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英语学习纠正

如何纠正孩子学习中的粗心?
1个回答2024-02-07 06:58
家长应该从一开始就教育孩子做题或者写字不要太草,要严肃认真,从一开始就养好好习惯。

2/6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好了再做,争取 一次做好,这样,孩子就会用心去写,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细心,做什么都会经过思考在下笔。

3/6

做家长的给孩子准备一个记录错题的本子,把每一次做错的题都抄写到本子上,纠正好,久而久之孩子养成好习惯,就会认真对待每一道题。
4/6

很多时候粗心都是源于没耐心,这时做家长的要培养孩子的耐心,有了耐心做事时候就不会急躁,这样就能避免粗心。

5/6

做家长的可以换个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习,让孩子做老师来教我们,培养孩子对学习的乐趣,这样孩子在面对作业时就能很认真,可以有效纠正粗心。

6/6

做家长的要学会让自己检查自己的作业,不要每次作业完成了就依赖家长,这样孩子就不会知道他的粗心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请问如何纠正宝宝吃手的习惯呢?
1个回答2024-03-05 14:11
教你6个纠正吃手的办法  有人认为,吃手是否会造成上颌的变形,要看吃手时间的长短和吸吮的力度(如果每次孩子每次都会吸吮至少30分钟,就很可能会造成牙齿咬合异常及上颌骨的变形)。那么,如果他只是把手指头放在嘴里,放在那儿,就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了吗?不是的,只要是手指放在上下牙之间,就可能造成上下牙齿之间出现楔形间隙,不能正常咬合。虽然一般说来,差不多有80%吃手的孩子会在5岁以前放弃这种习惯,可是,专家还是建议我们,如果你的孩子有吃手的习惯,你最好从3岁左右就开始纠正他。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能真正听懂大人说的一些道理了,而且,在准备进入幼儿园的初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性,也很有助于孩子自觉地克服不良习惯。如果当四五岁时,孩子仍然保持着这种习惯,不仅会加剧我们前述的那些危害,也更加容易形成孩子心理上的发展迟滞,改起来困难也更大。有这样一些方法和建议,家长们可以尝试。  

1. 了解孩子吃手的状况。在平时生活中仔细观察孩子都什么时候吃手,进而了解他吃手的一些原因,可能的话便于对症下药(比如,他一看见陌生人就会吃手,那可能是因为他心理紧张,等等)。  

2. 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是必不可少的。3岁左右的孩子尽管有些逆反,但也还是很愿意遵从“好孩子”“大孩子”的原则,做“好孩子”“大孩子”做的事情的。家长要把吃手的坏处告诉孩子,告诉他“小弟弟小妹妹才会经常吃手,你已经长大了,就不该老吃手了”等等。  

3. 家长不要紧张过度。诸如打骂、唠叨,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造成他心理更加紧张不安。向孩子表达你的对吃手这件事的关注和对他的关心,家长营造的轻松和谐氛围对于孩子改掉不好习惯有很大的作用。  

