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弦烬

什么是 大和弦 小和弦 七和弦 大小七和弦
1个回答2022-09-16 02:14
。。。。。。。
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七和弦、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属七和弦)
三和弦指由根音、三度音、五度音组成的和弦,如1 3 5、2 4 6、5 7 2
而三度音又分为大三度和小三度,如1 3之间为大三度(13相隔3个全音),3 5之间为小三度(35之间相隔2.5个全音)
而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为小三度的,就称为大三和弦,而小三和弦与其相反

七和弦就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加上七度音,按照上面自己理解...
大三加一个大七度叫大七和弦,如1 3 5 7
小三加一个小七度叫小七和弦,如2 4 6 1
大三加一个小七度叫大小七和弦,也叫属七和弦,如1 3 5 降7
小七和弦与属七和弦的区别?
3个回答2022-07-05 01:03
属七和弦又叫大小七和弦,要明白什么是属七和弦与小七和弦,首先要明白三和弦的种类。

三和弦:
三和弦的构成是由三个音按三度叠置而成的一种和弦。和弦最下面的音称为根音,根音上的三度音称为三音,根音上的五度音称为五音。
(1)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大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纯五度的三和弦。
(2)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小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纯五度的三和弦。
(3)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小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减五度的三和。弦。
(4)增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大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增五度的三和弦。

七和弦
七和弦的构成是由四个音按三度叠置而成的一种和弦,其显著特点是根音与最上面的音相距为七度,故名七和弦。
(1)大小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也称为属七和弦
(2)大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大七度的和弦。
(3)小七和弦。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
(4)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减七度的和弦。
(5)减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也称为导七和弦。
小七和弦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2 23:47
是的!即是在大三和弦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小七度!
什么叫小七和弦
1个回答2023-08-10 11:47
小七和弦是小小七和弦的简称
就是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
例如:2461

有什么不明白还可以问我
音乐与作曲技术团队-stretto
有增增七和弦与增小七和弦麽?
3个回答2022-08-03 23:35
1、增增七和弦只在理论上存在,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增七度音程与纯八度音程是等音程。也就是说七音与根音是等音关系。
2、增小七和弦是存在的,因为增三和弦再加一个小七度的七音是可以实现的。
七弦桐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31 05:26
六州歌头

作者: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弊塌垂虹。间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租知圆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七弦:即七弦琴,亦称七弦桐,因用桐制作而得名。相传它是在五弦的基础上,增加了文、武二弦,音色优美,深受人喜爱,常借弹琴寄托感情。唐·白居易的《船夜猛纯援琴》诗:“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宋·贺铸《六州歌头》的词:“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减小七和弦又叫什么
1个回答2022-12-04 11:01
半减7和弦,
七弦的歌
3个回答2022-05-20 23:08
我多想把手放开
将你轻轻用入怀中
我知道我不是你的王子
不能给你想要的一切
我多想为你弹奏
我没有什么天份
不能给你幸福
我知道远远离开
不是双手放开
我应该有种天份
把永远留在心中
是因为我太爱你

我拥有一种天份
有种七弦的感觉
我已经把手放开
抚摸那根七弦
轻轻用入怀中
我已经找到幸福
已经把你放开
七弦的存在
是那样特别
有种七弦过
轻轻弹奏
你曾爱的歌曲

我知道远远离开
不是双手放开
我有种天份
有种七弦的感觉
我将七弦拥入怀中
我知道七弦的存在
是因为我而存在

七弦的存在
是那样特别
有种七弦过
轻轻弹奏
你曾爱的歌曲……
求儿童歌曲《渔家娃》伴奏,高额赏金
1个回答2024-06-05 18:00
点缀你的泪光中

这奢侈的的情就像一个你的

已记不清后天该是什么一个子

害怕黄昏

为么·果然这只能归咎于
冯成林的人物经历
1个回答2024-06-05 17:59

·1984年,冯成林医生开始将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创出的“冯氏接骨汤”进行临床验证。
·1987年3月,《光明日报》高级记者王茂修因车祸造成右臂粉碎性骨折,经冯成林医生采用“冯氏接骨法”治疗短短25天被治愈!王茂修跟随采访500多个病例,写成长篇通讯《接骨奇遇记》,发表在1987年6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上。从此,冯成林医生和“冯氏接骨汤”声誉鹊起。
·1995年,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记者采访调查组,历时数月,长途跋涉半个中国,进行“打假”,反而被事实所折服,在该栏目连续介绍“打假打出骨科名医冯成林”的经过后,引起《人民日报》、《中国消费者报》等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冯成林和他的成林骨科技术享誉全国。
·1999年,冯成林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吸收广西壮药治疗骨伤骨病的独到见解和用药思想,研制出骨科系列药品“跌打生骨颗粒”并获国家批准文号,投入批量生产。
·2001年6月,在北京成立北京成林医院。
·2004年8月,广西成林医院在广西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