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英语阅读单词解释词典

手不释卷阅读题答案
1个回答2024-03-09 19:23
1.手不释卷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引出来的。释是放下之意,卷是指书本。手不释卷是说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奋好学。文中的孙权和吕蒙就是好学不倦的榜样。

2.嘱咐:文中指叮嘱吕蒙应该看书。 大老粗:文中指鲁肃还以为吕蒙还是个什么文化没什么心计的人.

3.引出的成语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将吕蒙原来不爱看书,经过了孙权的劝告,变得爱看书,最后吕蒙成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如果好的话就评价吧,有什么优生上不懂的来找我,写在我要提问里我再来回答.........谢谢!!!
新黑马阅读六年级笑对人生残局问题答案和解释
1个回答2022-07-04 18:11
D!因为闷宫存在
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答案及解释在线阅读
1个回答2024-03-04 01:19

        真正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的,不是头脑教育,而是心的教育!下面的资源可以帮你给孩子一颗强大、丰富的心灵!您家的孩子是否每天有无数个问题:人为什么眨眼睛?下水道盖为什么做成圆的?……孩子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这时候就需要歪爸歪妈用科学回答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少儿版《十万个为什么(音频全446集)》,相信孩子的问题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答案。    

阅读 辞海中的释义 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0 12:31
辞海解释如下
阅读
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书面材料主要是文字,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首先是把文字符号变成声音,后达到对书面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
朗读是指出声诵读,默读则指没有明显发声的诵读。在某些情况下,如诗词欣赏,朗读有特殊功用,但就从书面材料中获取知识而言,默读更为重要,理解文字材料主要靠默读。阅读时的眼动是一系列的跳动,跳动本身历时很短,而且不能产生对文字的清晰视觉。对文字的清晰视觉都是在注视时得到的。
影响阅读理解的外部因素包括文字材料和情境的物理特点,如照明条件,文字的字体、型号等;文字材料的易读度,如字词的常用程度 ,句子的长短与结构的繁简 ,命题密度(即在一定长度的材料中出现的概念数)等;材料的概括与抽象的程度;由外部确定的阅读目的等等。影响阅读理解的内部因素主要是阅读者的知识基础。此外,阅读者的注意、记忆和思维也都是重要的内部因素。
山宾卖牛文言文解释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3 17:21

一、原文

山宾性笃实,家中尝乏用,货所乘牛。既售牛收钱,乃谓买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 买主遽追取钱。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 激薄停浇矣。”

二、翻译

明山宾生性淳厚老实,家里曾经因为贫困,卖掉了所乘坐的牛。收了牛钱以后,于是对买主说:“这头牛曾经得过漏蹄病,治好很长时间了,恐怕它以后还会复发,不得不告诉你。” 买主急忙要求退还一部分牛钱。隐士阮孝绪听说后,感叹说:“这话足以让人返璞归真,停止刻薄吝啬的行为了。”

三、注释

1既:已经

2、激薄停浇:意思说制止不淳朴、不厚道的坏风气

3、货:出卖

4、差:病愈,后来写作“瘥”

5、脱:副词,或许,也许、

6、遽(ju):急忙

7、处士:隐居的人

8、尝:曾经

9、谓:告诉,对……说 9、闻:听说

10、乃:于是就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名词解释 早期科学阅读
1个回答2024-03-17 01:19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教育音乐及教育、舞蹈、幼儿教育概论、公关礼仪、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办公自动化、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安全教育、幼 儿英语、手工、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卫生学、幼儿文学、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幼儿教育课件制作、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学前儿童体育。
伯夷丶叔齐之死文言文解释阅读
1个回答2024-03-12 13:46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父亲想立叔齐,还没有实现,父亲就死了.叔齐便让伯夷做国君,伯夷说:“(父亲要你做国君),这是他老人家生前的旨意啊!”坚决不肯做国君,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做国君,也随同哥哥逃去.国人只好立中间的一个儿子做了国君.
  弟兄俩跑出国外,听说周文王很优待老年人,何不去投奔他呢.然而,到了周国,文王便死去了,武王便统领大军,用车子载着文王的牌位,朝东进军,去讨伐殷纣.
  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很不赞成,便去隐居在首阳山,专靠采薇来维持生活.有个士大夫王摩子进山游玩,(看见伯夷叔齐正在那里采薇),就责难他们道:“你们既然不吃周粟,但为什么却又隐居在周山,食周薇呢?”二人听了,便不再吃薇.经过七天,上天派遣一只白鹿给他们喂奶,二人心里想道:“这鹿若是杀来吃了,滋味必然很美.”神鹿知道二人的心意,从此以后不再来,两个老头子便活活饿死了.
谁能提供有阅读经典古文(有赏析和注释)的地方
1个回答2022-07-07 02:01
中文网站之古文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