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过程

小学生三年级下册造纸术用语言讲造纸术的全部过程该怎么讲?
1个回答2024-01-23 19:56
用自己理解的他的每一个阶段都写出来。
古代造纸术的过程 小学科学书
1个回答2024-02-27 19:47
古代造纸的过程:
  (1)斩竹漂塘
  当时竹子是造纸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盛产竹子的华南地区,尤其福建,是竹纸的主要产地。造纸的工匠通常在芒种前后上山砍竹(当时的“杀青”就是指砍竹做原料而得名),然后将截断的竹子在就地开挖的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料软化。
  19世纪造纸的材料来源由破布转为木材,因为木材容易取得,成本也较低。但由于木材纤维是由木质素所组成,木质素会氧化,这就是纸张泛黄的原因,这个问题又因造纸过程中添加酸剂而更加严重。
  (2)煮木皇足火
  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个昼夜,经过碱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被除去。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水塘内漂洗,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蒸煮、漂洗的竹料纤维就逐渐分解。
  现代制浆已改用烧碱替代石灰水。烧碱碱性较强,能使木材纤维迅速分解。另外还添加氯,以去除木浆里的杂质,目的是用来漂白,但排放的废水便含有机氯,而有机氯对生态环境伤害极大。目前现代大型的造纸企业已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清除毒素,并研究新的漂白法,如以二氧化氯取代以降低有机氯的生成。
  (3)荡料入帘
  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彻底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倾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
  这道工序在造纸过程中是最费力的,抄纸的工匠站在纸槽旁重复着舀水、抬起竹帘。另外,捞纸时还得靠经验,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重纸又会太厚,完全凭工匠的手法。
  (4)覆帘压纸
  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每日每个工匠只能做300到500张纸。
  (5)透火焙干
  用两道土砖砌成砖墙的夹巷来焙干纸张,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由于砖块夹巷之间有空隙能让热气透出,因此用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古代造纸术的制作过程
1个回答2024-05-14 23:35

古法造纸步骤一共有五步如下:

1、斩竹漂塘:造纸的工匠上山砍竹后,把竹子泡在水塘里,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材软化。

2、煮徨足火:将软化的竹料拌入石灰水浸泡在木桶中蒸煮8天,这样,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就去除了。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经过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的蒸煮、漂洗,竹子的纤维逐渐被分解了。

3、汤料入帘: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捣成泥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

4、覆帘压纸: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板上,然后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这样,纸就基本造成了。

5、透火焙干:焙干纸张的夹巷是两道土砖砌成的砖墙,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然后以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造纸术的流程
1个回答2022-09-27 20:57
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赶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造纸术制作过程幼儿园?
1个回答2024-01-25 16:43

纸张的制造过程如下: 1、木料去皮。原料有很多,这里用木头作原料,质量好。将用来造纸的木料放进滚筒,去掉树皮。 2、切削。把去皮后的木头放进削切机。 3、碎木蒸煮。将碎木片送入蒸煮器。 4、接着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 5、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 纸浆送入造纸机。这一步,纸浆会被去掉一部分水分,变成湿湿的纸浆带,其中的纤维会被滚筒轻轻地压在一起。 6、水分挤压。 纸浆沿着带子移动,再去水,变得更紧密。 7、熨压。表面光滑的滚筒,将纸表面熨压光滑。 8、裁剪。将纸张放到机器里面裁剪到标准的大小。

造纸术的制作过程图片
1个回答2024-01-24 12:24

造纸术的制作过程图片如下:

造纸步骤一共有五步如下:

1、斩竹漂塘:造纸的工匠上山砍竹后,把竹子泡在水塘里,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材软化。

2、煮徨足火:将软化的竹料拌入石灰水浸泡在木桶中蒸煮8天,这样,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就去除了。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经过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的蒸煮、漂洗,竹子的纤维逐渐被分解了。

3、汤料入帘: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捣成泥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

4、覆帘压纸: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板上,然后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这样,纸就基本造成了。

5、透火焙干:焙干纸张的夹巷是两道土砖砌成的砖墙,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然后以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造纸术发明过程?
2个回答2023-02-06 07:26
东汉蔡伦利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4 04:13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如图所示: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蔡伦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西传后所用的原料及工艺仍习我国之故,以麻和破布为主,不过欧洲的破布普遍是棉纤维,成品纸不如中国产品柔顺薄韧,而且破布日感供不应求。

到19世纪末,在欧洲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迅速发展,并普遍认为木材是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我国在满清末年和民国初年也逐渐出现了机械化的造纸厂,木材和非木材原料均有使用。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08 14:35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是:

1、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2、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3、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4、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

诚然,“蔡伦纸”不会是蔡伦一手制作,但没有他的“造意”,单凭尚方工匠也制造不出这种植物纤维纸来。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确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另外,《后汉书》中有关蔡伦造纸的记载主要取自刘珍的《东观汉记》。刘珍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应为可信。从记载中可知,蔡侯纸既能进贡皇帝,又能代替缣帛用作书写,纸质必定达到一定水平。

造纸术的发展历程
1个回答2023-01-28 01:31
大约在1900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一个叫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轻便又好用的纸。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