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的阅读答案

伤仲永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09-02 06:30
仲永阅读答案:
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答: “扳”通“攀”:牵,引。

2)理解下列句中得加点字词。
①传一乡秀才【观】之:欣赏。
②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④【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县的人认为他很奇特,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

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答: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用原文回答)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 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答:突出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为下文“未尝识书具”做了铺垫,衬托其天资非凡,暗示了下文其父“不使学”的一个原因。
④仲永的天赋才华从那些事情可以说明?
答:1、小小年纪写的诗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未尝识书具,却能写诗。
⑤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
答:原因是父亲贪财,做法是每天牵着仲永的手去赚钱,去拜访县的人。
⑥联系全文,说说不问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阐述了后天学习比天资聪颖更重要。
伤仲永 阅读答案
3个回答2022-09-20 16:23
哪个阅读?
补充一下,我再回答
关于伤仲永的故事 比如我穿越时空见到方仲永
1个回答2024-01-28 07:00
由方仲永所想到的
宋朝末年的中国,出了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具有很强的写作天赋,能写诗作对联,五岁时,他的父亲叫他当众作了一首诗,那首诗还非常值得欣赏,反应出他的天赋并不是虚假的。可惜的是,他的父亲很愚蠢,带着神童方仲永到处拜访,实际上是显耀,认为既然是神童,就不必要让他再学习。又过了几年,仲永已十二三岁,著名诗人王安石又去看望仲永,并叫他当场作一首诗,却发现文采与辞藻都已经大不如前。又过七年后,仲永已经变得与和普通人一样了。
再有天赋的人,不努力,不学习,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不管是有天赋的人,还是一般的普通人,都要努力学习和更新知识,才会有成就。 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脑筋迟钝的人,经过不懈努力,也能做成不平凡的成就;而天赋很好的人,如果仅仅靠自己的小聪明作为资本去显耀,甚至看不起反应稍慢一点而正在努力拼搏的人,从此停滞不前,那么,她也将浪费掉宝贵的光阴,最终一事无成!
科学家曾经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过验证,证明他的大脑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反而还有些迟钝,小时候同学和老师总是欺负他,父母甚至担心他今后的生活都会成问题。但爱因斯坦不在乎这一切,在人生路上不懈地努力着,不断学习和创造,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同样,人的知识不更新,也肯定会枯竭,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才使他最终成了一个普通的人,浪费了上天赏赐给他的智慧,不然,凭着方仲永天生的聪明才智,再加上后来的努力,他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这说明:“钟不鼓不鸣,人不学不灵。”这句名言是多么正确。
现在,我们拥有了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没有谁会阻止我们去学习,反而家庭和社会都在花大力气支持我们去学习。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这种大好时机。经过自己的努力,我们的人生路上也一定能划出一道耀眼夺目的光彩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4-08 23:45
是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这个吗?

1.作者瞻仰范公祠,为什么先从祠中的井水写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答:以水的清澈来衬托范仲淹的为政清廉。

2.第2段末作者引用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内容上概括了范仲淹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和政治上的治国才能,结构上总领下文对范仲淹一生功绩的回顾。

3.第3段中写西夏人的惊呼,边民的称呼,皇帝的话,有何表达效果?
答:通过侧面描写,表现范仲淹的治军的严明,军事才能的出众,对国家的忠诚,突出了范仲淹的人格魅力。

4.阅读下列连接材料,联系本文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永恒”的原因的理解。
答:范仲淹之所以会“永恒”,原因是他的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精神,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因此他将会永载史册,永远被人们纪念。
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5-09 04:06

1、纵观全文,结合冯玉祥先生的碑联,归纳范仲淹得以"永恒"的事迹和原因。(6分)

2、文章最后一段别有韵味,请简要品析它的妙处。(4分)

春风拂动唐揪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

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

3、文章第3节为什么要写衡王刻"寿"字的史实?(4分)

4、为什么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声长叹,是一种"大彻大悟"?读了这篇文章后,除了要学习范仲淹的的忧乐观以外,你认为还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4分)

阅读答案

1、事迹: (1)军事上,统兵成边,大败敌寇;

(2)政治上,忧国忧民,为政清廉,推行革新。(共4分,一个要点2分)

原因:他不仅勤勉治事,更重要的是,他创造了一种精神,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的忧乐观。(2分)

2、①内容上,作者用了"新"嫩绿"春光"等带有象征意味的词语,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范仲淹精神的永驻。②写作上,以"春风拂动唐枞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的描写与开头写景互相呼应"范公端坐祠. ..以作者的想象,收束全文,更显含蓄隽永。

3、以衡王刻"寿"字的目的和下场反衬范仲淹的事迹和精神,通过对比突出范仲淹的永恒, (2分)说明只有像范仲淹这样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人,其生命和精神才能永恒。(2分)

4、第一问:因为这一声长叹是范仲淹对历代先贤的经历和自己一生政治阅历的总结, (2)是他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和理解。(2分)

第二问:发愤读书,努力实践,对国家对人民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2分)

求一个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5-28 04:57

作者瞻仰范公祠,为什么先从祠中的井水写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答:以水的清澈来衬托范仲淹的为政清廉。
2.第2段末作者引用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内容上概括了范仲淹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和政治上的治国才能,结构上总领下文对范仲淹一生功绩的回顾。
3.第3段中写西夏人的惊呼,边民的称呼,皇帝的话,有何表达效果?
答:通过侧面描写,表现范仲淹的治军的严明,军事才能的出众,对国家的忠诚,突出了范仲淹的人格魅力。
4.阅读下列连接材料,联系本文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永恒”的原因的理解。
答:范仲淹之所以会“永恒”,原因是他的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精神,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因此他将会永载史册,永远被人们纪念。

----------------------------------------------------------------------------------------------------------------

13.纵观全文,分条归纳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事迹。(4分)

答:                                                                           

                                                                                         

14.画线句子中冯玉祥先生的碑联从哪些方面概括了范仲淹的才能? ( 4分)

答:                                                                            

                                                                                        

15.《岳阳楼记》中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至今日,仿佛仍然响在耳畔。请你细读选文,然后续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感受。( 4 分)

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

答:                                                                           

                                                                                          

16.文章最后一段别有韵味,请赏析它的妙处。( 5 分)

答:                                                                          

 参考答案:

13.(4分)①用井水调药,治民痼疾;②赈灾放粮,救民水火;③统兵戍边,大败敌寇;④主持并推行政治革新。(答出三点即给满分。)

14.(4分)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和政治上的治国才能。

15.(4分)示例:这一声长叹如同日月,光照着千百年来的华夏大地,给人启迪。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

16.(5分)①形式上,以“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的描写与第一段写景相呼应;以作者的想象,收束全文,更显含蓄隽永。②内容上,作者用了“新”“嫩绿”“春光”等带有象征意味的词语,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范仲淹精神的永驻。

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1 22:11
为……伤心的意思
伤仲永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05 10:58
“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伤仲永,为仲永叹息
《伤仲永》的意思
2个回答2022-12-07 09:41
先天的聪明也需要后天的学习
《伤仲永》
4个回答2022-08-04 19:54
天才虽需要天资 但更多的是需要后天的努力.
没有后天的努力就不会成就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