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 杜荀鹤

要杜荀鹤的《小松》的注释,
2个回答2022-10-17 23:20
凌:超出,高于
始:才,开始
道:说,称
渐:逐渐
杜荀鹤《小松》阅读题 急!
2个回答2022-10-03 02:14
1、描写了它的(矮)和(刺头)
2、三四句的议论,既是一种讽刺和鞭笞,也是一种感慨和愿望。它讽刺的是社会对小人物的成长缺乏关注与培养,大人物往往不能慧眼识人,在小人物还胸怀凌云志的时候便将他选拔出来,感慨的是,为什么总是在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后才能被人发觉与接纳,为什么不能有伯乐,在其弱小的时候便将它们挖掘出来呢?这首诗也是作者借用“小松”来哀叹自己 。
杜荀鹤的《小松》中“刺头”写出了小松的什么精神
3个回答2022-09-28 07:36
“刺头”的挺拔,与草的匍匐对比,写出了小松拼搏向上的精神.
小松唐杜荀鹤前两句描写了小松的特点
1个回答2022-09-15 03:23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小松刚出土,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深的草堆里。   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 头一二句,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小时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的过程。它刚刚出土时,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盖着,尽管不被人识,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长着一个“刺头”。一个“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周边柔弱的杂草们怎么能和它相比呢?它的自强不息、不畏困苦、奋发向上的品质也是它们根本无法企及的。经过它自己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而今渐觉出蓬蒿”,是说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经崭露头角,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筹。
《题严子陵祠二首(后首一作杜荀鹤诗)》
1个回答2024-01-26 01:36
物色旁求至汉庭,一宵同寝见交情
先生不入云台像,赢得桐江万古仔腔名
苍翠云峰开俗眼,泓念含衫澄烟水浸尘心
惟将道业为芳老册饵,钓得高名直到今
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诗小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个回答2023-04-02 21:52
这首《小松》头一二句,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小时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的过程。它刚刚出土时,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盖着,尽管不被人识,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长着一个“刺头”。一个“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它的自强不息、不畏困苦、奋发向上的品质及经过它自己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而今渐觉出蓬蒿”,是说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经崭露头角,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筹。供参考。
诗人杜荀的伟大事迹
1个回答2024-03-15 16:16
在中国古代没有杜荀只有杜荀鹤的诗人。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杜荀鹤的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
成语“松鹤长青”的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13:12

没有这样的成语的『包含有“松 鹤”字的成语』 (共4则)[h] 鹤发松姿 鹤骨松筋 鹤骨松姿 [s] 松形鹤骨 日月昌明、松鹤长春这是祝寿词,意思就是祝福老人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永远兴盛发达,像青松和仙鹤一样长春不老。

名著讲述人名时应用名言,警句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6-23 08:07
《西游记》唐僧四徒西天取经。格言:孙悟空,加油。宇宙是你的,打败绿巨人,打败变型金刚…打败奥特漫…噢耶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优秀教案
1个回答2024-06-23 08:07

  小学教案是中小学教师日常备课的产物,其代表着教师对课堂的假设与预想,教案设计的好坏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 优质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教案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运用自己独特的 方法 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 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动脑、主动思维的好习惯,体验思索的乐趣。

  重点:通过学习,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乒乓球 ,玻璃瓶。

  一、导入。

   故事 《可疑的花匠》(课件展示)

  可疑的花匠

  夏天的中午,虽然天气很热,但广场上还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突然,人群中传来女人的尖叫,原来有人抢走了她的挎包,并飞快地逃走了。附近的巡警闻讯赶来,可是广场上的人实在太多了,那个劫匪早已消失在人群中。福尔摩斯正巧从广场经过,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指着正在花坛里浇花的花匠对警察说:“抓住他,他就是嫌疑犯。”

  请问:福尔摩斯是怎么判断花匠是嫌疑犯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导入:脑筋转转转

  二、创设情境,体验思索的乐趣。

  (一)数手指游戏。

  教师伸出一根手指,问学生:这是几?接着伸出两根,问学生:这是几?接着伸出三根手指,问学生:一加一等于几?

  学生自由回答。

  你答对了吗?请同学谈一下刚才游戏的感受。

  教师 总结 :看来,脑筋转起来,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你就能体验到思维的乐趣。

  (二)巧取乒乓球

  如何将瓶子中的乒乓球取出来呢?(不能用手拿,不能直接倒出来)

  小组讨论,交流,班级展示,表演。

  教师总结:老师真是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独特的方法,有没有发现:善于思考,灵活用脑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 思维训练 营锻炼一下吧。

  (三)走入思维训练营

  1、活动一:脑筋急转弯。(课件展示)

  ※ 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冰变成水吗?

  ※()、2、3、4、5、6、7、8、9、()——打一 成语 。

  ※老王太太整天喋喋不休,可她有一个月说话最少,是哪个月?

  2、活动二:快速抢答。(课件展示)

  ※ 一只猫吃掉一条鱼用5分钟,三只猫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吃三条同样大的鱼用几分钟?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

  ※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这时,你的右边是南面,如果你向后转,你的左手指的是什么方向?

  学生发言,并做示范。

  ※ 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

  学生发言,指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师强调,考虑问题要全面

  3、活动五:画一画

  画一画(p41),第4个图应该怎么画?

  师强调注意事项:仔细观察,寻找规律。

  学生动手作画。

  找学生上台上表演。

  4、说一说,思维训练营暂时结束,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回答。

  三、师总结:

  同学们,大胆的运用你们独特的思维,开动你们的大脑,脑瓜勤转转,越转越聪明。

  板书设计: 脑筋转转转,越转越聪明。

  教学 反思 :惯性思维是孩子们学习中遇到的大障碍,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感受,用不同方法去思考解答。使他们在解答疑难的过程中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教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