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和牛魔王结拜

孙悟空拜谁为师
1个回答2024-02-12 11:03

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祖师和唐僧。

菩提祖师是《西游记》中的一位祖师级人物,收孙悟空为徒,他并没有传授孙悟空想要的长生不死的方法,却在明知孙悟空会出去惹祸的情况下,用三年教会了孙悟空十八般武艺和七十二变以及筋斗云,这些都是些打斗逃生的本领。

唐僧也叫唐三藏,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祎”,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孙悟空学艺经历

美猴王在花果山享乐天真,过了三四百年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为师,得到姓名孙悟空,并学到了长生之道、地煞变化术(即七十二般变化)的变化和筋斗云等,其用时二十年。后因卖弄本事,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

后来龙宫寻宝,惊动了玉皇大帝,因为孙悟空的目中无人,开始大闹天空,最终如来佛祖出现,孙悟空斗法失败,被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关于西游记孙悟空拜师的问题
1个回答2024-04-08 23:32
因为菩提祖师算出日后孙悟空会是佛教护法要取经西游大闹天宫!菩提祖师就是西方二圣之一的准提圣人,这涉及些封神方面的!其实你发现了没有,五百年前猴子能大闹天宫无人能拿的住他,可五百年后居然连天上的仙人坐挤,童子!猴子都打不过,西游的时候猴子的表现太水了!五百年在差也还是妖圣水平,所以可以见到当年天庭方面和西方二圣达成谋种协议,闹天宫时仙人们顾忌西方二圣放水太多了!
孙悟空在哪里拜师
1个回答2024-04-30 02:30
孙悟空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取猢狲中的狲字的谐音孙为姓,菩提祖师弟子排名到悟字辈,赐名为空,所以叫孙悟空

菩提祖师把孙悟空培养成了一个文韬武略的全才,孙悟空的本事包括:

1.七十二变。孙悟空运用此法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他屡次战胜敌人的最有用的本事。

2.长生不老术。这是孙悟空最想学的本事,在祖师的房间里半夜三更开小灶学的。

3.筋斗云。孙悟空对兵法运用十分娴熟,经常教育八戒悟净什么是“金蝉脱壳”,什么是“分瓣梅花计”等。孙悟空对“三十六计,走为上”更是运用得得心应手。呵呵。

以上三样技能都是第二回里明明白白的交待清楚了是祖师专门给孙悟空开小灶教授的。以下的技能和本事,在祖师学艺那一回原著里没有明确的交待是怎么学成的。

4.武功。孙悟空的武功很强,几乎可说是登峰造极,只有二郎神,牛魔王,青牛怪,等少数几个人可以和孙悟空在武功上算是平手。依据《西游记》原著,只可能是从祖师这里学的。86版电视剧安排的是孙悟空和师兄们每天切磋学到了十八般武艺。

5. 身外身法。就是拔根毫毛,变出分身。这个恐怕不在七十二变之中,因为没有见其他人用过。原著中说“原来人得仙体,出神变化无方。不知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但其他神佛从未用过此法术。尽管此法术战斗力极强,孙悟空在西游途中用此法术却不是很多,而这也不是万能的一种法术(怕风怕火,不能对付黄风怪,芭蕉扇,等)。

6. 移山缩地法。孙悟空第四十回,为了摆脱红孩儿,用此法使唐僧很快甩掉了变化成小孩的红孩儿。

7.岐黄之术。孙悟空会“悬丝诊脉”,说起朱紫国国王的病理,头头是道,显然是谙熟此道。

8.文学功底和佛理。孙悟空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还能点化唐僧佛学(比如第三十六回赏月时唐僧思乡三个徒弟对月吟诗,点化唐僧),甚至比唐僧更有佛性,说明他的诗文功底和悟性都是极佳的。
孙悟空和牛魔王穿越到现代的电影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17 10:00
魔幻手机系列
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故事在哪一集?
1个回答2024-01-25 22:55
说的是小说还是电视剧
《孙悟空大战牛魔王》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21:52

“孙大战牛魔王”故事简介: 到积雷山找到入赘玉面公主的牛魔王借扇;牛魔王被请走赴宴。偷了牛魔王座骑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依罗刹女所教之法将扇变大。却不会变校牛魔王失金睛兽,忙赶回芭蕉洞。 不畏自然艰险。

《西游记》牛魔王和孙悟空的关系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7 18:08

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前,与牛魔王乃结拜兄弟。

牛魔王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妖王,性格大胆,豪迈。翠云山和积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铁扇公主,儿子是红孩儿。首次出现于孙悟空得到如意金箍棒后,后出现于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称他为西方大力王,自号平天大圣,是七大圣之首。

