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六套

《三十六计》中,第一套是什么计
3个回答2022-09-20 01:05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三十六计中共有几套计谋?
2个回答2023-06-21 22:28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三十六计》六套计是按照什么顺序编排的?
1个回答2023-02-07 07:26

六套计中,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是处于优势情况下使用的计谋;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是处于劣势情况下使用的计谋。每计的名称多取之于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形象易记。每计的顺序是先出计名,次作解语,再加按语。解语前半部分多引自兵法,后半部分多引自《易经》,理性较强,比较难懂。书中自称,“解语重数不重理”,认为,“理”只能说明设谋定计的一般规律,而“数”才能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按语又是对解语的阐释,一般先理论上阐述,后举实例相参证,较易理解。如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的按语,先解释“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迫之而已”。然后引武侯擒孟获事参证,“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蹑之,故展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若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36计中的六套计策分别和相应的六条计谋有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2-06-05 21:08
三十六计是后人整理归纳的战争典籍,把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尤其是以弱胜强的战役挑选出来,归类组织成计策。其实计策远不止36个,还有很多很多。说成几套都是为了学习,不很重要,重要是领会计策的精神——出奇制胜,意想不到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是《三十六计》中第几计?
1个回答2022-09-23 21:22
第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有哪些,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故事
1个回答2024-03-09 19:07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等等计谋。

《孙子兵法》是则为另外一本兵书,里面强调的是五事七计。有空可以看看。

“三十六计"的第一计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13 22:50
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的第一计
1个回答2023-04-10 00:30
因该是瞒天过海吧
三十六计中,每一计都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3-05 15:20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第稿漏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销敬虚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亏燃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四计读音?
1个回答2024-03-02 18:00

假道伐虢(“国”)的读音是:jiǎ dào fá guó 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 ,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