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课洗手儿歌

幼儿园如何上好身心保健课
1个回答2024-02-04 22:19
幼儿园身心保健课一般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多准备一些模拟的小内玩偶以游戏方容式给孩子们讲述健康的重要性,并和孩子家长配合好,宝宝一有不良情绪和身体不适及时沟通。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宝宝健康成长。
如何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1个回答2024-01-22 05:37
、加大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力度

在制订了严格的卫生保健制度的同时,将关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纳入到卫生保健工作中,创设幼儿心理健康的环境,让幼儿园成为健康的乐园。

(一)加大幼儿伙食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幼儿伙食质量。

保健医,管理员、炊事员几方面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幼儿伙食工作.在食谱制定上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主动调配丰富主、副食花色品种,做到品种多样、营养丰富,搭配合理.保健医参与制订食谱,并负责对营养量进行把关,监督伙食下量、食谱落实情况.我园还推出家长献菜谱举措,受到家长的高度赞扬。

(二)严把一日各个环节的消毒工作,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

严格执行市儿保所的各项要求,保健医监督各班卫生消毒工作,做到记录清晰,责任到人,及时向家长做好卫生保健的宣传工作,做到早知道,早预防,减少幼儿患病机会.连续多年被评为沈阳市儿保先进集体.
如何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1个回答2024-01-25 23:32
、加大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力度
在制订了严格的卫生保健制度的同时,将关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纳入到卫生保健工作中,创设幼儿心理健康的环境,让幼儿园成为健康的乐园。
(一)加大幼儿伙食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幼儿伙食质量。
保健医,管理员、炊事员几方面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幼儿伙食工作.在食谱制定上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主动调配丰富主、副食花色品种,做到品种多样、营养丰富,搭配合理.保健医参与制订食谱,并负责对营养量进行把关,监督伙食下量、食谱落实情况.我园还推出家长献菜谱举措,受到家长的高度赞扬。
(二)严把一日各个环节的消毒工作,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
严格执行市儿保所的各项要求,保健医监督各班卫生消毒工作,做到记录清晰,责任到人,及时向家长做好卫生保健的宣传工作,做到早知道,早预防,减少幼儿患病机会.连续多年被评为沈阳市儿保先进集体.
幼儿园卫生保健小常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3 02:37

幼儿园卫生保健小常识有:

1、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雾天外出可戴口罩。

2、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

3、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

4、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

5、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
1个回答2024-02-29 09:21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园幼儿及职工的保健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每学期制定保健、卫生工作计划,了解新入园幼儿的“三防”接种及体检情况,定期做好驱虫、矫正和治疗眼病,防治龋齿等工作。

  二、全面了解幼儿生长发育情况,期末向家长汇报。

  三、负责每天晨检,做到一看、二摸、三问、四检查,并监督指导教师做好午检和晚检工作。对患病幼儿及时做好妥善处理,指导体弱幼儿的护理工作。如发现传染病,应指导保育员做好消毒工作并及时报告防疫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蔓延。每月公布一次幼儿发病率,找出发病率升降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四、指导厨房人员搞好饮食卫生和检查饮食用具消毒工作,指导各班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定时检查各班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情况,了解幼儿的进步和睡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五、负责保管医务室一切物品、用具、药物,做好卫生知识宣传、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灭蚊蝇工作。协助后勤园长检查、评比、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按时送报表。

  六、负责常备药物的购买,每天按时送药到班,并照顾病儿按时服药。七、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情况,对有不良习惯及心理障碍-的幼儿,与班上的教师配合商讨矫正办法,并定期进行监测。

  八、认真钻研卫生保健业务,学习《规程》,以进一步了解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特点,更好地搞好工作。

  九、定期对保教人员进行有关“幼儿常见病”的知识讲授,定期在“家长园地”专栏中介绍有关育儿知识及保健卫生知识。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可发挥的作用是:

