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父亲

朝花夕拾父亲职业?
1个回答2024-02-29 04:34

父亲是我们生活中最朴实而又最亲近的角色,带给我们的父亲形象是严厉的,不易靠近的,而又希望尽可能的得到父亲的关爱。《朝花夕拾》中着重描写父亲的文章,就是父亲的病这一篇,虽然从简短的文章里,很难了解到父亲在鲁迅眼中的样子。但是父亲带给他的感情,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与人的感情,特别是父子之情,存在于细微而又血浓于水的纽带中,让读者深思而回味父亲的印象。

周伯宜是鲁迅的父亲,秀才出身,屡试不弟,闲赋在家。

朝花夕拾中父亲要我背的是什么书
1个回答2024-03-16 04:31

父亲逼迫鲁迅读的是《鉴略》。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扩展资料:

艺术特色

这篇叙事性散文,虽只写一件事,但这件事写得集中、单纯而又丰富。作者善于运用气氛渲染,铺陈对比的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如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多方面的描述,写出了儿时对迎神赛会的向往,期待、失望和不满。

这一切描述都为第二部分开首节日般的高兴心情做铺垫。由于以往的屡次失望,自然会对即将到来的盛会充满莫大的期望。正在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的时候,父亲出现在眼前:“去拿你的书来",宛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作者正是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我”的情绪的对比,激发人们对孩子的同情和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憎恶,进而引起人们对儿童教育的严重关注。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力,如文章的第一节结尾一句只有“于是,完了”四个字,一语双关,把所见赛会之冷落和希望得不到满足的失望、惋惜之情,都充分表现出来了。

而写到准备去看五猖会时的欢乐情绪时:“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一句,真有画龙点睛之妙。至于题为《五猖会》,所记述的却都是五猖会之前的事情,并没有正面写到五猖会的盛况,这种剪裁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艺术匠心,有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

鲁迅去看五猖会的心情,早被“背书"的事冲得荡然无存,开船以后的一切活动于他全然无味了。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再去津津乐道“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那就会大大冲淡主题,失去应有的艺术效果。

朝花夕拾催我大喊父亲的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5-22 22:39

是衍太太。


是衍太太,很不好的一个人。

朝花夕拾中朝花和夕拾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14 03:25
含义,"朝圆闭花"指早晨的花? "夕拾"是指太阳下了山在橘碧裂拣.你分析的没错,就是慧晌旧事重提,或往事重提.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病的名医又几个?分别是谁
1个回答2022-12-07 14:32
两个,叶天士,陈莲河
朝花夕拾《无常》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1-20 18:29
概括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中心思想: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朝花夕拾四字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4 22:36
沉鱼落雁 [
chén

luò
yàn
]
释义: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齿白唇红 [
chǐ
bái
chún
hóng
]
释义: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眉清目秀 [
méi
qīng

xiù
]
释义: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
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处:元·李真夫《合同文字》:“有个孩儿唤做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前思后想 [
qián

hòu
xiǎng
]
释义: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
左思右想 [
zuǒ

yòu
xiǎng
]
释义:多方面想了又想。

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左思右想;放心不下。”
朝花夕拾的几个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5:38

1、《狗·猫·鼠》

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

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3、《二十四孝图》

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

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5、《无常》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朝花夕拾电影动漫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01:51

电影讲述了出身“离别一族”、拥有数百年生命的少女玛奇亚,在流离失所时偶然遇到了失去双亲的孤儿艾瑞尔。玛琪亚从此当了一名母亲,15岁的她,在摸索中养育艾瑞尔,让他成长。但初为人母,对“妈妈”这个角色一无所知。幸运的是,她遇到了热心的农场主米朵,米朵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仅给了她安身之所,还帮她找了一份织布的工作,甚至还教会了玛琪亚怎么当妈妈。

于是,她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照顾艾瑞尔,每天每天,见证着孩子的成长。听到孩子第一声“妈妈”感动落泪,看到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感到欣喜无比,忽然发现怀里的小宝贝变重了,反而觉得安慰……

妈妈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与其说陪孩子成长,不如说和孩子一起成长,玛琪亚也终于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妈妈。

总得来说,这是一部制作精良,整体上很优秀的温情治愈系动画电影。剧本上有一些不足,但不会影响观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