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无怨的青春赏析

席慕容《无怨的青春》赏析
2个回答2022-06-14 08:55
在年轻的时候,有很多不得已的原因造成两个相爱过的人最终痛苦分手。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当爱已成往事,彼此都要从容面对,平静接受。即使对方做过伤害你的事,也要尽量忘记,学会释怀。在多的怨恨和泪水都挽留不住已经消逝的爱,受伤的心是不能撒仇恨的盐的,因为恨是双刃剑,伤对方的同时,也伤害了你。心中应多存些感谢,感谢对方让你经历了一场幸福与痛苦的挣扎,感谢对方与你曾经共同拥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只有这样,你才能对爱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体验,才能用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的变幻,才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席慕容的现代诗赏析
1个回答2022-09-03 02:50
这些诗好呀!
席慕容 《爱的絮语》 赏析
1个回答2023-05-13 05:21
席慕容好厉害
求席慕容《雨后》的赏析
1个回答2022-11-13 02:39
这是一首朦胧诗。明为写自然界中的“雨后”,实际上是写人的心灵经受生活洗礼,更加洁净。人生无坦途,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在生命探寻的旅程中,我们难免经历坎坷、挫折和悲酸,但我们要敢于迎接暴风雨的洗礼,要有承受挫折的勇气,只有这样,“心灵”才会更为“洁净”!
席慕容《禅意》赏析
1个回答2023-04-12 01:51
禅意(二)赏析
时间与生命是交织而成,三维的空间加上了时间便成了四维.在怎么广阔的四维里,会失去什么,也会得到什么.
生命在诞生时,就在接受时间的考验;在成长过程中,要独自面对悲与喜的情感,有亲情,友情,爱情,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爱与恨,怎样处理,在漫长时间里,慢慢思索.
成长就是不断的接受时间的冲刷,当突然有一刻,你明白了,禅意就出现了.对于生活与成长,可以很美,也会很痛.值得期待,但不一定能等到.悲痛的记忆,也可以成为宝贵的财富.
禅意在每个人心中是不一样,悟道是一个过程,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经经历,欢笑与流泪.
"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爱的心."
禅意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可以发现"生活
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席慕容诗赏析
3个回答2023-08-19 10:39
对于她的《青春之二》:在四十五岁的夜里 忽然想她年轻时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 从山坡上朝她缓缓走来 林外阳光炫目 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 满是浮云的天空 还有那满耳的蝉声 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
我把感受接下去是:在四十六岁的午后 真的见到十六岁时朝思暮想的她 从街的那头缓缓走来 空气依旧清新 阳光依然灿烂 只不过是 各自迟暮
在席慕容的诗中总是有淡淡的忧愁在流露,但哀而不伤。只要你细细的品味,你会感受到青春的气息。这是所有年轻人势必经历的惆怅阶段。有她的诗相伴,成长的道路不会孤单。
这是我的真实感受,愿与君共勉。
席慕容 惑 赏析
2个回答2022-09-19 12:01
我是爱你和当年那样青涩的青春,但你已远离我而去,我们的故事是那么地仓促,那么地来不及细细体会就已经结束。如果当年能早点明白我是爱你,那么我就不会让你轻易从我身边离去。但青春的时候不能明白那也是一种爱情,让它从身边逃走了,现在回过头来细想,竟对当年的做法也产生了疑惑。
诀别 席慕容 赏析
2个回答2023-04-17 07:42
你走的时候,我不去送你;你来的时候,风里雨里,我都去接你。
无法在一起,必须别离。
离别之时必然万分痛苦,不忍相送,故悄悄离去,留下回忆在心里。把那个人藏在心里。
我愿意将你忘掉,愿意看着你的背影远去,如果我放弃你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宁愿把你藏在心里永远不让你知道这份爱。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席慕蓉的《雨后》赏析
1个回答2024-03-25 12:25
雨后的黄昏的天空,

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

树叶的碧意是一个流动的海,

烦热的躯体在那儿沐浴。



我们避雨到槐树底下,

坐着看雨后的云霞,

看黄昏退落,看黑夜行进,

看林梢闪出第一颗星星。



有什么在时间里沉睡,

带着假想的悲哀?