  学前期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生长发育迅速,然而身体尚未发育完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不足,容易受外界各种疾病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所以,幼儿教师协助幼儿园保证供给幼儿全面合理的营养,加强体格锻炼,落实扎实有效的防病措施等,是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

幼儿卫生与保健知识点
1个回答2024-03-02 02:17

幼儿感冒或患病,常发烧,胃口不好,家长不必太着急,必需合理进行他食调理,就可维持正常生长需要,促使肠胃蠕动,增强食欲,促进身体康复。

对发热族雹裤伴咳嗽小儿,不能进食过多以防呕吐,宜吃易消化食物,少吃海鲜和过咸过腻的食物,以防引起过敏和咳嗽,加重症状。幼儿发热宜以饮白开水,可适当喂些白开水,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C,增强抗病。饮水量的保持口唇滋润力度,不必过多。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对于新入园幼儿必须持有体检卡及免疫证复印件,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

做好接种、漏种登记,做好在园幼儿的年度体检,完成全园教职员工的年度体检,对于体弱幼儿建立管理档案。

幼儿膳食实行花样化、多样化,稀稠搭配,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对食谱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定期召开伙委会,对伙食中存在的问肆闭题及时解决。纠正幼儿偏食、挑食、边吃边兆简玩等问题,要注重以饱为先的正面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三月儿童保健防病有口诀

