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认识钱币

如何教孩子一年级下学期的认识钱币?
1个回答2024-01-26 18:51
试试组合方式怎么样,比如10元由2个5元组成,10个1元组成,其他面值的同理。
平常买东西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付钱,然后在旁引导。
不认识的硬币
1个回答2024-01-19 03:47

硬币正面中间是一个像拖拉机的车头,车头上面是两只相握的手,车头下面是年份1972,车头两边是两颗稻穗。硬币背面正中是“1”字,周围有一圈阿拉伯文。这是阿尔及利亚的世界粮农组织纪念币,面值1第纳尔,邮币卡市场上5元左右

教孩子如何认识钱币四步曲
1个回答2024-01-25 20:42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钱币游戏中,初步认识了货币的样式、功能和使用方法,为进入社会,学会生活打下了一个重要基础。

 

        下午放学后,聪聪告诉妈妈,今天有一项作业是让家长教孩子认识钱币。经儿子一说,妈妈才意识到孩子在关于钱币的认识上还真有很大的欠缺。认识钱币是日后善于使用的基础,于是,妈妈与聪聪玩起了独创的“认识钱币”游戏……


  第一步——初步认识
  妈妈首先翻出了两本不同年份银行发行的《钱币收藏册》,和聪聪一页页地观看不同年代、国家、风格的各种钱币。聪聪虽然还不能从风格迥异的钱币中看出各国的文化风俗,但起码对中国的钱币有了很深的认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币,无论是五、六十年代发行的,还是九十年代以后发行的,都有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钱币上的国徽。

 

        从钱币的人物变化上,他还认识了一些伟人和一些少数民族等等。看得差不多了,聪聪妈就把钱币册合上,考问聪聪不同钱币上的一些特征。比如过去的1分、2分、5分纸币上都是什么图案?什么时候发行的钱币上有防伪标志?聪聪兴趣盎然,一下子掌握了不少钱币的特征。


  第二步——交换钱币
  在聪聪对钱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妈妈从钱夹里翻出一大堆纸币,又从儿子的储蓄罐里倒出一大堆硬币,与聪聪玩起了换钱币的游戏。妈妈将纸币划归己有,将硬币划归聪聪,然后用纸币与聪聪兑换硬币。如先用5元、10元、20元的纸币分别兑换成同样面值的1元、5角或1角的硬币;再用这些纸币兑换不是同样面值的硬币。换成同样面值的硬币时,比如10元纸币可以换成10个1元硬币、20个5角硬币、100个1角硬币等,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


  第三步——模拟演练
  妈妈将聪聪的玩具当成了待售商品,一一估价,分成两堆,与聪聪对卖。比如聪聪的小熊估价8元,妈妈拿出10元,让他找零;而他的玩具手枪估价4块8,聪妈出5元,继续让聪聪计算找零。在这些“故意刁难”和找零练习中,聪聪对钱币的运用更熟练了。


  第四步——实战演习
  以上三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聪聪最后真正的实战作铺垫。在结束上述游戏后,妈妈提议到楼下超市买点东西,由聪聪付钱。对此,聪聪双手赞成。两人来到超市,聪妈先拿了袋手纸,又拿了包鸡爪,聪聪也拿了盒泡泡糖。付账的时候,妈妈将钱交到了聪聪手里,让他转交。在售货员尚未找回零钱时,妈妈问聪聪该找多少钱。聪聪稍加计算,说出了一个数字,妈妈笑了,对他说:“现在让我们看看找回的钱对不对?”聪聪接过钱,认真地数了数,抬起头对妈妈说:“对!”


  就这样,聪聪在轻松愉快的钱币游戏中,初步认识了货币的样式、功能和使用方法,为进入社会,学会生活打下了一个重要基础。

 

谁认识这个东西是什么?纪念币还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9 21:21
是纪念币,铜合金的
关於一个不认识的硬币
1个回答2024-01-26 19:04

你好!

这是一枚泰国早期的1萨当硬币

(怎么提了两个一样的问题啊?)