从岁月里常常有什么飞去,

又有什么悄悄地飞来?



我们手握着手、心靠着心,

溪水默默地向我们倾听;

当一只青蛙在草丛间跳跃,

我仿佛看见大地在





诗的第一句就为我们掀开了一个诗意世界的帷幕。“雨后的黄昏的天空,/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这一句对于我们对整首诗的把握十分重要。“雨后”、“黄昏”、“天空”,这些词语之间虽然有着修饰的关系,实际上却又是可并列的和意象性的。“静穆”、“祈祷女”和“披巾”也同样如此,虽然它们各自承担着形容、限定或者比喻的身份,但同时,所有这些词又都是可以独立表征一种情绪或者情境的,并且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它们还共同构成了本诗清净、肃穆、温婉和虔敬的基调,营造出一种人世之外,灵魂轻歌曼舞、生命清俊而敞亮的清澈氛围。于是,以下的观察、感悟与思考,就都在这样的一个总体基调中流转和蔓延,就如我们已经端起一杯甘而微苦的茶,初尝了其中的一口一样。

所以接下来的品读,只要顺势而下就行了。我们会发现,一旦把准了诗歌情绪意境的总脉,整个的鉴赏就会相当的通畅和美妙。我们能很容易地理解到,树叶的流动,是对凡身的一种超度。中间两个诗节更是一个因为领会而能够坦然顺应自然的过程,日月晨昏的流转不过是生命必经的风景。那些曾经有过的“假想的悲哀”和疑问,虽然也许会一度成为人们的迷茫和惆怅,引起某些质疑乃至感伤,但是最终它们其实又都是可以被理解和宽容的。诗人仿佛是与生命达成了豁达的契约,从此可以历艰难而无怨。因此才有最后一节里生命境界的豁然开朗:自然间的一切都达成了和谐与默契,它们互相携手交心,彼此依靠。诗的最后一句可以说是现代新诗中的经典名句,它以一个动态的生命姿势,既应和了世界的和谐,又彰显了自身的意志。

总的来说,该诗想表达的就是一种对生命的豁达态度,生命中的那些疑惑,困难、失意终会过去,人生本来就应该是一种明净、安详的姿态。

另外,陈敬容作为一个女性诗人的敏感、细腻以及作为“九叶”诗人中出色的一员所具有的善思的特点,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十分突出。《雨后》因而给我们一种非常干净、清新、温婉又不失深邃的味道。
席慕容的乡愁的赏析
2个回答2023-01-15 00:15
席慕容《乡愁》赏析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容的《乡愁》一诗,虽只教了一回,我想,自己恐怕是再也忘不了了。我很为此而庆幸。是的,没有人会这样用比喻,也没有人用这样的比喻:故乡是一首歌,还是故乡这首歌像清脆而渺远的笛声,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后情不自禁地,那自渺远而切近,由模糊到清脆,载着连同那清辉撒满大地的月亮,一齐朝自己的心海划来……“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你听到过这样的比喻吗?请你还是细细品一品吧,你就会发觉,这“模糊的怅惘”竟是如此传神、又是如此贴切,将许多年以前故乡的样子在自己脑中的印象轻轻唤出:她模糊而又真切,真切却又无法一一道出,无法一一道出,便在心灵深处生出一丝惆怅、一阵迷茫,正如那秋日早晨山间的浓浓雾气笼罩,亲人,虽在向将要远行的自己挥手,然而,不断为泪水充溢而变得迷蒙的双眼里,如何又能清晰地去拍下亲人也是自己依依难舍的那份衷肠,那声声祝愿?也许,没有人在认真品读之后不为这连环扣般的精妙比喻喝彩。不仅如此,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已成为“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不老的思念,又唤起了多少漂泊他乡的人们浓浓的情思,绵绵的期待!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句,用的是直抒胸臆笔法,其感受在诗人席慕容笔下,竟化作了如此含蓄、如此隽永的诗行!……于是,童年的欢笑,小伙伴的追逐,其间忘情的嬉戏……多年前故乡留给自己的一幕幕画面,竟变得如此亲切,那割舍不断的情丝又一缕一缕重新连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