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的可汗怎么读

木兰诗中可汗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2-11 05:39
木兰诗中可汗的意思指的是,北方地区民族对君主的尊称,记得点个赞喽
《木兰辞》中花木兰效忠的可汗到底是谁?
1个回答2022-12-23 06:34
《木兰辞》这首诗被收录在乐府诗集当中,具体是何人所写的也不知道。“昨夜见军贴,大汗亲点兵”,这里面的大汉很可能就是隋文帝。
花木兰传奇的大汉是成吉思汗吗?
2个回答2022-11-26 09:30
因为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所以大汗不是成吉思汗
可汗点兵,为父从军的可是花木兰。
2个回答2023-12-16 21:38
这是一首著名的关于花木兰的民间传说。震叶娘所著《姑苏剪影》记载了这个故事,并由此被改编成广为流传的诗歌、故事、电影和舞蹈等艺术形式。
故事讲述了花木兰为她年迈的父亲从军征战的经历。由于父亲已经年老体弱,不能上阵杀敌,而她有决心为父亲挑起重担。于是,她化身为男子,代替父亲参军,历尽千辛万苦,最终获得了胜利并返回家园。
这个故事传承至今,除了表现女性的勇敢与坚韧,也向人们诠释了家国情怀与忠诚精神。花木兰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形象,是一位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阿拉木汗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5-18 20:25

阿拉木汗是一个新疆少女,她出现在王洛宾的歌曲《阿拉木汗》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少女,据歌中描写,身材很好

谁是阿拉木汗?她有什么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25 11:17
阿拉木汗是维吾尔族民歌。

  流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阿拉木汗”是姑娘的名字。这首歌舞曲,以双人边歌边舞的形式,赞美象鲜花般美丽的阿拉木汗,一问一答,活跃而风趣。歌曲是多段词的,在上下两乐句反复演唱之后,接一段短小的副歌。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于舞蹈性,频繁地运用切分节奏,使乐曲轻快活泼的效果更加突出,再结合手鼓的伴奏,使人听之欲舞。曾被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下一句?
1个回答2023-01-22 11:09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把木兰诗写成故事 把木兰诗写成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04:04
唧唧唧唧,木兰在屋子里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思念什么,问木兰在回想什么,木兰回答道:“我没有思念什么,我也没有回想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的征兵文策,每一策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市上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代替父亲应征。  在东市买马匹和马鞍等乘马用具,在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在南市买驾驭马的嚼子、笼头和僵绳,在北市买长鞭。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露宿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流水的”哗哗“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的跨国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铠甲,战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在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厅堂(勋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的磨刀杀猪宰羊,打开闺房东面的门,坐在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打战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服,当着窗子梳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战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了数年之久,竟不知道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的耳朵旋在半空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炮,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是不是中国人?
1个回答2024-03-16 14:07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的叙事诗,花木兰是北朝人,当然是中国人了。据记载,花木兰是北魏人。北魏跟柔然交战,花木兰女扮男装,多次参加征讨柔然的战争,立下大功。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的官职,大概因为她是女生,所以她拒绝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