1铢=1萨当

市场价格15元左右

向左转|向右转

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认识货币的本质?
1个回答2024-01-25 07:25
货币起源于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从社会发展来看,当生产力极度低下,人们的劳动成果仅能维持生存而无剩余时,是不存在商品交换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为劳动产品的交换提供了条件,被交换的产品就成为商品。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采取物物交换的形式进行,然而随着商品的日渐丰富,商品交换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换的频率越来越高,物物交换已不能满足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逐渐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一种商品,固定地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一切商品均可以与之交换,而它又可以用来交换其他一切商品,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即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而其他商品则没有这种特性;货币具有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而其他商品则没有这种能力。
(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货币已成为剥削者占有他人劳动的工具,体现着阶级剥削关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货币成了社会主义商品交换、按劳分配和经济核算的工具,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型的生产关系。
谁认识这枚古钱币
2个回答2023-04-27 21:03
这是臆造币,文字是元八思巴文。
快乐儿童绘本数学认识货币教案
1个回答2024-01-24 14:49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学说句子Showmeyour(book).Hereitis.

  2、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学习单词book,bag,cup,hankie,发音基本准确.

  3、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book,bag,cup,hankie的实物。

  活动过程:

  一、WarmUp热身复习《Pointatyoureyes》

  教师带着唱唱跳跳学过的歌曲,激发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愿望。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逐一出示book,bag,cup,hankie的实物,引导幼儿大胆学说,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

  师:Whatisit?

  生:It’sa(cup).(幼儿答不出来,老师就带读几遍)
怎样认识古币上的字
4个回答2022-12-21 15:20
最好的是找图谱慢慢认识,也可在网上查,慢慢的就认识了。
怎么教孩子认识钱币
1个回答2023-11-29 21:09
教孩子如何认识钱币四步曲
下午放学后,聪聪告诉妈妈,今天有一项作业是让家长教孩子认识钱币。经儿子一说,妈妈才意识到孩子在关于钱币的认识上还真有很大的欠缺。认识钱币是日后善于使用的基础,于是,妈妈与聪聪玩起了独创的“认识钱币”游戏……
第一步--初步认识
妈妈首先翻出了两本不同年份银行发行的《钱币收藏册》,和聪聪一页页地观看不同年代、国家、风格的各种钱币。聪聪虽然还不能从风格迥异的钱币中看出各国的文化风俗,但起码对中国的钱币有了很深的认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币,无论是五、六十年代发行的,还是九十年代以后发行的,都有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钱币上的国徽。从钱币的人物变化上,他还认识了一些伟人和一些少数民族等等。看得差不多了,聪聪妈就把钱币册合上,考问聪聪不同钱币上的一些特征。比如过去的1分、2分、5分纸币上都是什么图案?什么时候发行的钱币上有防伪标志?聪聪兴趣盎然,一下子掌握了不少钱币的特征。
第二步--交换钱币
在聪聪对钱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妈妈从钱夹里翻出一大堆纸币,又从儿子的储蓄罐里倒出一大堆硬币,与聪聪玩起了换钱币的游戏。妈妈将纸币划归己有,将硬币划归聪聪,然后用纸币与聪聪兑换硬币。如先用5元、10元、20元的纸币分别兑换成同样面值的1元、5角或1角的硬币;再用这些纸币兑换不是同样面值的硬币。换成同样面值的硬币时,比如10元纸币可以换成10个1元硬币、20个5角硬币、100个1角硬币等,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
第三步--模拟演练
妈妈将聪聪的玩具当成了待售商品,一一估价,分成两堆,与聪聪对卖。比如聪聪的小熊估价8元,妈妈拿出10元,让他找零;而他的玩具手枪估价4块8,聪妈出5元,继续让聪聪计算找零。在这些“故意刁难”和找零练习中,聪聪对钱币的运用更熟练了。
第四步--实战演习
以上三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聪聪最后真正的实战作铺垫。在结束上述游戏后,妈妈提议到楼下超市买点东西,由聪聪付钱。对此,聪聪双手赞成。两人来到超市,聪妈先拿了袋手纸,又拿了包鸡爪,聪聪也拿了盒泡泡糖。付账的时候,妈妈将钱交到了聪聪手里,让他转交。在售货员尚未找回零钱时,妈妈问聪聪该找多少钱。聪聪稍加计算,说出了一个数字,妈妈笑了,对他说:“现在让我们看看找回的钱对不对?”聪聪接过钱,认真地数了数,抬起头对妈妈说:“对!”
就这样,聪聪在轻松愉快的钱币游戏中,初步认识了货币的样式、功能和使用方法,为进入社会,学会生活打下了一个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