。只凭一醉遣多情。重来休厌刘郎老,明月清风有素盟。 诗词作品: 鹧鸪天 诗词作者:【 宋代 】 赵善括 诗词归类: 【议论】、【书法】、【赞美】

鹧鸪是什么,有没有关于鹧鸪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5 06:04

鹧鸪(学名:Francolinus pintadeanus)又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跟“愁”紧紧联系在一起

鹧鸪是什么,有没有关于鹧鸪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5 11:12
鹧鸪(学名:Francolinus pintadeanus)又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
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跟“愁”紧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