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儿歌树枝

幼树修枝的技术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08 01:09


修枝时,细小的枝条一般用快斧或砍刀,紧贴树干由下而上剃削,使切口平滑,有利于伤口愈合。较粗大的枝条,用锯由下向上开下口,然后从上往下锯,这样可以避免撕裂树皮,影响愈合。同时,注意不留树桩,防止修枝过度,影响树木正常生长。

幼儿园中班小孩常见的树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18 23:58

幼儿自己从各方面收集有关"树木"的资料。(如:图片、录象、照片、实物等)活动过程:   一、 幼儿分成两组,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   1、 老师:上一次活动结束时留了一个问题:"树能不能砍?"我们小朋友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苹果队的小朋友认为"大树可以砍",而菠萝队的小朋友却认为"大树不能砍"。我知道你们这几天从各种渠道(如:爸爸妈妈这里、网上、电视、报纸、书等等)找到了许多的资料、都有了自己的理由。现在就先请你们把找到的资料展示在两块板上。   2、 幼儿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   3、 个别幼儿介绍师:"你们找到了那么多的资料。这些资料你是从哪里找来的,请你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老师对幼儿的理由均表示同意)"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二、幼儿交流活动:幼儿分成两组,开始相互讲述自己的理由。   1、 师:"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想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那么现在请你去找一个和你意见不同的小朋友,把你的理由告诉她"2、 请幼儿相互交流,分别找对方的幼儿说理由。   如:一幼儿说:我认为树可以砍,因为树可以做家具<出示自己带来的照片>这就是我家的家具,就是用家具做的,很漂亮。又如:另一幼儿说:我觉得树不可以砍,(出示图片)让其他幼儿了解树木砍掉会发洪水的,等等。   3、 共同看黑板,请个别幼儿讲述。(比较典型的意见和内容)师A:"刚才你是怎么用你自己的理由来说服对方的?(请两位幼儿讲述)或组织幼儿一同观看录像、碟片磁带等。"师B:"有的小朋友还找来了录像、碟片磁带等,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磁带里讲了些什么?"师C:(问整体)你们是否同意"苹果队"的意见--树可以砍。"菠萝队",你们呢?   三、提出质疑,进一步探索1、 师小结:看来你们都没有办法说服对方接受你们的意见。那怎么既能满足我们生活、游戏中的需要,如做家具、桌子、积木等好东西,又不会因为砍了过多的树木而引发许多的灾害。如:"洪水"、"小鸟没家"等,我们一起动动脑筋,想些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看看哪一组小朋友想出的办法多。(引发幼儿探索以及学习的兴趣)2、 讨论解决的办法3、 结束:刚才我们想了许多的好办法,等一会请你做"绿色娃娃"把这些好办法去告诉别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   课后小记:   教师的活动内容"树木"来之于幼儿感兴趣和一直争论不休的命题。幼儿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幼儿共同成为学习者、探究者,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动中的及时的反映。因此,尽管幼儿年龄小,但是发表自己观点时头头是道,非常想说、敢说、愿意说。我们在活动中,可以看到由孩子自己讨论的这个"树能不能砍"的问题,教学效果比直接向他们讲人与树木的关系、人要爱护树木,所起到的效果要好。

