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远离农村儿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村女人主动离婚?
1个回答2024-01-30 15:12

在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人的婚姻观里,女人不敢离婚,有孩子的女人更不敢离婚。可最近两年回老家的时候总听到家里人说谁、谁、谁离婚了。甚至我那个小学毕业有了两个孩子的闺蜜都已经二婚了,还天天的在朋友圈里晒幸福。

她的故事我知道,从结婚之后就一直在家没工作过。嫁的那个人是相亲认识的,本来也不愿意,结婚前那男的还追着骂她。可没办法,家里收了人家的彩礼钱。听说现在在农村彩礼钱都要十万了,还一个劲的往上涨。就这样还有好多人娶不上媳妇,好不容易“倾尽家财”娶到媳妇的以为终于可以安心了。谁知道,三天两头的闹离婚,大部分是女方提出来的。

农村的妇女几乎从来不上班,在家里就是个土皇帝,为什么还要闹离婚?

一、真的是太闲了

有时候回老家我都羡慕她们的生活。孩子有婆婆带着,一日三餐的饭婆婆给做着。家里的农活男人干着,就这样还不行,三天两头的给婆婆吵架。无非是嫌弃婆婆不讲卫生,做的饭不合口味。我的一个邻居,媳妇都娶了几年了,除了上厕所几乎都不下楼,饭菜都是端上去的。问她为什么不下来,说楼下太脏了。

二、攀比心理

你看看人家都买房买车了,咱们什么都没有。你这么穷,我为什么要跟着你过苦日子。而且大部分农村的小孩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结婚的时候还没有到法定婚龄,好多孩子都有了还没领结婚证。反正又没有领结婚证,以前还小什么也不懂,年龄大了自然就不愿意了。

三、什么都是男方的,就算离了婚也没损失一毛钱,还赚了彩礼钱

结婚的房子,到彩礼、婚礼、宴席几乎都是男方一手包办,还要吃好的,喝好的,伺候好丈母娘。离婚的时候,女方拍拍屁股走人反正也没损失什么。

大城市就不一样了,几乎买房都是两个人一起还房贷、车贷的。好不容易在大城市买了房,一离婚,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工作的钱就打水漂了不说,人老珠黄,谁还愿意娶自己。