简介

牛魔王再次登场已经是五百年以后,此时的牛魔王已经娶了铁扇公主为妻,二人有一子红孩儿,又纳了玉面公主为妾,得到万岁狐王万贯家产。

红孩儿镇守火云洞,为了吃唐僧肉与孙悟空大战,孙悟空因唐僧与八戒被擒入洞中,于是变作牛魔王的样子入洞哄骗红孩儿,双方几经斗智斗勇,红孩儿最终被观音菩萨收为善财童子,孙悟空也与牛魔王开始结怨。但是牛魔王是没有计较红孩儿得了正果的。

电影《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里的!
1个回答2024-03-17 00:40
蔡少芬演的~~~~~~~~~~~~~~~~~~~~~~~~~~~~~~~~~~~~~~~~~~~~~
孙悟空:牛魔王:《西游记》(    )。
1个回答2024-03-19 05:47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前两个词属于并列关系,且与第三个词是对应关系,孙悟空和牛魔王都是《西游记》里的人物。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李逵是《水浒传》里的人物,但土行孙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排除。

B项,祥林嫂是《祝福》里的人物,闰土是《故乡》里的人物,排除。

C项,周朴园,蘩漪都是《雷雨》中的人物,正确。

D项,柳梦梅是《牡丹亭》中的人物,汤显祖是《牡丹亭》的作者,对应关系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C。

孙悟空如何大战牛魔王?
1个回答2024-05-03 18:17
唐僧与悟空等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晓行夜宿,行至火焰山,山口热浪滚滚,无法通过。悟空从土地爷那里得知,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方能扇灭烈火。

悟空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借得芭蕉扇,又被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骗去。于是悟空与牛魔王展开了一场大战。

牛魔王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力倦神疲,败阵而逃。可是,牛魔王不简单,他会变。他见悟空紧紧追赶,便随身变成一只白鹤,腾空飞去。悟空一见,立刻变成一只丹凤,紧追上去。

牛魔王一想:凤是百鸟之王,我这只白鹤那里斗得过这个丹凤?!他无可奈何,只好飞下山崖,变作一只香獐,装着悠闲的样子,在崖前吃草。悟空心里想:好牛精,你休想混过我老孙的火眼金睛!他马上变作一只饿虎,猛扑过去。牛魔王心慌,赶快变了个狮子,来擒拿饿虎。悟空看得分明,就地一滚,变成一只巨象,撒开长鼻,去卷那头狮子。

牛魔王拿出绝招,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头大白牛。这白牛两角坚似铁塔,身高八千余丈,力大无穷。他对悟空说:

“你还能把我怎样?”

只见悟空弯腰躬身,大喝一声“长”!立即身高万丈,手持大铁棒朝牛魔王打去。牛魔王见势不妙,只好复了本象相,急忙逃去。

孙悟空与牛魔王杀得惊天动地,惊动了天上的众神,前来帮助围困牛魔王。

牛魔王困兽犹斗,又变成一头大白牛,用铁角猛顶托塔天王,被哪吒用火轮烧得大声吼叫,最后被天王用照妖镜照定,动弹不得,只得连声求饶,献出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唐僧四人翻越山岭,继续往西天取经。

这段故事很吸引人,而且它和初中代数中所学的函数概念有关。

首先,就从这个“变”字谈起。孙悟空和牛魔王都神通广大,都能变。他们能变飞禽、走兽;大喝一声,身躯能“顶天立地”,也可变成一个小虫儿。

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不是真情实事。不过,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确无有不在变化着的。既然物质在变化,表示它们量的大小的数,自然也要随着而变化了。这就告诉我们,要从变化的观点来研究数和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看,是不是所有的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变化着的呢?不是的。研究问题的某个特定过程中,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或者,虽然它也在变,但变化微小,我们把它看成是不变的。还是用唐僧师徒来做例子。

孙悟空的本事最大,能七十二变;唐僧最没用,一点也不会变,所以妖怪一看就认得他。都想吃他的肉。在代数中,把研究某一问题过程中不断变化着的量叫做变量,孙悟空就好象是一个“变量”;把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唐僧就好象是一个“常量”。

另外,我们再来看一看,变量与变量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变量并不是孤立地在那里变,在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制约,仍以上面这段故事来说,孙悟空和牛魔王各显神通,都在变。

牛魔王变成一只白鹤,孙悟空随着变成一只巨象;牛魔王变成身高八千余丈的大白牛,孙悟空又随着变得身高万丈……这里,牛魔王总是先变,他变的目的总是想千方百计逃跑;孙悟空是随着牛魔王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又是有一定原则的。

牛魔王变个什么,孙悟空就相应变个能制服牛魔王的什么。在代数中,我们把这种首先变化的量叫做自变量,把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的量叫做函数。把函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所遵循的一定原则叫做函数的对应关系。象上面讲的,孙悟空就好象是牛魔王的“函数”,他是随着牛魔王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样看来,《西游记》和我们的数学还很有关系哩!其实,只要我们留意,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的原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