幼儿园语言活动树上树下大班教案
1个回答2024-01-23 01:12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的细节,能大胆表达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2、感受图片的意境,乐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朋友之间的关爱,体会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4幅。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带来了几幅关于“大树和男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看图讲述(逐幅图片观察)。
  第1幅:
  1 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小男孩在跑步。
  ——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2 你怎么知道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因为他的手这样子。(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用手势表示,其他幼儿模仿动作。)
  3 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大树呢?
  ——大树伸出树枝要抱小男孩。(老师追问:是大树的什么?你来指指看。小朋友在图片上指出到底是大树的什么。)
  ——树枝!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它想抱小男孩。
  ——跟小男孩打招呼。
  4 完整讲述。
  第2幅:小男孩来到大树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对下一幅图片的观察充满期待。)
  1 他们在干什么?
  ——睡觉。
  ——休息。
  2 谁有不同意见?大树是怎样做的?大树有变化吗?
  ——它一只手伸得好长。(幼儿模仿动作)
  它长长的手指在指着谁?它为什么要指着他?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捉迷藏。(师生模拟“捉迷藏”的游戏)
  怎么玩?(请幼儿完整讲述,当幼儿讲述出现困难时老师给予动作提示,幼儿讲不下去时,请下一位幼儿“接力”讲述。)
  3 师生完整讲述,及时捕捉幼儿创编的角色对话并给予肯定。
  4 完整讲述。
  5 玩着玩着,小男孩怎样了?
  ——困了。
  困了?要不要休息呀?
  ——要,在大树旁休息。
  ——在大树下。
  第3幅:
  1 谁在哪里干什么?
  ——小男孩在大树旁边睡觉。
  2 大树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
  ——变成圆圆的月亮。
  ——像屋子。
  ——像一把伞。
 3 大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它想遮着小男孩,不让阳光晒着他。
  如果有大树为我遮阴,我就会睡得怎么样?
  ——很香。
  ——很舒服。
  老师模仿大树为幼儿遮阴,提问:有什么感觉?
  ——很舒服。
  ——睡得很香,没有阳光。
  4 完整讲述(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图片讲述中)。
  5 大树热情地欢迎小男孩的到来,跟他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男孩子累了,大树为他撑开一把伞,为他遮风挡雨。大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关心他。
  ——他们是好朋友。
  第4幅:
  1 (老师用拥抱的动作表示对幼儿的关心)我们一起看看大树和小男孩有些什么关心的动作。
  ——大树做摇篮。
  ——荡秋千。
  2 (师生模仿大树和小男孩的动作)大树和男孩在干什么?
  ——拥抱。
  3 他们为什么要拥抱在一起?
  ——因为他们感情很好。
  ——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 完整讲述。

三、完整讲述四幅图片。

四、原来互相关心除了一起玩游戏、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之外,一个拥抱也是一种爱。我爱你们!(师生拥抱)
  1 平常是谁给你拥抱最多?
  ——爸爸、妈妈。
  2 爸爸、妈妈除了给你拥抱之外,还会给你做什么?
  ——亲一亲。(亲一亲是一种爱的表现)
  ——好好照顾我们。(好好照顾我们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3 原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爱我们的人,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爱我们,那我们也爱他们吗?你会怎么去爱你们所爱的人?我相信你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诉他们——你爱他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图片节选自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图画书作品《爱心树》。看似简单的线描画面,虽然没有孩子喜爱的色彩,但却蕴含着许多秘密,能激发起孩子反复观察与积极讨论、讲述的欲望,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在过程中的投入。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手段与孩子共享活动的愉悦。

  第一,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细节。在以往的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常常只注重对主体物的观察,忽视细节部分,而那些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通常与主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如果对其缺少关注。就会妨碍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树枝的变化绘画得生动、拟人化,我不断引导孩子对这些细节及其变化重点进行观察、展开想象,使孩子在反复的观察与讨论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孩子们也乐此不疲。