4. 可以尝试借助别人来劝导孩子。比如到医院,让牙医告诉孩子吃手的坏处,医生的话,孩子总是很信的(就像他们很信任警察叔叔一样)。  

5. 不管是孩子吃手了,还是一时没有吃,都不要“提醒”他。如“乐乐,你今晚没吃手,很好!”或经常对他说“别吃手!”你每说一次,其实都是在提示他记住吃手这件事。  

6. 更重要的是帮助他寻找其他能让他发泄情绪、安慰心灵或取得乐趣的方式。有了新的更健康的方式和寄托,吃手的不良习惯自然也就消失了。可以让宝宝在困的时候再睡觉,含奶睡觉不一定必须纠正。
主人公异能有一个是学习的小说,纠结,!
1个回答2022-09-22 19:20
是《军队里的故事》吗
如何纠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1个回答2024-01-29 09:44
一般来说,儿童在三岁左右有自我意识的萌芽,
自我倾向过于严重或到了4-5岁,甚至6-7岁,还停滞在自我中心阶段
,这就成了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希望得出以下的结论:
1、孩子自我意识在三岁左右萌芽,这时候是对其引导的最关键时期;
3、一但发现孩子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或因这个问题与其他小伙伴的交往障碍那就要及早纠正,越早越好,而纠正孩子首先要是改变大人的思想观念。
第一:转移家长注意的焦点:孩子为什么会以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因为在家里全家人都以他为中心,我们原来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败家子”的写照,但现在我们想想家里的小孩子,有多少个不是这样呢?家庭将孩子当成家里的小皇帝,以孩子小为借口什么都哄着、宠着,使他从小养成了“这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围着我转,都是为我服务的”这样一个思维习惯,那这样的孩子到社会怎么会不碰璧!其实孩子就是家庭一个普通的成员,只不过由于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比较差,还是未成年人,需要大人的照顾,这是人的本性,但和孩子交往中决不能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是高人一等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接触的两个案例都是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由保姆带大的,父母唯恐孩子生活受苦,对保姆千叮咛万嘱咐,钱也由着花,有这样生活服务型的“大臣”,难免就会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
第二:同理心教育:我们古代圣贤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常说:“吃亏是福”,家长总怕孩子未来走上社会吃亏,所以就会不自觉地将社会上一些阴暗的东西说给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形成对社会的戒备心理,加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那这个孩子和别人的交往问题就会非常严重。所以,要想让孩子克服这个心理问题,最好的法宝就是“同理心”,遇事多让孩子想一想:“假如别的小朋友也对你这样,你会怎么想?”,让孩子学会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逐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第三: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不要想着孩子事事都不吃亏,其实让孩子经受些挫折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生活中的挫折会让孩子更加成熟与坚强,没有经过挫折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孩子与人交往有问题,在与人交往中受了委屈倒未必是坏事,家长以“同理心”进行引志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那种担心孩子与人交往存在问题就更怕孩子与人交往的作法只能使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如何纠正小孩爱打人的坏习惯?
1个回答2024-02-22 05:34
首先我觉得小孩子最好不要给老一辈人帮着带,老年人的没有原则的宠爱会让孩子变得蛮不讲理,别人稍有不从,就拳头相向,其次,如果父母发现了这样的行为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袒护孩子,应该立刻进行严厉批评教育,但也不能一味用简空迅单粗暴的方式打纤困孩子,反正就是该教育的一定要教育,千毁亏念万不能要让孩子有那种“就算我错了也有人为我撑腰”的想法!
女孩子爱打扮成男孩子怎么纠正这习惯呢?
1个回答2024-02-29 01:56
女孩子爱打扮成男孩子
1,可能是因为她自己觉得很酷。很潇洒。她喜欢飒爽英姿的风格。
像花木兰。要给予适当的尊重。慢慢改变,不要强求。
2,
怎么纠正这习惯
有的孩子 可能是缺少安全感,想通过这样的打扮来保护自己,作为家长应该给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让她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女生,也可以鼓励她们把自己的内心胆大地暴露出来。她们慢慢的就会改变自己的穿着,变成一个柔弱的小女孩了。

女孩子的从小穿着打扮都是通过父母不停的改变形成的潜意识,还有可能父母在小的时候经常给他们买一些运动服或者比较休闲的衣服,才导致这些孩子在长大了以后接受不了柔弱的衣服,平时穿着就像个小男生一样。作为父母如果想改变自己孩子的穿着,就经常给孩子买一些女性的穿搭。
在孩子尝试穿上裙子以后给孩子拍美美的照片并且夸奖他这样的穿着非常好看,也在朋友圈里面炫耀一下自己的孩子,得到别人的夸奖,以后这些孩子也会慢慢改变自己的穿着习惯,以后就会像个小女孩一样了。
如何纠正孩子马虎的习惯?
1个回答2024-03-13 17:41
如何纠正孩子马马虎虎的坏习惯





“我们的孩子挺聪明的,可是总考不了一百分,这马虎的毛病可怎么治啊?”不少家长为此犯愁。



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性格问题,急性子爱马虎;有时是态度问题,对学习不认真就容易马虎;有的是熟练问题,对知识半生不熟最容易马虎;有的是认识问题, 没认识到马虎的危害……解决马虎问题必须对症下药,根据产生马虎的原因,有针对性做工作。现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1、错题集的给孩子一个“错题集”,让孩子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 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档案”孩子分析错误的原 因多是马虎,有利于认识错误的危害,下决心改正。错题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



2、草稿不要太草。不少孩子马虎是从草稿开始的。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草稿不要太草。从草稿开始就要严肃认真。这有利于克服马虎的毛病。



3、不要依赖橡皮。橡皮是造成马虎的一个根源,反正错了可以擦,于是错了擦,擦了错,孩子不在乎。家长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错了不许擦,孩子就会认真一点。 “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做,争取一次做对。



