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为什么柔弱能胜刚强?是什么原理?
1个回答2024-02-12 09:49
老子不是女权主义者,如果把这句话里的“柔弱”想象为女子,那就太片面了。
再者说,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女子就一定柔弱吗?男人就一定刚强吗?
老子的这句话,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即看起来柔弱的事物可以战胜刚强的事物,这是一个哲学道理,从做人角度来谈,说明人在低位时要学会韬光养晦;从国家的角度来谈就是不要穷兵黩武,而要让柔弱的百姓得到安稳、温饱的生活。
柔弱胜刚强
1个回答2024-01-02 04:01
生活中善于示弱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

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最柔软的水滴却能穿透最坚硬的石头。

柔弱不代表示弱,而是为了不断积蓄力量,待到时机来到的时候,发挥作用。

老子《道德经》里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的智慧和品德就像水一样,善于利万物而不争。

柔弱胜刚强,是一种善于胜利的方式和手段。

柔弱是外表,笃定蓄能是内在,等待时机,蓄势待发。继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5-09 19:47

凭借的落实胜过了强于自己的敌人 用柔软的方式克制了刚强的人

柔弱怎样胜刚强
1个回答2024-01-02 04:01
柔弱不是软弱,是宽容,是收敛,是内含光芒。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以水的形象告诉我们,眼前的强大不代表最终胜利,一时的柔弱不注定可悲的下场。

看起来魁梧强壮的人,也可能胆小怕事,遇见困难,绕着弯走。而表面上瘦小单薄的人,关键时刻,却能挑起生活的重担,不屈不挠。“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生活的困苦磨难打不败真正的强者!

谦虚谨慎的人,不管身居何位,总是平易近人。真正有底气的人,不必拿权势说话,自可不怒含威。“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行动总是比语言更有说服力。言语的巨人,也可能是行动的矮子。话不说满,把握分寸,言多必失,沉默是金。言必行,行必果。

我们为人应懂得示弱,不必太争强好胜,做事适当留余地。不必奢求圆满,有些遗憾也正常。不必太计较,该糊涂时,糊涂一些又何妨!