  第二,教师语言的引导与层层追问。活动中我通过运用适当的语言提示帮助孩子观察画面,连贯讲述,对于孩子的回答,能注意及时捕捉,层层追问,并注重帮助孩子对观察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升。如当观察讲述“男孩向大树跑来,大树弯下腰伸出手臂欢迎他的到来”这一画面时,我用语言进行提示:“男孩子来到大树下,他会干什么呢?”当出现下一幅画面“大树和男孩玩‘捉迷藏’游戏”后,我又提示:“玩累了,会做些什么事情?”此时幼儿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日常游戏中的感受带到讲述中,形成新的体验,并积极展开想象,进入下一画面的观察和讲述中。当孩子带着切身体验重回画面进行讲述时,他们中的多数在语言表达上更为丰富、更富有创意。
幼儿园中班的大树的生长过程应怎么讲
1个回答2024-01-25 01:05
可以这样写,
种子到树苗,
再到小树,再到大树!
幼儿大班 歌曲我是一片树叶
1个回答2024-03-12 07:46
幼儿园大班儿歌,歌曲,故事大全可以到 httingshu有声图书网 上找,上面有数万的有声儿童故
幼儿园小班我喜欢的树反思
1个回答2024-03-15 17:17
我们新幼自然条件优越,户外各个角落都弥漫着花草树木的余香,有高大的香樟树,一到夏天,碧绿的叶子覆盖了全树,树的叶子长的密密麻麻的,一丝阳光都漏不进来,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撒下一地的荫凉让我们休息。还有青色的小梨、小柿子等偷偷藏在树叶里,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你很难发现它们。
夏天到了,我们的孩子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做游戏,他们喜欢在自主游戏时与大树亲密接触,仰起头用沙包抛向大树与它们互动着,这让我又一次产生了灵感——餐后进行写生大树这样的活动。
事先我对孩子们进行了经验铺垫,在亲自然活动中多次引导他们观赏幼儿园里的大树、摸摸大树,通过观察孩子们对大树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有意识地问问他们:你喜欢大树的什么,它的树干像什么,弯弯曲曲的树枝又像什么?这些丰富的感官体验为孩子们的写生创作提供了有效的素材。由于孩子们对大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在写生过程中都积极投入、兴趣浓厚,都大胆地把大树的高大身影勾画了出来,在这一基础上他们又耐心地画上茂密的树叶,孩子们由于一个个围着大树进行写生活动的,所以,孩子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姿态各异,这不仅让我看到了孩子们作画的功底,而且,在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对大树的喜欢之情。看——然然画的一根根树枝慢慢向四周伸展开来,像似几条飞龙在展示自己的风姿。又像庆庆画的那棵大树,树干粗壮又挺拔,像似一位威武的勇士默默耸立在绿草地上,保护着我们这批乐园…。
亲自然餐后活动中进行写生大树,这不仅让我们的孩子在写生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而且,在画一画中增进对大树的美好情感,从而促使他们更爱自然。本次活动只所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想是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兴趣、事先观察、幼儿的绘画功底等,但我觉得事先的仔细观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时,我们应多鼓励、培养孩子们对事物观察的敏锐性、细致性,要努力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感官体验,这为孩子们写生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大班笑话大树先生
1个回答2024-02-09 10:26
“你和她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她为我改变了很多。”
“改变了什么?”
“改了四次手机号码……”
幼儿园中班数学梨树林
1个回答2024-02-10 14:52
这个可以
让学生说下梨子
从而展开介绍
说出具体的课文
幼儿园中班的大树的生长过程应怎么讲
1个回答2024-01-20 16:24
一、活动设计意图
早春三月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色。三月正是植树的好时节,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可以向幼儿进行树木方面的有关知识教育。树木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类的贡献巨大,但是幼儿在此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多,对树木的了解不够。如果只是说教性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收效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幼儿清楚了树木对人类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很自然的想到要保护树木,爱护树木,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比单纯地说教要有效果。 通过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又引伸出环境保护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迅速衰竭。应该让幼儿明白,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发展。因此,保护环境是我们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由此设计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难点是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活动准备:沙尘暴纪录片一盘;树木作用幻灯片一组;树宝宝头饰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观看纪录片,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光盘,大家看里面介绍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你刚刚看到了什么?沙尘暴是什么样子的?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沙暴尘?
(二)展开部分 介绍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出示树宝宝,以树宝宝的口吻询问幼儿: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吗?
结合幼儿回答情况,演示幻灯片。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很愿意与你们做朋友,大家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呢?
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三)结束部分 教育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人们不保护环境,会受到大自然的什么惩罚。
请幼儿讲一件自己亲眼所见或听说到的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例子。
你打算怎样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延伸部分 欣赏儿歌《植树歌》
两个树枝一枝花成语
1个回答2024-03-05 14:38

花红柳绿 [ huā hóng liǔ lǜ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uā hóng liǔ lǜ ]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出 处

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柳暗花明 [ liǔ àn huā mí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iǔ àn huā míng ]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出 处

宋·陆游《游山西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