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别赏析

求《目送》的好词好句和赏析。
1个回答2022-12-26 09:47
没?
怎样赏析王国维的《蝶恋花》
1个回答2022-12-05 02:30
详情请直接来问我!
王维《山居即事》的赏析
1个回答2024-03-25 21:31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赏析】顾安《唐律销夏录》谓“此诗首句既有‘掩柴扉’三字,而下面七句皆是门外情景,如何说得去?不知古人用法最严,用意最活,如‘掩柴扉’下紧接以‘苍茫对落晖’句,便知‘掩柴扉’三字是虚句,不是实句也。”何必强作“虚”解,作“实”解亦通。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当是室内寂莫,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也。倘闭关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无复寂莫之感。
赏析《送亲》
1个回答2023-12-03 01:24
全诗叙述四个场景:

(一)前四句,男主人公多想把女方家山坡上的野花戴在她那乌黑的头发。“多想"表达男主人公对佳人的情深意切,并忆起两小无猜的他们过家家欢乐场面。一切似乎那么的美好,可这一切却只是“似乎"。

(二)5一8句,叙写了长大后的女方不辞而别,诗人用“匆匆"一词暗示离别是有故事的,又不便言明。接着诗人用“瓜"和“墙外的繁华”这比喻性意象含蓄表达爱情之花究竟枯萎的结局。“瓜熟蒂落你却落入墙外的繁华。"男主人公本以为与女方是一根藤两个瓜。内心这美好的永恒的设定被现实残忍地打破,男人主人公心有不甘啊!可人生就是充满无常。

(三)9一12句,男主人公再次深情地见到“那乌黑的头发",可是物是人事皆非!女方眼里藏不住想要对男主人公说的话,男主人公提出送亲要求,她也只是点点头不说话,眼泪流过脸颊,她深爱着男主人公,离开嫁给他人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诗人用平淡叙述语言却能够营造出一个悲凉伤感的氛围。深情表达有情人难成眷属痛苦之情。

(四)最后四句则是扣紧诗题,描写送亲场面。唢呐声惊醒梦中人,原想迎亲的人却变成送亲时悲痛而麻木的傻瓜,角色的变换诉说现实的无奈和残酷。送亲最显眼的是手棒野花,骑着孤独的马的男主人公,诗人巧用“山上的野花"和“孤独的马"这两个意象生动塑造一个欲哭无泪而又撕肝裂肺送亲者的形象。

(五)总之,诗人以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平谈述说中却能营造出一种伤感悲凉氛围,深情地传达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和无奈。可能大多数同学看到是一朵美丽而最终又枯萎爱情之花,如果是这样,是不是肤浅了些?

生活之中不仅是爱情会“瓜熟蒂落”却“落进墙外的繁华"。或许我们努力打拼了三年却意外地没考上理想高中,或许我们觉得朋友应该是无比忠诚,他们竟无情伤害我们,或许我们觉得家人身体应该是永远健康,可有一天他们都病了。或许我们觉得我们的事业会一帆风顺,可有一天我们却失去了一切。这就是人生中的无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合。河流呈现弯弯曲曲才是自然的常态。同学们面对人生的逆境该如何对待?你们是否有思考过?诗中的男主人应该怎么做?是否应该在目送远去的婚车,然后勒转马头,更勇敢面对生活才是正道!

你家门前山坡上又开满了野花

多想摘一朵戴在你乌黑的头发

就像两小无猜的我们玩儿的过家家

捏上一个泥娃娃我当爹来你当妈

长大后你没有告别匆匆离开了家,

而我还在那山坡上牧羊骑着马,

原本以为我们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

瓜熟蒂落你却落进墙外的繁华。

再见你时你还是那头乌黑的头发,

只是眼里藏不住你想对我说的话,

我说等你出嫁的那天就让我送你吧,

你点点头不说话眼泪就流过脸颊。

把我从梦中惊醒的是迎亲的唢呐,

本该迎亲的人却变成送亲的傻瓜,

手里捧着山上的野花骑着孤独的马,

你打开车窗对我说送到这里吧。
赏析王维《相思》
1个回答2022-10-02 17:54
你都知道了,还发问什么??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赏析
1个回答2024-02-12 22:02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

[ 2009-3-30 10:14:00 | By: orange ]



0

推荐今天我学习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感受非常深,既然维也纳人把环境保护的这么好,我想我们也一定保护的非常好!

维也纳的人骄傲与福气之一是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森林不单是维也纳人民度假游玩的去处,平日黄昏人们也常常驱车到城市东北角的卡伦堡山上,敞开肺叶,张开嘴巴,大口吸吮林海散发出来的清香、湿润、凉意和充沛的氧气。放眼眺望,绿海无边,每一棵都是一朵浪花,多少树木才能汇成无边无际的森林呀?