柔能克刚,非战非攻,只是自然天成而已!
哪些事实能够证明“柔弱胜刚强”?
1个回答2024-02-15 00:52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暴风雨过后大树被折段而树下的小草安然无恙 人老了坚硬的牙齿会掉光而柔软的舌头还会存在 坚强的男人往往比柔弱的女人更早的死去
以刚胜柔作文是以刚胜柔
2个回答2023-12-19 06:00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功坚者又莫胜于水.看似其柔无比的水为什么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因为水能摧毁坚固强大的物体,以柔克刚!
水以柔克刚,能滴水穿石;水以柔克刚,能劈山凿河 就凭以柔克刚这一点,水做出了许多令我们惊叹的事情.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人利用以柔克刚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诸葛亮在《师范》中说到:“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强.”著名的大军师诸葛亮都那么说,可以说以柔克刚已是兵家之法,高级的战术啊!诸葛亮靡下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就是利用了水以柔克刚的优点.此外著名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以“柔火”克“强军”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不是强大就是无敌,有时候懂得利用“以柔克刚”的人才是胜利者.
关于以柔克刚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太阳和风聚在一起想比试谁的力量大.后来他们找到一位老农,就打赌谁能让老农的衣服脱下来就证明谁的力量大.于是风使尽全身的力气,吹呀,吹呀,想把老农的衣服吹下来,但是老农却把衣服裹得紧紧的.见到这样的情况,风只好灰溜溜地下台了.轮到太阳上阵时,他用自己温暖的光照射着老农,老农觉得热便很快脱下了自己的衣服.这个故事也证明了以柔克刚的重要意义.
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为什么不尝试着用以柔克刚的方法呢?下岗的工人,通过自身努力来另谋生计,而不要以非法暴力手段报复上级;老板拖欠工资了,工人们首先不要想到以非法暴力手段来取回自己应得的工资,而应通过向有关部门反映,合法取回自己应得的工资方为一条妙计.
以柔克刚,可以解决看似困难无比的事情.明末官臣洪成畴,开始时有文天祥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气,不肯降清,但是最后却拜倒在孝庄的石榴裙下,归顺清了.古龙大师也在他的名作《流星蝴蝶剑》中说过:“聪明的女人都知道对付男人有种最好的战略,那就是让男人觉得她软弱.”并不是说洪成畴的意志一点都不坚定,而是以柔克刚的方法太厉害了;并不是女人天生软弱,而是她们知道对付男人的方法----以柔克刚.
这个以柔克刚引申到好多地方,都有其无比重要的作用.我们这里又有了一个克服困难的方法---以柔克刚,我们就如潺潺的流水,可以滴水穿石,劈山凿河.
求柔弱胜刚强的实例,可以转载
1个回答2024-04-12 23:49
您的问题,这里是收藏版块,没有知道的;发错版块了,可以发到相应的版块解决!
如何理解柔弱胜刚强?
1个回答2024-01-13 20:32
守《老子》千古之弱!何谓“柔弱胜强”?
【柔弱胜刚强】
首先,这句话,在《老子》帛书甲本中,写做【友弱胜强】。
其次,要定义一下在《老子》中,什么是弱?什么是强?
弱,则柔,则处下,则卑,则谦,则虚,则不争,则无为。
强,则刚,则处上,则贵,则骄,则矜,则好争,则多为。
孤立的弱者,肯定是无法战胜强者的。
但弱者的绝对数量,肯定是远远超过强者的。
所谓强者,刚愎、处上、自贵、骄矜、好争、多为,这些【失于道】的表现,都注定了这样的强者只能是极少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于道的所谓强者,它所能获得的有限的帮助,也都是基于利益或胁迫等原因,随时都可能反戈。因此,这样的强者,实际上只能是孤家寡人。
所以,弱者潜在的量能(数量×能量),远远超出了所谓的强者。
而弱者想要战胜强者,其前提也只能是:将众多的弱者汇集在一起,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最终以量能(数量×能量)取胜,甚至可以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地步。
争:双方量能差不多,相持不下,互有往来,相互竞争,有一个过程,这叫做争。如果双方中的一方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另一方已完全无法抗拒,那就不叫【争】了,那应该叫做【取】,叫做【碾压】,叫做【摧枯拉朽】,叫做【天命所归】。
结合武王伐纣的故事来看,周武王以“伐纣王无道”为目标,联合了八百路诸侯,才最终得以完成灭商大业。这正是【友弱胜强】最好的历史明证!
而武王伐纣,其实也并不是在和商纣王争天下,而是取天下。那时的天下,其实早已莫能与之争了。所谓【周代商,取天下,天命所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答案当然是:处下、守卑、谦虚、不争(不互争)、无为(无私欲之为)、无间(团结无分歧)、得一(根本的目标一致)。
所以,这才叫做【友弱胜强】。
所以,《老子》帛书甲本中的【友弱胜强】,显然要比通行本中的【柔弱胜强】更符合逻辑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提出柔弱胜刚强的圣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1-15 06:22
柔弱胜刚强的圣人是孔子,他曾说:“柔弱胜吵乎于刚强,温和胜于凶猛。”孔升大悉子认为,柔弱能够得到更大的尊重,人们更容易被仿肆柔弱所吸引,而不是被刚强所压制。
老子《道德经》:柔弱胜刚强
1个回答2024-01-13 23:19
老子在三十六章节,讲了具体的法。

在为人处世的历程当中,确实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辅助自己取得成功,至少是能够避开人生陷阱,才能走得稳稳当当。

下面来看看这一章节的内容:

1.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有些小孩不愿意读书,怎么教都教不好;好,不读就不读了;给你带到社会中,先去上班吧,去刷盘子,去扫大街,去工地搬砖头;转了一圈,觉得工作好辛苦,读书实在太幸福了,回来后就用功了。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想要废除它,必先抬高它;也就是装孙子,最终目的是干掉你,一直说好话,一直巴结你,使得你放松警惕。

就像越王勾践那样:

吴王病,勾践用范蠡计,入宫问疾,尝吴王粪以诊病情;吴王喜,勾践遂得赦(shè)归越。

勾践亲自去尝吴王大便,给吴王看病,这个该有多卑微,多恶心;回到越国以后,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了吴国。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要真正得到一个人,必定要用真心对待,在对方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对方生病的时候照顾他,这样就种下了善因。

2.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这样就叫做微妙而有效果,柔弱最终能够战胜刚强。

也就是不要以为强盛,以为使用霸道,使用武力,就能够控制他人。

强盛总有衰弱之时,平时不结善缘,到了不得志的时候,很容易就被人干掉了。

男人刚强,以为能够指挥女人,家里往往女人说了算,这就是柔弱胜刚强。

3.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鱼不可脱于渊:鱼要生存,就不可以脱离深渊,如果池子太浅,被打鱼的人,一捞就捞走了。

黄石公: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国家法宝不可以向人炫耀,有多少军事力量,多少装备,最新武器,务必都要隐藏起来;不然你的底牌是啥,大家都知道了。

为了具备安全感,除了要使用行之有效的法术,更要善于隐藏自己;对于不熟悉的人,万万不要掏心窝子地把所有秘密都告知对方,很有可能哪一天就上当吃苦头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