所以近年来大城市单身的女性越来越多。两个人有时候真的未必就比一个人好,至少现在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也不用靠着男人生活。谁能保证婚姻就一定会圆满幸福,一旦开始依靠一个人,就会变得很懦弱。但是谁能保证这个人永远不离开自己。与其把命运交给一个不确定的男人,还不如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入伏后在农村遇到3种动物,尽量远离更不要招惹,农村人经验之谈
1个回答2024-02-02 08:24
现在已经入伏了,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热了。
大家都有感触,那就是天一热,人就特别容易暴躁,发脾气的概率也变大了不少。
人是这样,动物也不例外,动物在入伏之后的这段时间也会变得更加凶狠,如果随便招惹的话可能就会被攻击。
在农村地区,野生动物尤其多,所以遇到这类事件的概率也要高上不少。
各位农村的朋友如果在入伏之后偶遇了这三种动物,千万不要招惹,不然到时候真有你后悔的。
一、入伏之后,农村朋友如果看到这三种动物,千万不要随便招惹。
1、马蜂。
相信农村的朋友们应该都有一些围绕着马蜂的故事吧,很多朋友在小时候都有惹到蜜蜂然后被蜇了的回忆。
蜂类动物的筑巢位置有很多,在各种树上或者是房檐上,哪怕是城市里都有不少蜂窝。
但是马蜂和蜜蜂可不是同种等级的,马蜂的杀伤力是蜂类动物中数一数二的,不然人们的口头语中也不会有“捅马蜂窝”来形容惹上麻烦了。
马蜂的体型比较大,而且有着较强的毒性,正常的蜜蜂在扎到对手身体里之后,会把自己的螫针留在对手体内,自己也会因此死掉。
而雌性的马蜂的螫针更加坚硬也更长,可以多次使用。
而马蜂最活跃的时间就是入伏以后,这段时间他们的活动时间更长,范围更大。
同时,马蜂的攻击性很强,只要有生物靠近她们的地盘,更别说是对他们进行挑衅和干扰,他们马上就会展开反击。
马蜂的毒性对于小型动物杀伤力是很大的,就算对于人类等大型动物,一群马蜂一起上,也是遭受不住的,马蜂蜇人致死真的不只是夸张而已。
一般来说,马蜂蜂巢周围的二十米左右的距离,都是她们的守卫范围,只要进入到这个范围内就会被盯上,如果有了什么有攻击性的动作或者散发出了什么危险的气味,负责守卫的工蜂就会马上开始攻击,而且就算敌人逃走冲亮了他们也会持续追击,追击距离甚至可能超过几百多米。
而且在入伏以后的这段时间,是马蜂的繁殖期,马蜂会在这段时间产卵,因此马蜂们攻击性会更加强大。
毕竟只要是母亲,无论是什么物种,都是非常护巢的,为母则刚嘛。
因此大家如果在野外发现了马蜂窝,千万不要去挑衅,弄不好真的会丧命。
2、入伏之后的蚂判巧蛇不能惹。
大家看到蛇一般都会害怕,但其实蛇的胆子也很小,通常不会去主动攻击人。
蛇去咬人往往都是因为,人看到蛇以后惊慌失措,做出的行为让蛇认为自己有危险了,才会去攻击人。
毕竟人的体型要比蛇大太多了,蛇自己也知道害怕。
农村很多地方都会有山,稍微潮湿一点就会经常看见有蛇出没,甚至在一些家里都能偶尔看见一条蛇冒出来。
很多人担心蛇有毒,所以看到蛇就害怕,其实一般脑袋呈圆形的蛇都没有毒,而相对的,三角形脑袋的蛇就会有毒。
当然,圆形脑袋的银环蛇是有毒的,大家一定要注意。
蛇与马蜂一样,也是在入伏以后的这一两个月开始产卵,所以原本不会主动攻击人的蛇在这段时间也会变得更加敏感,有人踏入他的领地就有可能展开反击。
这里推荐大家去“打草惊蛇”,在山里走路的时候时刻带一根棍子,一边走一遍敲打周围的草,这样能保证蛇会提前被惊动,然后离开附近,避免不小心踩到蛇被反咬一口。
3、入伏以后的黄鳝不能惹。
黄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种食物,虽然现在野生黄鳝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高,但是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
夏季的时候黄鳝的营养价值最高,肉质最为肥美,但是这时候也正好是黄鳝繁殖的时候,黄鳝属于雌雄同体,雌性的黄鳝在产卵之后就会变性成为雄性。
而在小黄鳝长大之前,他们都会一直保护着孩子。
黄鳝虽然现在是食物,但其实他也是肉食类动物,在水里还是很凶猛的,如果在这个季节有人下河游泳看到了黄鳝,可不能随便招惹他们,以为他们没有什么攻击力。
他们咬人也是很痛的,而且野生动物不干净,可能会携带病菌寄生虫等等。
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七月入伏以后,农村朋友们千万不能惹的几种动物了。
希望大家在野外多多小心,现在也是暑假,也一定要闷键让家里的孩子多注意些,大家还知道什么最近很危险的动物,欢迎在评论区里分享一下。
一个离过婚又带孩子的农村女人和没结过婚的女孩,在相亲时为什么待遇一样?
1个回答2024-01-24 11:51

重要的是要看两个人是不是合适。社会改变了单亲妇女的数量,社会上的人们并没有轻视这些单身母亲。

决定两个人是否是结婚的重要前提的条件是他们是否在同一目标方向上。如果两个人在同一方向上,他们很乐意朝着同一目标前进,这两个人适合结婚。如果两者不同,那么这两个不适合结婚。即使他们在一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和争吵。

要确保两个人适合结婚,就是要确保彼此可以容忍。如果两个人要在一起生活,他们必须宽容并且互相忍受。实际上,两个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人格差异,它使两个人看到相同的问题或同一件事。它还创建了其他概念和定型观念。葛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似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因此,如果两个人要结婚,他们必须能够彼此容忍。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心不在一起,他们将无法容忍彼此,这两个人不适合结婚.如果有不可避免的冲突,他们会发现他们彼此不相容。两个不理解和容忍宽容的人注定不会在一起,他们无法永远持久。

婚姻的重点不是对方是否单身,而是两个人是否可以同心同力,所以娶给一个离婚并带孩子的农村妇女的女孩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什么羞于见人的事。



