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的背景

咏柳的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4-01-14 16:42

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曾巩 咏柳 写作背景
1个回答2022-08-12 13:07
不同时期的诗需要具体看,你不如先去了解他们的从生到死的时代背景。
咏柳,怎么背?
2个回答2022-11-12 18:26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这首诗怎么背
3个回答2022-11-15 06:16
先理解意思,再慢慢背
李白的咏柳怎么背?
1个回答2023-08-22 06:46
李白好像没有
咏柳
流传于世,贺之章倒是有一首
碧玉装成一树髙,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
细叶
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雪》背景介绍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15:56
陈郡谢氏在经历谢鲲、谢尚之后,隐居东山,谢氏子孙,都由谢尚的堂弟谢安教导。谢安很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力求把教育融入生活之中。在一个冬天,寒风怒号,大雪飘飞,谢安在教导孩子们遣词造句之法,见雪渐渐大了,就问孩子们,这纷飞的大雪像什么,谢安哥哥谢据的儿子谢朗反应倒是很快,说就像天上在撒盐。谢安另一位哥哥谢奕的女儿谢道韫想了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愧是东晋第一才女,咏絮之才也就这么说起来了
咏风的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2-06 21:50

根据作者生平,这首诗当作于唐高宗乾封至上元年间,但因资料缺失,其具体创作年份和创作动机难以确证。

幼儿背诵咏柳的好处
1个回答2023-09-30 14:20
幼儿背诵咏柳既能促进语言发展,又能提升记忆力和文学素养,对他们的全面成长具有积谨滑极影响。
通过反复朗读咏柳的文字,孩子们能够熟悉并掌握语言的韵律、节奏和语调。这对于幼儿后续的口语交流、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背诵咏柳可以提升幼儿的记忆力和集中注意力,背诵需要孩子们重复记忆诗句,这锻炼了幼儿的记忆能力,并帮助他们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咏柳作品多为经典文学作品,背诵咏柳也有助于开拓幼儿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拿歼力。通过欣祥敏腊赏和理解咏柳作品,孩子们可以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咏柳描写了什么景物
2个回答2022-12-02 21:48
描写的是垂柳。
描写了柳树特点:
1.柳树的颜色:如同碧玉妆扮成的
2.柳树的高度:高高的柳树
3.柳条的姿态: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4.柳条的密度: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
5.柳叶的形状: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
介绍柳林风声作文章背景
1个回答2024-03-09 16:59
《柳林风声》主要是讲述了柳树林中的动物们的故事.柳树林中老练的獾,他虽然很少露面,却在树林里是一个极有影响力的人物.本性敦厚、善良的水老鼠他愿意与朋友分享他的所有,而且极富同情心.鼹鼠是一个任劳任怨愿意帮助人并且肯动脑筋的家伙,他总是悄悄的为大伙做事,而且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傲慢的癞蛤蟆靠着富裕的祖传家产,挥霍浪费,连自己的家都没有了.最后,在他的三个好朋友帮助下他把家产夺了回来,癞蛤蟆也不再挥霍浪费且骄傲自大了,变得十分谦逊.

这篇文章把我们带到了这个无边无际的柳树林,而我们就好似这树林里的居民,可以感受老成持重的獾,善良敦厚的水老鼠,任劳任怨的鼹鼠,还有放浪不羁的蛤蟆.但唯一不同的是,这个树林里少了点什么东西,实际上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些什么,细细品味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丝丝温暖而又悄然无息的东西,这就是友情.

这篇文章把我们带回到作者肯尼恩·格雷厄姆的世界里,感受到了英国式的和平安宁的乡村生活和温暖的家庭氛围,让我们随着这些可爱的动物们感受了泰晤士河岸的四季生活.通篇文章把家的气氛描述的详尽而又温馨,让我们在营造的家的氛围里再次感受到了细小温馨的爱的故事.
也许《柳林风声》本身的故事实际平淡无奇,但他却大胆的利用了童心、童趣以及家这几条主要线索,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通过这些动物们在柳树林中的生活再现出来.实际上柳林就是柳树林,而风声就是这些动物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所组成.

如此美妙、动人、有趣、温馨的作品,真是令人回到了童趣、童真的生活中去了,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想感受一下柳树林中那一缕缕的“风声”!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