4、学会自检。有些家长总怕孩子错题,得不了高分,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样做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反正错了妈妈能给检查出来,所以做题时马马虎虎。家长不要给孩子检查作业,让孩子养成自检的习惯。错了又没检查出来,就让他不及格。这 样他才能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有了自检的能力,马虎的毛病才能克服。



5、让孩子考家长。让孩子出题考家长,孩子很感兴趣,他们会成心出些容易错的题,把家长考住。家长成心马虎,让孩子批评,这时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将来他们做题时也会防止马虎。











参考文献:(摘自《家庭教育指南》2002年第9期
怎样纠正孩子爱哭的习惯
1个回答2024-02-06 20:05

对于还不大会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孩子来说,哭,往往是向父母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方法。饿了,困了,摔倒了等等,都需要借助哭来向家长发出“讯号”。细心的家长,可以从不同的哭声中听出徽小的差异。但是,孩子到了三四岁,仍然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常哭闹,说说他反而哭得更厉害,有时还在地上打滚哭。

这就不对了。这说明家长培育方法不当,孩子养成了爱撤娇的毛病。孩子撤娇爱哭,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家庭影响造成的。特别是在幼儿期,受到过度保护和娇惯的孩子,多半爱哭。因为孩子一哭,家长马上就去哄,并满足一切要求。这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哭能得到一切。孩子长大了,如果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他还会大哭大闹。因为孩子小时候只学会了哭闹的本领,还没有掌握忍耐的本领。独生子女、晚育子女、体弱多病的孩子以及爷爷奶奶带养的孩子,容易养成爱哭撒娇的毛病。

对于孩子的撤娇哭闹,如果家长一味迁就不敢触动,是难以纠正的。对于过了三四岁,为了某种目的还经常哭闹的孩子,要采取严厉的态度,迫使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是不理睬他,等他哭够了,说话了,再去满足他的合理要求。要使孩子逐渐明白,爸爸,妈妈不喜欢哭的孩子,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绝不能简单地、不分音红皂白一概回绝或加以斥资。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要问明情由,弄清情况,耐心给于答复。对于合理的要求,要给于满足,暂时满足不了的要慢慢解释。对于一些无理的要求,要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他明白不能得以满足的原因。

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父母应教育他懂得,哭是不对的!当孩子在发脾气,大哭大闹时,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只有等他撤完娇、哭闹完了之后,情绪好转时,再进行教育,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能再哭了。要让孩子明白,动不动就哭,是小孩子的做法。还要让孩子懂得,哭是会招人烦的,连小朋友都不喜欢。此外,应让孩子经常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在纠正孩子撒娇、爱哭的习惯时,必须让孩子储得,世界上还有许多不能随心所欲的事,要培养孩子有忍耐性。当孩子有了进步时,要及时地予以鼓励,促使孩子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怎么纠正宝宝咬人的习惯?
1个回答2024-02-27 04:20
孩子喜欢咬人.有很多原因.

1  孩子正在出牙阶段,牙齿会痒,会采取咬人来解决疼痒的痛苦.这样的孩子过一段时间会自然好,可以给他一些硬一点的事物和促进牙齿生长的食物.

2  对人的依恋,这样的孩子多半是咬他喜欢的人,如妈妈,亲人,好的伙伴,想表达自己的爱,想引起注意.这样的孩子,当被咬人要表现很痛苦的样子,让他学会内疚感,同情感.慢慢就会好点.

3  发泄情绪,这样的孩子必有很多不满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如妈妈给别人东西吃而没有给自己,老师对待小朋友不公平等,当受委屈的时候.这样的孩子要多给一点爱,让他知道大家都是爱他的.

4 实在没有办法,每当他咬人后就给他一个惩罚.
孩子想要学画画,我怕影响学习,好纠结,学画画有什么好处吗?
1个回答2024-02-27 04:27
其实海姐如果要学习画画的话,对学识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呀,你为什么会纠结他学画画会影响到学习呢?除非是她一直在画画,一直在画,而且就是不管学习上的事情,这种情况的话,我觉得还是让他学习一下,然后有空余的时间再练时画画,毕竟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是要学的,如果她一直在画画不不喜欢学习的话,就要纠正她这个态度了,如果他是在学习的,其他时间的话,随时完毕,以后其他的时间的话,再去画画的话。这个对学习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