幼儿园保健医生给小朋友上什么课好
1个回答2024-02-06 16:09
可以给幼儿园的孩子上保护牙齿,好好刷牙,可以上那个七步洗手法,还可以给孩子上营养均衡的课
怎么给幼儿园小朋友上口腔保健课
1个回答2024-01-30 06:02
有些家长发现小儿高烧后出现流口水,不吃东西。口腔内发现许多小白点,牙床发红,这种病是疱疹性口炎,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此病多发生在6岁以下儿童,3岁以前的儿童好发。患儿全身症状很重,发病前有持续高烧,往往认为是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烧退后,患儿唇、颊、舌、牙龈粘膜上出现成簇小庖,破溃形成溃疡,溃疡面上被覆黄白色假膜,牙龈红肿充血,舌背覆盖舌苔。患儿由于疼痛不肯进食,流口水。口水流到的口角皮肤部位也相继出现小庖。一般7~14天后症状消失。疱疹性口炎患儿一定要注意休息,多吃富含维生素B、C和易消化的饮食,可以口服板蓝根等抗病毒药物。溃疡处可以涂布养阴生肌散,口腔内可以喷金喉健,西瓜霜清凉止痛。疱疹性口炎有一定传染性,其他儿童应与患儿隔离,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注意个人口腔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必要时可以口服板蓝根汤预防感染。   儿童也可以发生牙龈炎,多见于牙齿排列不齐,偏侧咀嚼,口腔卫生较差的儿童。临床表现为牙龈充血,质地变软,红肿,轻探牙龈出血。有的患儿咬苹果,咬馒头时可见血印,口腔内有臭味。幼儿牙龈炎时一定要加强刷牙,去除软垢菌斑,通过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使牙龈恢复健康。要培养儿童饭后漱口习惯,坚持早晚刷牙,定期用淡盐水漱口,积极治疗龋齿,纠正偏侧咀嚼不良习惯。如果牙龈严重出血,疼痛应进行血液检查,排除血液病等全身疾患。   2岁左右幼儿已经会走路了,他们活泼好动,四处探索,扩大势力范围,难免会摔伤碰伤,2~3岁是乳牙外伤最易发生的年龄。发生牙齿外伤后,家长一定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如果牙齿折断牙神经暴露,就要取出牙神经进行根管治疗。如果未露出神经,也要用材料保护折断的断面从而保护牙神经不受进一步侵犯。松动的、根折的牙齿,还需要进行固定。家长应嘱咐患儿不用外伤牙咬东西,以利于恢复。有的牙齿虽然没有折断,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牙齿颜色变黑,此时牙齿的神经已经坏死,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根管治疗。由于乳牙下方有以后要替换的恒牙,乳牙的外伤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如严重的嵌入性外伤可能会造成恒前牙的牙根弯曲不能萌出。因此,严重的乳牙外伤或患儿不合作不能胜任牙科治疗时也可考虑拔除患牙。乳牙外伤后一定要定期检查,拍摄X线牙片观察恒牙的发育萌出。   对儿童口腔有害的习惯性小动作被称作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长期持续的口腔不良习惯可以影响颌骨的发育,造成颌面畸形。家长应尽可能采取合适的护理和心理输导方法使儿童尽早放弃不良习惯。若在6岁以后仍不能克服不良习惯,应采用矫正器,帮助患儿克服不良习惯。   最常见的不良习惯是吮指习惯,文献报道胎儿在妈妈子宫里就有吮指的动作。3~4个月的婴儿也多有吮指习惯,吮拇指或多个指头,2,3岁以前吮指习惯是正常的,4~6岁这种习惯会逐渐消失。长期持续的吮指习惯会造成前牙咬合不上形成开合,上门牙向外倾斜,下门牙向内倾斜,牙弓变窄。异常吐舌习惯可以造成开合。如果患儿不能自行戒除不良习惯,或已经形成错合畸形,可以采用矫正器如唇挡,舌刺帮助戒除不良习惯和进行矫正。咬上唇习惯可能造成“地包天”,“下兜齿”,应该在5岁以前进行矫正,解除上下牙齿的锁结关系,促进颌骨发育并改善面形。   婴幼儿时期的常见多发病是龋齿,俗称“虫牙”,“蛀牙”。儿童龋齿发病年龄早,乳牙刚萌出就可以患龋齿,而且进展快,比如2岁的幼儿牙齿还没长全就可以全口多个牙齿龋坏。儿童龋齿不但可以侵犯多个牙齿,在一个牙齿上还可以多个牙面出现龋洞。儿童患龋率很高,1998年全国牙防组报告北京市城市5岁幼儿乳牙患龋率71.97%,乡村为82.72%。儿童为什么容易患龋呢?龋齿是怎样发生的呢?   龋齿是一种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慢性破坏性感染性疾病,它是细菌,宿主,食物长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菌存在于粘附在牙齿表面的菌斑内,其中变形链球菌是罪魁祸首,它可以作用于食物中的蔗糖使之发酵产酸,酸液使牙齿脱钙,产生龋洞。龋齿的发生与人体自身素质也有很大关系。乳牙牙齿钙化度低,抗酸能力差,牙间隙大容易造成食物滞留。儿童的睡眠时间长,饮食以粘,软,甜食为主,精细的食物更容易粘在牙齿上。再加上儿童年龄小,口腔卫生差,不能很好刷牙。另外,乳牙龋齿疼痛症状不明显,家长很容易忽视。还有的家长认为乳牙最终要换成恒牙没有必要治疗。这些因素都造成儿童易患龋齿,患龋率居高不下。很多家长认为不吃糖就不得虫牙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儿童龋齿的预防不单单是不吃糖那么简单。那么怎样预防龋齿呢?   首先要控制饮食。糖是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物质,不吃糖并不能预防龋齿。应该少吃高含糖饮食如各种蛋糕,巧克力,奶糖等,教育孩子不要吃零食尤其不要在临睡前吃东西。吃糖后应该漱口刷牙尽量减少糖在牙齿上滞留的时间。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多喝牛奶增加钙质的吸收。   其次,要改变喂养习惯。有的孩子晚上临睡前要喝奶甚至含着奶头睡觉,夜里还要再喝一次奶。这种喂养习惯对牙齿的损害最大。入睡后,口腔吞咽咀嚼活动停止了,唾液分泌减少,清洁能力下降。口腔内的温度、湿度适合细菌生长。临睡前吃的东西,夜里喝的奶液滞留在牙齿上,正好为细菌利用发酵产酸,整个牙齿处在酸液的腐蚀中,患龋危险大大增加。因此幼儿在长牙后逐渐用杯子替代奶瓶,戒除夜间喝奶的习惯。如果晚上喝奶应该提前半小时喝奶,喝完要刷牙。刷牙后不吃任何东西。   刷牙是预防龋齿,牙龈炎的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刷牙可以去除附着在牙面的菌斑和软垢,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婴儿长出第一颗牙齿时,母亲就可以用棉签或棉球沾清水把牙齿周围擦干净,随着牙齿的萌出可用指套牙刷刷牙,3岁以前母亲每天为孩子刷牙。3岁以后母亲可以为孩子选则刷头小刷毛柔软的保健牙刷在家长的监督下每天早晚自己刷牙,家长每周应该亲自为孩子刷牙一次。另外刷牙后不要再吃任何东西,让牙齿在干净的口腔环境中休息一夜,第二天更好行使咀嚼功能。   龋齿的发生和人体的自身素质有关,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全的患儿容易患龋齿。因此,预防龋齿还要从加强牙齿的抵抗力着手。氟可以增强牙齿的硬度,可以抑制细菌。可以定期给全口牙齿涂布一层氟化物,就好像给牙齿穿上了防龋衣。乳磨牙可以进行窝沟封闭术,把容易藏匿食物残渣的点隙窝沟填平有利于刷牙和预防窝沟龋齿。   最后提醒家长龋齿的发生是经过一段时间才产生的,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家长一定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龋齿就要立即治疗,以防龋齿进一步发展。学龄前儿童一般应该3个月左右检查一次,学龄儿童应该半年检查一次。   总之,在婴幼儿时期家长应该培养孩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蛋糕等含糖高的粘软点心,增强自身免疫力,去除不良习惯。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保障儿童口腔健康,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幼儿园卫生保健包括哪些内容?
1个回答2024-02-02 01:48