农村中的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农村以后会消失吗?
1个回答2023-01-22 23:57
农村以后不会消失,因为现如今还存在很多贫困地区,很多人依旧生活在农村。
什么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1个回答2022-09-06 23:57
新概念吧,没听说过
缓刑期间不可以离开农村还是本市?
1个回答2023-01-05 06:56
是不可以离开本市的
农村常见离婚案例
1个回答2024-05-02 15:04
你不同意离婚,法院第一次不会判决你们离婚的
农村离婚案例
1个回答2024-06-14 18:55
协商啊,谁主动离婚就被动接受不愿意离婚方面的条件。按照法律上彩礼和首饰属于赠品不能分割,只要是婚后的共同财产进行平均分割,放到父母手里也是共同财产。
为什么有很多的农村年轻人,都选择逃离农村?
2个回答2023-08-06 10:00
因为农村的很多设施都不完善,生活水平没有大城市好,而且工作机会也不多。
渐远的乡愁----致东北那些被我们抛离的农村
1个回答2023-11-27 11:59
“村里又走了一批人!现在村里的房子空老多了!这回倒好,连抬棺材的十几个人都凑不齐了!后年村委会换届,恐怕是连参加竞选的人都没有了!”老赵不无忧心地唠叨着。

老赵是一名老支书,在村干部任上连续干了六届了。下一届他也不想干了,可是却选不出合适的接班人来。他们这一届的年龄都在五十岁到六十岁上下,实在没那个精力再干一届了。

“还生态移民来,这也不用移就没人了!”老赵叼着烟说。

我知道老赵的担忧,我也清楚地知道,那些人口渐少的农村日后会面临的种种窘境,我甚至能够想象得到以后村里也会出现人死了多日,大家伙儿却都不知道这人是何时去世的情况出现。可是,我们都无力改变。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曾经熟悉的东北农村正在以我们无法预估的速度被肢解。如今,若不是逢年过节或是学生放假,在村里都很难看见一个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至于十七八、二十几岁的大姑娘小伙子就更加难以见到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纷纷选择逃离农村,他们或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选择离开,或是为了改变日趋紧张的经济状况而离开。相比于上一代人,这一代人对于土地的依赖和眷恋已经越来越淡化,他们的脑子里无比的留恋城市而讨厌农村,他们中的一部分再也没有了乡愁。而且,国家取消粮食保护价格之后,市场已经让粮食价格直沉到底,种粮的收益远不能应付日常的支出,更不用说有的人还要靠它来娶妻生子了。

今后,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养育自己的农村,而去往城市打工或者出国劳务。现在,农村里种地的主力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四十几岁的人都很少了,假若有一天这一批老人也都干不动了,农村将会出现无人种地的窘境。尽管有些企业已经意识到农村的商机,但真正到农村投资的也还是寥寥无几。

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进行的扶贫工作中,超过95%的人都是因病致贫或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而其中绝大部分又都是老年人。对他们的扶贫,只能依靠国家提高医疗和低保标准来兜底,所有的扶贫项目除非是村委会代为持有股份并代为运营管理项目,否则,根本就没有通过项目脱贫的可能。

而且,因为人口的快速流出,人口的出生率远远低于人口的死亡率,再加上年轻人的流出,很多农村都出现了人死了棺材却没人抬的窘境。因为人少,一些村庄里成年的小伙子找对象都成了问题。不仅如此,连平时打场、盖房需要邻居帮忙的事情,也都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实现了。

几十年前,国家要农村支持城市。现在呢,是不是该城市支持农村了?如果连种地的人都没有了,我们还有赖以生存的基础吗?!如果一切都靠进口,我们的生活又如何能够得到安全保障?

如果任由农村自生自灭,超不出二十年,有些村庄就会自然消亡!到那个时候,乡镇的人口规模就会急剧缩减,可能又会掀起新一轮的撤乡并镇潮。可是,如果乡镇都没有了存在的必要,那么县一级是不是也快要被取消了?或许也就在弹指一挥间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人类倒退的信号?我们该如何应对人口加速流出后的农村?这一切,恐怕无人能够给出答案,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只是,那个曾经给过我们快乐并养育我们长大的农村,以后要到哪里去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