维也纳人整天眼睛被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看一下绿颜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维也纳森林有四十公里,有人说方圆百里,其实这个被称作“森林王国”。

我想:我们也应该保护环境、树木。让仅有的资源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每一花草树木,让绿色更加苍翠;让绿色更加茂密;让绿色充满阳光。让我们在绿色森林中饱览群书、吸收氧气,更好地去创建美好活。



给你一点点参考,其他的就靠你自己发挥了。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赏析
1个回答2024-03-02 08:00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

[ 2009-3-30 10:14:00 | By: orange ]



0

推荐今天我学习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感受非常深,既然维也纳人把环境保护的这么好,我想我们也一定保护的非常好!

维也纳的人骄傲与福气之一是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森林不单是维也纳人民度假游玩的去处,平日黄昏人们也常常驱车到城市东北角的卡伦堡山上,敞开肺叶,张开嘴巴,大口吸吮林海散发出来的清香、湿润、凉意和充沛的氧气。放眼眺望,绿海无边,每一棵都是一朵浪花,多少树木才能汇成无边无际的森林呀?

维也纳人整天眼睛被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看一下绿颜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维也纳森林有四十公里,有人说方圆百里,其实这个被称作“森林王国”。

我想:我们也应该保护环境、树木。让仅有的资源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每一花草树木,让绿色更加苍翠;让绿色更加茂密;让绿色充满阳光。让我们在绿色森林中饱览群书、吸收氧气,更好地去创建美好活。



给你一点点参考,其他的就靠你自己发挥了。
.和田的维吾尔赏析
4个回答2023-11-26 01:05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和田是新疆维吾尔人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提起和田,我们可能知道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产玉石的地方;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会浮现载歌载舞的情景。除了这些,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饶有趣味的维吾尔族风俗。

课文首先讲“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飞奔的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恶劣的天气,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表达出“我”的惊奇。第2、3自然段详细介绍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连牧人最喜欢吃的“库乃其”也是在沙土火灰中烤熟的,而且维吾尔老乡还“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课文用列举法说明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敬佩和惊叹。第4自然段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第5自然段写维吾尔的姑娘漂亮,小伙俊朗,能歌善舞。姑娘“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动的比喻和准确的描述,说明了维吾尔人漂亮俊朗、浪漫风趣的特点。第6自然段写维吾尔人喜欢聚餐,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作者生动、准确、感情充沛地对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及民族风俗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及民族风俗,汲取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营养;二是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地处大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并用“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的神态、动作描写,与下文维吾尔汉子在沙尘暴中驾车飞奔迎风引吭的形象进行对比,凸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征。

②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著名的日常食品——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

作者用两个反问句式来表达和田维吾尔热爱土地的程度。色香俱全的烤肉出自土馕坑,日常食品也出自土馕坑。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敬佩和惊叹。

③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作者不但非常精练、形象地写出了大小、颜色、形态等维吾尔民族服饰的特点,而且把它们比作“一幅巨大的抽象画”,让原本“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④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这个句子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赞美维吾尔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依然爱花、爱美的天性。沙土里种着花(实写),门框边、屋梁顶雕刻着花(虚写)、墙壁的挂毯上绣着花(虚写),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盛开的花。

⑤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这句话与课文第一句话遥相呼应,用一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子(纵使……也……),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2)对词语的理解。

馕:一种烤制成的面饼,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

豪气:英雄气概。

扼杀:压制、摧残,使不能存在和发展。

俊朗:相貌英俊,性格开朗。

豁达:性情开朗,度量大。

纵使:即使。

深邃:邃:深。本课形容维吾尔姑娘眼睛的明亮、深沉、透彻。

抽象画: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的绘画。

渺渺回荡:渺渺:因距离远而模糊不清。

美不胜收:不胜:不能尽,不能完。形容好的东西太多来不及欣赏。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教学这篇略读课文。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及和田地区的位置,搜集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文字、图片资料,还可以搜集其他民族饶有趣味的风俗,在教学过程中交流。为了让学生对维吾尔族有更多兴趣了解,可以先从学生比较了解的阿凡提故事讲起,并告诉学生阿凡提就是维吾尔族人智慧的化身。

2.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和田维吾尔族的,写了哪些特点,体会作者对和田维吾尔族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3.在感悟和理解课文之后,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一说感兴趣的原因,从而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提高欣赏和评价能力。
怎样赏析送别诗呢
2个回答2022-09-12 09:15
一、赏析意象:诗中出现的意象最能道出作者的心思。通过诗中的意象,在脑海中再现送别的画面,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赏析妙字词句:诗中独到的字词句也很值得赏玩。这既是所谓的“炼字”。
三、赏析思想感情。常见送别诗的感情有如下几点。
1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2表达对前途艰险的担忧。
3表达一别难见的生死慨叹。
4表达对朋友的深切祝福。(多处于盛唐时期)
5其他复杂情感。
还望笑纳。
《易水送别》赏析
1个回答2023-12-19 14:24
  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送别【诗文解释】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易水送别【词语注释】

  此地:指易水岸边。

  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

  人:指荆轲。

  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易水送别【诗文赏析】

  因为徐敬业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骆宾王被武则天抓进监牢。但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忿忿不平,又不满意武则天的统治;一方面想为推翻唐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在这种彷徨压抑中,骆宾王写出了“易水送别“这首诗。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却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表现出今日送别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整理:zhl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