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相互矛盾这则寓言,有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2-05 08:05
自相矛盾

成语启示
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

分析评论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

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揭示道理
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

自相矛盾
[ zì xiāng máo dùn ]
基本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详细解释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示例】:这些理论~。
互相矛盾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2:35
互相矛盾的故事和很多,比如说自身原因都可以导致互相矛盾
古文相互矛盾
1个回答2024-03-02 04:02
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称赞自己的商品说,我盾牌的坚韧,没有外物可以刺破、又称赞自己的矛说,我卖的矛的锋利,刺外物没有不刺破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个卖盾和矛的人不能回答。不能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会同时存在于这个世上的。

誉:称赞

陷:刺破

物:外物

弗:不

夫:句首发语词
有些事情为什么要互相矛盾呢,
1个回答2022-09-17 07:20
学过辩证法没?
《矛与盾》和《自相矛盾》是同一个寓言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0 00:50
问:《矛与盾》和《自相矛盾》是同一个寓言故事吗?
答:是的
寓言矛与盾中,卖矛和盾的人说的两句自相矛盾的话是
1个回答2024-02-22 09:49
我的矛锋利的很,什么盾都能击破

我的盾结实的很,什么矛都刺不破
寓言故事《互相矛盾》的意思和寓意?
1个回答2024-01-10 23:13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到大街上去卖长矛和盾牌。为了招徕顾客,他举起盾牌夸耀说:"我的盾牌非常坚固,无论什么武器都剌不穿它!"
他放下盾牌,又举起长矛吹嘘说:"我的长矛锋利无比,无论什么东西一剌就穿!"
这时,有个人问他说:"如果用你的长矛来剌你的盾牌,那结果是一个什么样呢?"
那个楚国人一句话也答上来。

    寓意:脱离实际地夸大某种东西的长处,往往会闹出自相矛盾的笑话。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有关“矛与盾”的问题~1.什么是寓言?1.“矛”指什么?“盾”指什么?3.课文讲...
1个回答2024-01-20 02:08
1.什么是寓言:1、由来:「寓言」一词,最早见於《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2、异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寓言」一词并未成为此种文体的共同名称.如《韩非子》称「储说」,刘向《别录》称「偶言」,魏晋南北朝称「譬喻」;个别作者借其他文体形式创作寓言,则有「戒」(如柳宗元〈三戒〉)、「传」(如〈中山狼传〉)、「说」(如《艾子杂说》)等别称.
3、定义:寓言为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其表达方式,或借古喻今、或借物喻人,或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皆透过具体浅显的故事,寄寓深奥的道理.
4、发展: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
(2)"矛”指的是古代的兵器
“盾”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防御的东西
(3)课文讲了一个楚国人说话前后不一致的可笑之举.道理: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4)鬻:卖的意思,其他可以自己查字典
(5)我先卖完矛,等过了几天之后再来卖盾.
(6)比如:(网上有很多啊)
(7)小孩子,中年人,老年人,商人,卖矛与盾的人
古代寓言<<矛与盾>>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2-18 00:22
原文:"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译文:“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自相矛盾的意思和寓意 自相矛盾的意思和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3 18:37
1、自相矛盾,汉语成语,拼音是zì xiāng máo dùn。意思是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2、从前,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盾牌它刺不破。”大家半信半疑,没有人理他。他见没有反应,就把矛收起来,拿出一块盾牌来,又说大话:“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武器能刺破它。”这时候,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无坚不摧的矛,来刺你坚不可摧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听了这番话,觉得自己吹牛吹的太大了,只好满脸尴尬地走开了。

3、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