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小说19楼

大胡笳,小胡笳作者?
1个回答2024-05-23 10:46

《大胡笳》,通常指十八段体裁的古琴曲。此曲与《小胡笳》并称为“胡笳二本”。后董庭兰继承两家传统,整理再创作而成如今琴曲《大胡笳》、《小胡笳》。

大胡笳和胡笳十八拍区别
2个回答2023-10-20 02:42
大胡笳和胡笳十八拍在纤携液节奏和音乐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1. 节奏:大胡笳一般指十八段体裁的古琴曲,而胡隐尺笳十八拍则有更严格的节奏要求。
2. 音乐:大胡笳和胡笳十八拍在音乐上没有直接关系。除了定弦法、乐曲结构、乐句型和指法运用相似外,它们在旋律和节奏上没有共同之处。
因此,大胡笳和毁物胡笳十八拍在节奏和音乐上都有显著的区别。
胡笳汉月放了吗?
1个回答2023-07-13 10:25
没有,被禁播了。
胡笳十八拍谁的作品
1个回答2022-06-26 02:45
传为蔡文姬所作。
听胡笳十八拍有什么用?
1个回答2024-03-08 01:06

《胡笳十八拍》这首曲子里含金的商音部分较重,可以克制住体内过多的木气,并且配合着属水的羽音,曲调婉转柔和,且水可养木,对于肝脏来说,就再合适不过了。

胡笳十八拍的笳怎么读
1个回答2022-11-26 05:59

jiā
<名>
(形声。从竹,加声。本义:胡笳)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似笛。通常称“胡笳”
[Hu
Jia-a
reed
instrument]。胡人卷芦叶为笳,吹以作乐,后以竹为管,饰以桦皮,上有三孔,两端加角
胡笳十八拍的笳怎么读
1个回答2023-01-02 19:59

[jiā]
部首:竹
五笔:TLKF
笔画:11
[解释]〔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胡笳十八拍是谁创作的?
1个回答2024-02-23 12:52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据传为蔡文姬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1]之一。

《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胡笳十八拍是谁创作的
1个回答2024-02-29 21:50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据传为蔡文姬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1]之一。
《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一曲胡笳救孤城是一个 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3-14 08:00
西晋末年,北方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骚扰,北部边疆很不安宁。晋怀帝任命名将刘琨为并州刺史,驻守晋阳城。
  有一年,匈奴骑兵五万人马入侵,将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当时晋阳城里守军不过两千,刘琨一面调集军队准备死守,一面派人出城求援。匈奴骑兵几次攻城,刘琨指挥守军沉着应战,占据有利地势英勇抗击,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几天过去了,援军还未来到。城里的兵力在减弱,粮食在减少。刘琨急得团团转。
  一天晚上,刘琨登上城楼巡察。这时,城里城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远处匈奴骑兵的营地隐约可见。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那一声声凄厉的长啸,在夜深人静时传得很远,传到匈奴的兵营,把匈奴兵惊醒了。匈奴兵营里发出一阵骚动。
  这一下启发了刘琨,他想起了当年项羽的八千兵马被“四面楚歌”唱败的故事,想出了一个计谋。刘琨忙叫人取来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胡笳,朝匈奴兵营吹奏起来。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又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刘琨一遍遍地吹奏着那深情的乐曲,连自己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时,忽然有人发现匈奴兵营有了动静,传来幽幽的哭泣声。
  “将军,那边有人在哭。”卫兵报告刘琨。“注意劝静,严密防守。”刘琨及时作了布置,然后回营房和众将商量对策。第二天一早,卫兵赶来报告,说匈奴兵已经全部撤走了。刘琨听了,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担。
  原来,昨夜刘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之情,并很快感染了大部分将士。他们士气低落,有人还结伙逃回去了。匈奴首领眼看将士们已无心作战,就下令连夜撤兵,退回家乡去了。
  一首胡笳曲,救了一座孤城,被传为千古佳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