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哪里小学生学剑桥英语

洛阳桥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2-27 04:13

元朝末年。清明之日,世袭洛阳侯耶律寿应邀到尼庵,饮酒作乐。他的妹妹耶律含嫣因不堪深闺寂寞,携带丫环暗自出府,到郊外踏青游春。在洛阳桥畔,恰遇猎人花云一箭双雕。她见花云英俊健壮、箭法高强,遂生爱慕之情。耶律寿回府途中,遇到民妇采桑女,见她窈窕貌美,顿生邪念。于是,他依仗权势,勾结官府,把采桑女之夫杖死公堂,并逼她为妾。采桑女悲愤难忍,欲投河自尽,被花云母子及郭广卿所救。耶律寿的暴行,激怒了花云母子及郭广卿,他们决心联合穷苦乡里,向侯府报仇。耶律夫人和含嫣得知采桑女之事,严厉斥责了耶律寿。但刁恶成性的耶律寿仍一意孤行,并以蒙汉不同族、贫富悬殊为借口,断然拒绝含嫣与花云结婚的要求。含嫣心中忿忿不平,不顾族规家法,再次暗自出府,重到洛阳桥寻找花云,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心上人。当花云得知她是侯府千金时,竟扬长而去。含嫣悲痛不已,既恨自己的出身,更恨兄长的胡作非为,加上她受到耶律寿的锁禁,便悒郁成疾。花母以卖野味为名进侯府探查,趁机与含嫣定计,让花云伺机混入府中相见,含嫣欣喜万分,一心等待花云的到来。耶律寿纳妾之日,郭广卿、花母等众乡邻化装成送亲的人,混进府内。这时,耶律寿已烂醉如泥,新人被安置在含嫣房中。含嫣正因不见花云到来而忧伤,见采桑女蒙头默坐,不禁对她更加怜悯,决定将她放走。没想到,蒙在盖头之下的竟是她朝思幕想的恋人花云。当他俩互诉衷情时,耶律寿酒醒找来,被花云和众乡亲捉住,得到了应有的制裁。含嫣与花云如愿以偿,结为终生伴侣。

洛阳桥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2-29 15:31
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洛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有什么传说
1个回答2024-03-02 03:24
洛阳桥的传说是一个女子经常对她的孩子讲起当年过洛阳江落难和她许愿造桥的事,教育他要努力读书,才能建造洛阳桥;在京城时,这个孩子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皇帝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后来,他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洛阳桥。

洛阳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而且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并且洛阳桥在没有现代化动力装备的基础上,利用人力和借助自然力而建成,是我国最早的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洛阳桥有什么传说
1个回答2024-03-03 21:01
  洛阳桥的传说是一个女子经常对她的孩子讲起当年过洛阳江落难和她许愿造桥的事,教育他要努力读书,才能建造洛阳桥;在京城时,这个孩子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皇帝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后来,他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洛阳桥。

  洛阳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而且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并且洛阳桥在没有现代化动力装备的基础上,利用人力和借助自然力而建成,是我国最早的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洛阳桥的简介内容?
1个回答2024-03-20 07:22

主要有两个洛阳桥。

一个跟在河南洛阳,一个在福建泉州。 一、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河南洛阳桥,连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的龙门大道,是洛河上第一座现代桥 ,现已扩建新桥。

洛阳桥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5-04 05:21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在洛阳江口,距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桥上现存亭2座,石将军2尊,石塔5座。碑亭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渡是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后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桥。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耗资一万四千多两银钱才建成。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桥基层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成功地采用了“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在全世界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在全国堪称第一的海港大石桥,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了泉州人民的骄傲。在泉州,“站着象东西塔,卧倒象洛阳桥”的俗话,代代相传,而且远播海外,不是没有道理的。
泉州因为最早在这里建设了如此宏伟的洛阳桥,创造了古代建造梁式石桥的成功经验,所以有宋一代,泉州桥梁建筑空前兴盛,著名的安平桥、石笋桥、顺济桥、盘光桥等相继建成,因而得到了“泉州桥梁甲闽中”的美誉,文人墨客也写了大量诗文,传颂千秋,历久不衰。连京剧传统剧目,也以此作为题材,描述了当年建桥之艰巨,以及桥成之后“三百六十行过桥”的欢乐情景,感染了观众,使洛阳桥更加名闻天下。

洛阳桥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7 08:33

洛阳桥,由刘斌在1982年导演的电影,主 演:曾广兰、韩培玲、马兰、王雪景、姜玉予,上 映:1982年。

洛阳桥英文
1个回答2024-03-02 14:23

洛阳桥的英文是Luoyang Bridge。

历史洛阳桥

指洛阳市天津桥。唐李益《上洛桥》诗:“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宋岑象求《吉凶影响录》:“韦丹未第时,洛阳桥见渔者得一鼋甚大,丹异之,买投於河。”

明张昱《感事》诗:“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洛阳桥址位于福建省江海汇合处,江潮汹涌,浪涛搏击。

近千年前的中国桥梁工程师们,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所谓“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值得一看。

现代洛阳桥

洛阳桥连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的龙门大道。现代老洛阳桥,就是如今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的洛阳桥,于1955年12月底建成通车,是滔滔洛水上的第一座现代大型桥梁。

他见证了洛阳新中国成立后的飞速发展,在洛阳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前期,她都是洛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她已经成为洛阳人心目中的功勋桥和圣桥。

新桥于1982年建成,新大桥对开四车道,比老洛阳桥威风得多了。新桥自竣工通车以来,接替退居二线的老洛阳桥,为促进洛河南北两岸的交流融通和经济发展继续做着贡献,也使洛河上出现了双桥飞虹的景象。

洛阳桥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3-10 08:38

传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拔剑剖腹,将肠肚抛落在洛阳江中。

后来,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不时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

一日,一只渡船过江,龟蛇作怪,大风狂吼,浊浪翻滚,眼看渡船被弄得要翻过去。

这时,天上传来了喊声:“蔡学士在船上,不得无礼!”龟蛇两怪听了,吓得钻入江底。

只一会儿,江面又风平浪静。

船上的客人很惊奇,相问谁是“蔡大人”,全船没有一个姓蔡的,只有一怀孕妇女,丈夫姓蔡。

那孕妇心里清楚,就对天暗暗许愿:“我这胎若能生下男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叫他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便利过往客人。

那孕妇果然生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

蔡襄从小聪明伶俐,二十岁那年中了进土,后来授封端明殿大学士,很受皇帝的器重。

他在京城时,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

皇帝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

后来,蔡襄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洛阳桥。

扩展资料: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

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

洛阳桥的简要介绍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2 07:11

洛阳桥(Luoyang Bridge),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



扩展资料:

建筑结构

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 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

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一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