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李璟赏析

浣溪沙 李璟 翻译
1个回答2022-10-03 05:00
这是李璟抒写满怀愁恨的小词。前段就景物写,后段就人事写。开首先描绘出香销叶残的残荷画面,更从西风愁起,韶光憔悴衬托,使那不堪目睹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来说明“不堪看”到了何种程度。然后转而从人事来说明。先就征夫说,“无边细雨细如愁”,细雨是一个织愁的环境,在细雨中入梦,梦中的境界应该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美好快乐的境界,可好梦须醒,醒来依然还是远在边荒的鸡塞,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境况!再就思妇说,为了思念远离的爱人,在明月中,小楼中,吹遍了玉笙,清寒入骨,仍未能使远人归来,这又是多么令人难堪的境况!在这样的境况下,无穷怨恨无穷泪,就成为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浣溪沙赏析
1个回答2023-02-07 11:08
浣溪沙是一个词牌,有很多词作都叫浣溪沙,题主请给出具体作品。
苏轼的浣溪沙的赏析
1个回答2022-11-15 08:50
看啦邻居my洗了头OK行
晏殊的浣溪沙赏析?
1个回答2022-12-27 10:42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本词为晏殊的名篇之一,抒写悼惜春残花落,好景不长的愁怀,又暗寓相思离别之情。语意十分蕴藉含蓄,通篇无一字正面表现思情别绪,读者却能从“去年天气旧亭台”、“燕归来”、“独徘徊”等句,领会到作者对景物依旧、人事全非的暗示和深深的叹恨。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一联工巧而流丽,风韵天然,向称名句。
苏轼 浣溪沙 赏析
1个回答2022-11-01 10:47
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求赏析苏轼的浣溪沙
2个回答2022-07-22 20:50
前两句写景、地点和时间。“远林屋散尚啼鸦”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三三两两的几家房屋落座在远处的林子里还有乌鸦在鸣叫。表示这里很静,很凄凉,也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很孤寂!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回忆家园的乡间小道,待到酒醒后向家乡的方向望着,却看到“天涯”阻隔!表示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要回去却隔着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表示此时的景色,也表露出此时的心情!虽然很想家,很孤寂,但是还有月光相伴,路还长着呢?
浣溪沙苏轼赏析
1个回答2022-10-04 18:22
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
实木儿童书桌书柜组合
1个回答2024-06-08 05:45
实木儿童书桌书柜组合的图片 木林森家具网 里面就有 还很全,那天我也是不经意看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个女孩叫小雨,她在想什么
1个回答2024-06-08 05:44
小雨和科长合谋,副处长为小晴说话,他们想在小晴这里套话,想问问为什么副处长没有成功。看看有没有得罪副处长
关于素描的演讲稿一两分钟左右
1个回答2024-06-08 05:43
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演讲稿,其结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结构的基本形态都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开头要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
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犹如戏剧开头的“镇场”,在全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开头的方法还有一些,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开头,都要做到先声夺人,富于吸引力.
2.主体部分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
演讲稿的主体,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所谓高潮,即演讲中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在主体部分的行文上,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听众.要精心安排结构层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地推向高潮.
主体部分展开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并列式.
并列式就是围绕演讲稿的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表现,其结构形态呈放射状四面展开,宛若车轮之轴与其辐条.而每一侧面都直接面向中心论点,证明中心论点.
递进式.
即从表面、浅层入手,采取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的方法,最终揭示深刻的主题,犹如层层剥笋.用这种方法来安排演讲稿的结构层次,能使事物得到由表及里的深入阐述和证明.
并列递进结合式.
这种结构,或是在并列中包含递进,或是在递进中包含并列.一些纵横捭阖、气势雄伟的演讲稿常采用这种方式.
3.结尾要干脆利落,简洁有力
演讲稿的结尾,是主体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尾或归纳、或升华、或希望、或号召,方式很多.好的结尾应收拢全篇,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切忌画蛇添足,节外生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