(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科学制订食谱,保证膳食平衡。

(三)、制订与儿童生理特点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及体育活动,并保证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

(四)、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开展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内外环境及个人卫生。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六)、协助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在儿童入托时应当查验其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

(七)、加强日常保育护理工作,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

(八)、建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九)、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十)、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

幼儿园春季卫生保健常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7 17:52

1、定期活动

在寒冷的冬季,幼儿的室外活动相应减少,春季来临,如果骤然增加室外活动量,由于温度的差异,势必增加幼儿的发病率。

因此,冬季也要常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增强其身体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适量、定期、定时的户外活动增加幼儿抗病能力,改善体温调节功能,以减少春季疾病的发生。

2、利用现有时机锻炼幼儿身体

春季气候适宜,阳光灿烂,极有利于幼儿户外活动。春季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刺激造血功能,促进维生素、的生成,从而有效地促进体内钙的吸收,提高骨骼对钙的摄取能力。家长和教师可利用春游、放风筝等形式带领幼儿多参加户外活动。

3、注意饮食。

幼儿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阶段,营养全面,膳食搭配得当,能增强其身体的免疫力。要在保证幼儿肉、蛋、奶等蛋白质类供应的前提下,让幼儿多吃青菜、粗粮;多饮水,春季气候干燥,幼儿活动量加大使幼儿体内缺少水分,多饮水有利于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

幼儿在园的日常保健护理

1、晨间清洁卫生、晨接、户外活动、饮水、餐前餐后管理、大小便、幼儿睡眠、午点安排、幼儿卫生、幼儿离园、物品管理、幼儿衣着。

2、重点解释:幼儿所用物品每天进行消毒并做到随时保洁;班级教师对幼儿全面护理,并培养幼儿饮水的习惯;

3、在传染病流行及天气有变化的情况下,园所保健室都会给家长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