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抚养权归谁户口就跟谁对吗

孩子抚养权在女方,户口在男方上学影响吗
1个回答2024-01-24 16:50
孩子抚养权在女方,户口在男方上学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的,按照相关规定,父母离婚,孩子判给谁孩子的户口就跟谁。如果孩子归父或母一方抚养,这一方需要把户口迁出的,孩子的户口页跟随迁出,如果这方户口不动的,由另一方迁出,那么孩子的户口就不需要迁出。根据民法典,夫妻双方离婚后抚养权主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考虑: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衡态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所以在孩子的抚养权方面,有利于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迁户口的流程如下:
1、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2、迁入地派出所同意迁入;
3、向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申请;
4、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
5、签发《准迁证》;
6、持《准迁证》回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迁出并开迁移证;
7、持迁移证、身份证去迁入地派出所入户。
综上所述,抚养权跟户口没有关系。父母离婚与孩子上学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父母离婚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烂拦空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饥瞎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孩子抚养权跟着谁
1个回答2024-01-27 03:13

很多的家长都格外的在乎孩子的抚养问题,其实在孩子两岁以下的话,那么按理说是应该要跟着母亲的。但如果在四岁以上有了自己的意愿的话,孩子是可以自己选择跟谁。孩子的划分不应该根据性别索判定,应该根据孩子的意愿。还有父母对孩子谁更加上心一些,这样的话再判断孩子应该跟谁。

抚养权不分性别

其实父母在离婚之后,对于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因为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成为了单亲家庭。不管是失去了妈妈,还是失去了爸爸,对孩子的伤害都是不可逆的,也希望双方即使是离婚了,也不要缺少对于孩子的关爱。而且平时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坏话,这样只会让孩子有更深的怨恨。如果说孩子是超过了十岁的话,那么小编觉得小男孩跟着爸爸会更加好一些。但具体的还是需要根据孩子的意愿,再加上法院的判定。

根据法院的判决

如果是妈妈,更加的负责任的话,那么法院肯定是会把孩子判给妈妈的。所以说法院的判定,也是需要根据多种因素来考虑的。但也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即使是离婚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也是需要付出责任。而离婚肯定是因为彼此没有感情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选择分开。但从始至终要记住孩子是无辜的,所以说所有的判决都应该是为了孩子好。

给予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结婚离婚都不是儿戏,这会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也会关系到孩子的一辈子。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都是会有一些问题的。所以说平时应该要给予孩子多一些的关爱,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伤痛,可能是一辈子都不能痊愈的。

没有结婚证孩子户口在男方家,母亲可以要孩子的抚养权吗
1个回答2024-01-20 17:00

可以要孩子的抚养权。但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孩子与己方具有血缘关系。理由及相关规定如下:


一、理由:有血缘关系方能索要子女抚养权:

在没有结婚证、也没有婚姻关系证明的情况下,索要子女的抚养权,首先必须证明子女与己吵知方具有血缘关系。只有存在血缘关系,才可以争取抚养权。如无血缘关系,对方无义务交出孩子的抚养权,法律也不会支持己方索要子女抚养权。


二、证明血缘关系的方式:升友消

可以向法院申请对子女进行DNA亲子鉴定。

《婚姻法解释三》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告高立。

后妈有孩子的抚养权吗
1个回答2024-01-20 17:15

【法律分析】
后妈一般不享有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亲妈享有抚养权。孩子的父亲死亡后,如果孩子的亲生母亲想要回抚养权,那么后妈应该把抚养权还回给亲妈。如果孩子的亲生母亲放弃了抚养权,那么后妈才能享有抚养权。如果双方由于抚养权发生了纠纷,那么可以诉讼解决。法律规定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七十二条 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孩子抚养权
1个回答2024-01-27 17:23
南京专业婚姻律师许乃义为您解答;向您说的这种情况,你得到孩子的抚养权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你还是最好当面咨询一下当地的专业律师。
小孩的抚养权
1个回答2024-01-29 13:26
1、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2、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孩子抚养权
1个回答2024-02-01 00:01
其实跟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
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做不成夫妻,也不要做成仇人。

曾经遇到两个离婚的,孩子成长过程都对孩子照顾,孩子结婚时两个人分别给孩子办了一次酒席
孩子等于多了两个人心疼:母亲与继父、父亲与继母。
这个孩子长大后,也是到两边看望老人

COPY我写的婚姻守则:给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祝幸福。
有的人与姻亲处得比生亲还亲的。
一句话:学习做丈夫妻子、父母儿女、翁岳婿媳、兄弟姐妹。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大家都需要学习。
如何幸福生活:当成一家人,大家一家亲;索取不奉献,至亲也不亲!【莫让爱成为负担】
夫妻父母子女如何做:亲严姻慈。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吗?写出来简单,真懂吗?问问自己和父母。
我写的婚姻守则:仅供参考
1、把公婆岳父母、丈夫妻子、女婿儿媳、对方的子女当自己家的人。
  孝敬对方父母,想想对方父母养子女多年,今天给你做了丈夫媳妇,感恩的叫对方父母爸妈吧。真心心疼对方子女,想想婿媳在家都是宝贝,今天给你家做了婿媳,你们一家人不心疼难道让别人心疼?
  【想一想丈夫妻子都是相爱才结婚】丈夫或妻子是因为相爱才离开自己的家成立新家,要愿意付出、多看优点、平等沟通、相互包容、相互激励。
  【想一想不论婚生、非婚生、收养、继子女,都是夫妻双方需要抚养的子女】对待子女要换位思考、平等沟通、适时激励、鼓励梦想。
  【想一想不论亲生、养、继父母,都是养育自己、需要自己赡养的父母】对待父母也要换位思考、平等沟通、适当包容、适度孝敬。
2、生活中必然会发生矛盾,处理需要艺术
  自己父母子女自己教自己吵,因为都是第一次做公婆岳父母和女婿儿媳。包括家中各种血亲,尽量不要与姻亲发生争吵。与姻亲的矛盾参照第3条。
3、夫妻有事,回自己屋争论、定主意、定规矩。【如果爱,就会相互包容,容忍对方的错误,共同创造好生活】
  两个人、双方家庭也可能出现矛盾,两个人要统一意见,与家庭的矛盾参照第2条。
4、日常相处的艺术【把自己当家人】
  叫对方父母、亲戚都是咱爸妈、咱什么;叫自己父母、亲戚是我爸妈、我什么不就更亲了?也分得清楚了。
5、学会处事【逢年过节都应当去看望老人】
  去自己家,不管谁买的东西,一定要说是自己不让买,对方非让买。这样父母才觉得你找对了人。(不论谁的钱,都是你们俩的钱,一份投入两份收获)
孩子抚养权
1个回答2024-01-27 21:11
孩子抚养权是您的 ,协商不成 到法院起诉
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孩子抚养权
1个回答2024-01-24 13:47
我想应该是没有很好地沟通和解决你弟弟赔偿款的分配问题才导致双方的矛盾和积怨;如果有可能,尽可能通过双方都可信赖的中间人沟通解决赔偿款的分配管理和孩子的抚养探视问题,如确实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探视,在诉讼中通过法院介入争取调解解决;如果孩子的母亲不放弃抚养权,恐怕你们是无法争取到孩子抚养权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