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奶娘小说

有篇小说,是主人跟奶娘一起生孩子,结果奶娘把孩子调换了
1个回答2024-02-21 07:31
我好像看过,是民国的么
在古代,喂奶为什么要请奶娘?
1个回答2024-03-03 10:23

首先,在古代,很多女人的奶水不足,但是不像现在这样,有奶粉和牛奶可以代替,所以为了养大己的孩子,只能请奶娘喂奶!
其次,等级观念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古代,有些人为了显示己的地位高,所以不愿意做喂奶这种下人的事情。
还有,哺乳对一个女人的容颜保养不利,所以在古代有些女人为了在产后快速的恢复身材,都不愿意己喂孩子。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古代人请奶娘,一般都是家庭比较富裕的,而他们的妻子或者儿媳妇然也是大家闺秀,或者娇滴滴的千金小姐,受不了晚上哺乳或者照顾孩子这种苦,所以都会请奶娘帮助己喂孩子,以及照顾孩子的生活。



奶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6 22:12
奶娘,受雇给人家奶孩子的妇女,意思跟“奶妈”相同 。专门为别人哺乳、带育婴儿。
谁知道奶娘大结局哪里有啊?谢谢。
1个回答2023-01-10 10:00
baidu知道。
《我的奶娘》为什么奶娘叫冰心儿子?
1个回答2023-08-20 18:15
奶娘和孩子关系亲密的时候就会以母子相称,这里表示和孩子关系比较亲昵的意思
古代男主人为什么都找奶娘
1个回答2024-03-10 13:37
乳娘也称奶妈,此业从古有之,一直沿及至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前大多是小孩的生母家有势、有钱显贵,佣人代哺是一种特的显示;在民间,更多的则是因生母体弱少乳,也有的是被疾病所缠,自己哺育有一定的困难,甚至有生母在产期夭亡的,才雇请奶妈帮助育养。
奶娘电视剧剧情介绍
1个回答2024-03-15 00:56

该剧以翁莲花卖奶养活孩子的坎坷经历为主线,讲述了民国时期郝河滩上发生的悲喜故事。

年轻人吴顺海出去采草药,路过郝河边的青溪村。恰逢陈家即将分娩的儿媳莲花,为病重的丈夫福根寻求医疗治疗。病重的福根死于不治之症。顺海深感内疚,因为他没有救福根。

不幸的是,莲花被人们认为是不祥的克星,并被拉到村口进行火刑;幸运的是,莲花在分娩时捡回了一条命。莲花生下了一个男孩龙大。他把它当作珍宝。他发誓要好好抚养他,但他被莲花贪图小利的自私兄弟偷偷地卖掉了。

莲花来到崇川城寻找孩子。他四处询问,没有消息,渐渐崩溃。此时,崇川市首富叶大昌的三位阿姨太胖了,生下了一个儿子,命名为富贵侯,到处寻找奶娘。莲花误撞叶家,成了叶家少爷富贵侯的奶娘......

跟奶奶长大的孩子心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13:38

孩子小的时候谁带的多他跟谁亲,因为他会依赖带他的人。当孩子慢慢长大会有一个叛逆期,这时候他有了独立的意识,并且谁也不想依赖。如果这个时候再像他小时候那样对他,希望只要疼他、爱他、关心他、为他好,他就对自己比任何人亲,其实不太现实。

一方面是,他稍稍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不需要其他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你这样对他好,他也有可能认为这是束缚。另一方面他更多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沟通,希望有人指引他。所以,他小时候奶奶对他的好,他有可能忘了,就算不忘也很难像以前那样依赖奶奶。而孩子的妈妈可能跟容易跟孩子交流,孩子在精神上也会和妈妈更亲近。


孩子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前上学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他的奶奶每天都来给他送饭,不过谁都没见过或者听到过这位同学提起过他的爸爸妈妈。当时就有同学在私底下偷偷猜测,会不会他没有爸爸妈妈,他是被抛弃的。此外,还有其他流言,比如说他爸妈已经离婚。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爸爸或妈妈,可能从小就会遭受很多非议。而且在很多人看来,没有妈妈的孩子比没有奶奶的孩子更可怜。就像如果孩子由奶奶带着,很多人都会问“孩子妈妈呢”,而如果孩子由妈妈带,很少有人会问“孩子奶奶呢”。孩子会受周围人的影响,他心理上更认同自己更需要妈妈。

我奶奶喜欢跟我讲别人家里的事,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我要去听别人家里的事呢
1个回答2024-02-01 22:07
上了年纪的人都是这样,尤其是女性。更甚是没有过工作没出过远门的女性。她们除了张家长李家短的就没有别的事了。这也是很正常的,她们对国家大事是不关心的。
跟奶奶长大的孩子心理
1个回答2024-03-06 07:10

如今的生活节奏加快,每个家庭都要面临巨大的生活成本,不管是买房买车还是什么,大家都要拿出很高一笔花费才行。为了能够更好的赚钱,年轻夫妻也会去一线城市打拼奋斗,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教导,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打拼中。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应该全身心的照顾,让其更好的成长和生活,这样的孩子自信、开朗、有活力,在学校里也能够和同学团结友爱。

然而有很多家庭的孩子们,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隔代教育之下的他们几乎是同一种性格:暴躁、任性又胆小!之所以会这样,还在于爷爷奶奶对孙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没有科学的教养思维。

对孩子的养育分为身体和精神2个方面,隔代教育多半只满足了身体上的抚养,在精神上却有一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