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止水唯美句子

拥有我的人不止你一个,但你是唯一一个”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06 07:16
拥有我的人不止你一个,但是你是唯一一个。意思是指,拥有它的人可能是父母、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但是你是唯一一个,是指你们是夫妻或者恋人,可以在一起终老的唯一。
恨不止恨,唯爱能止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9-11 23:34
仇恨是不能用仇恨来终止的,只有爱才能使一切仇恨终结。
恨不止恨,唯爱能止出自哪部经
1个回答2023-06-09 23:31
没有看到过佛经有说爱止恨。对于佛经,说的都是怎么解脱,爱欲为轮回之因。杀业为轮回之因。贪嗔痴为轮回之因。佛教导都是慈悲息恨,教导放下,教导解脱,我没有看到爱可以止恨。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3个回答2023-12-15 16:48

1、解释: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出自己,但可以在静止的水面照见自己的样子。只有安静不动的事物才能让别的东西也安静下来。

2、出处:《庄子·德充符》。

3、主旨:人只有在安静的状态才发现自己的过失,在静止的事物面前也能让自己静止,比喻自省和学习。现代成语说的“心如止水”就是这个意思。反映在治理国民上,就是管理者一定要静心,不要沉醉于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谦逊谨慎,以古为鉴,治国安民。

扩展资料:

赏析:

水能当镜子用,但只有止水才能鉴物,若是流动的水,则失物多矣。人心亦应如此,倘若心如止水,则所鉴之众物皆随之而止。

用现代人的话说,一是静心则可以观物,可以按事物本来的样子照物。当然,何谓“本来的样子”则又是个大话题,若囿于一隅之见、一偏之好,心有所取、执以为得,乃至条分缕析以达详熟,其心则早已被物染着、失之不净。

二是心止则事事物物亦随之得止,所谓“静躁两不相干”,乃至无静无躁、无心无物才是真止。人们都说为了谋生而不能免于烦扰,其实所有的烦扰,莫非自扰。天下实无扰人之事,惟心不正、人自烦扰才是情实。

唯有慈悲与爱才可以止息怨恨
1个回答2023-11-10 06:12

舍卫城中有位妇人养了只母鸡,每次母鸡下蛋时,这妇人就将鸡蛋打破吃掉,惹得母鸡非常生气。因此,下一世转生时,母鸡投生成猫,妇人投生成母鸡。巧合的是,它们皆投生在同一栋屋子里,于是猫吃光了母鸡生下来的蛋。再下一世时,母鸡转世为豹,猫转世为鹿,豹吃掉了鹿和它的子女。两人之间累世的仇恨不断延续上演到佛陀降世时,她们其中一位转世为妇女,一位转世为女鬼。

有天,这妇女与丈夫抱着幼小的儿子从娘家返回舍卫城途中,在路旁池塘边休息,妇人的丈夫跳进池塘洗澡。这时,妇人发现了女鬼,她赶紧带着孩子,急忙逃往佛陀正在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妇人把孩子放在佛陀的脚下。这女鬼随后追来,却被护法龙天阻挡在外无法进入。后来佛陀授意让女鬼进来,并告诫她们两人:「今天,你们俩人如没有来到我这里,你们累世以来的仇恨永无止尽。仇恨是无法平息仇恨的,只有慈悲才能止息仇恨。用他人的痛苦来换取自己的快乐,将永远无法摆脱怨憎的系缚。」她们仔细思量佛陀的教诲后,俩人明白仇恨确实一无是处,并承认忏悔彼此的愚痴,因此决定止息俩人累世以来无意义的仇恨。

轮回的注释中除了有处处皆苦的定义外,还有每段相遇和缘分聚合时,角色都在互换,因与果不虚的存在之意。欠债就来演个还债的角色,讨债就来演个要账的角色。我们周围每一个相遇的众生,无论熟悉与陌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出现。累世的习气牵动着我们这一世的性格、因缘、所受的果报等等。我们受到别人给予的毁、誉、称、讥,可能就是曾经我们同样给予别人的。当我们受到赞赏时内心就喜乐,受到讥讽与毁谤时就忿忿不平瞋怒于他人。殊不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每一个起心动念,都会是启动轮回不停歇旋转的下一个因。

如果我们不去修行对治自身的每一个贪瞋痴慢疑所动之念,那我们在行为和言语中,一定会不收敛地出言不逊或是举止傲慢地伤害于他人,这是我们凡夫习气为了巩固「我执」的方式和颠倒。每个人都存在这种习气,所以人我是非、尔虞我诈等等普遍存在于当今社会。缺乏信任和安全感,成了生存于这个社会中每个人的共业一般。

其实缺乏智慧的我们,总认为只要自己一切好,外界的好坏就与己无关。这就是不明白业力表现和因果的原因。个人的福报多少取决于自身的业力,但是我们都共同存在于这个大环境下,这就是众生共同的业力。每个人自身的业力也决定着众生共同的业力,那么同样的,众生共同的业力更影响着我们自身的业力。

佛陀教授我们用八正道来规范自己的习性,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果我们未放下心中的渴爱和贪欲,那么嗔恨心、傲慢心、嫉妒心等等就必定存在,对别人无理,别人也会同样回报给我们。如果每一段缘分的相遇处理,不是给予彼此更多的关爱和慈悲,而是又建立了新的争执、嫉妒、怨言等等,这样的结果是无法了缘了业的,也是无法脱离轮回而离苦得乐的。

其实世间法存在的地方,解脱道也同时存在。在受到得、失、毁、誉、称、讥、苦、乐八种世间法干扰心念时,我们就用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来约束自己想要喜、怒、哀、乐或是以牙还牙等等的情绪波动和言语行为。慢慢地去培养「宁可人负我,不是我负人」的慈悲喜舍的心念。这样渐渐地,我们的内心会更加平静,磁场更加正能量,人缘也会越来越好等等。因为你种下了善念的因,必定成熟善报的果。世间的生存,唯有慈悲与爱才可以止息怨恨。

唯我者和唯心者的区别是什么?能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上看出来吗? 不要复制的。
2个回答2023-06-06 06:38
唯我者:以自我为中心,一般表现为一切观点从自己角度和切身利益出发,行为表现独断独行,自信心过分膨胀
唯心者:将虚幻的事具现化,经常脱离实际,思想天马行空,行为乖张,常做无用功,不切实际
为什的至今为止依然有那么多人唯心主义是如此的重呢
1个回答2023-02-02 06:03
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智慧的、有大脑会思考的活生生的人,每天都在发挥着主观能动性,有时就会不自觉地高估自己,夸大自己的内心和主观精神,或者相信超自然的神的意志与力量。
我的理想不止是做第一,我要我能成为你的唯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30 14:40
从这句话可以理解,找出自己的活法,做最好的自己,也要成为你的最好的那个他。

总体来讲,对自己的要求的确很高。也是很有理想的一个人。
唯一能绕过困难的方式是止步不前吗?
3个回答2023-03-27 00:40
确实是这样的,唯一能绕过困难的方式,其实就是止步不前,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完善自我,让自己更优秀。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