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打牛螳螂捕蝉儿歌

螳螂捕蝉意思是什么
4个回答2022-09-28 03:23
翻译
  螳螂正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今指人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的祸患。

近义词
  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后发制人、 坐收渔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反义词
  瞻前顾后、深谋远虑。
螳螂捕蝉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06 00:36

螳螂捕蝉的意思如下: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拓展资料:

螳螂捕蝉详解:

1、螳螂正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今指人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的祸患和后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国成语,作者刘向,西汉人。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示。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他人,却没想到有人却也在暗算自己。也可以说只为利益,将有报应。

2、告诫人们: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祸患。

3、我想应该是在只顾眼前利益的时候,却忘了身后的祸患的时候,要停止进行前进。

出处:

1、《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2、《说苑·正谏》:“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yì)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雀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螳螂造句:

1、螳螂是个捕杀害虫的能手。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3、一条小鱼吞下了小虾,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只翠鸟正向它冲下来。螳螂是个捕杀害虫的能手。

有哪些故事类似(螳螂捕蝉)的?
1个回答2024-02-06 07:00
螳螂捕蝉的故事见于刘向的《说苑.正谏》经过大概是:春秋时期,吴王要攻打楚国,并不准大臣劝阻,于是他的一个年轻门客就怀里带弹弓,候在后花园,让露水沾湿他的衣服,这样一连过了3天。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园里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正喝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背后。螳螂也一心想捉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旁边。黄雀想啄螳螂,却不知道在它下面有人拿着弹弓呢。这3个动物都力求得到眼前利益,却不管他们身后的隐藏祸患啊。”吴王觉得有道理,就决定不在攻楚了
写一篇《螳螂捕蝉》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08 19:10
《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讲了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固执己见地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任何人劝阻。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我觉得少年很聪明机智。他的旁敲侧击,表面上是在给吴王讲故事,实质却是在劝说吴王,不要只顾贪图眼前利益一心只想着攻打楚国,还要顾及身后的隐患,其他诸侯国可能会乘虚而入。吴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们做事不要一味地只顾得到眼前的利益,还要顾及身后隐伏的祸患。
有一对母女一起去滑雪,她们都穿着银白色的滑雪衫,老板要她们换一身红色的滑雪衫,因为,一旦出事故,救援人员就很容易发现她们,不过换一身红色的滑雪衫要花租衣费几十元。这对母女,为了省一些钱,没有换穿红色滑雪衫。真是祸从天降!这对母女遇上了雪崩,救援人员没法找到她们,伟大的母爱激发了母亲的智慧,为了女儿能得救,她割脉在雪地匍匐,留下了殷红的血痕,女儿得救了,而母亲却与世长辞了。我们感动于这伟大的母爱时,也应该想到这样的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当初母亲不是为了省几个小钱,而为安全着想,换上醒目的红色滑雪衫,那不就免除了后患了吗?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们做事不要一味地只顾得到眼前的利益,还要顾及身后隐伏的祸患。
螳螂捕蝉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07 03:27
螳螂捕蝉

【翻译】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蝉正振动着翅膀悲切地鸣叫,想要喝一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曲着脖子,想抓住蝉后把它吞掉。螳螂正要吃蝉,却不知黄雀在它背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过螳螂吞掉他。黄雀正想吃螳螂,却不知有一个孩子正在榆树下面,他拉开弹弓,就要射向黄雀。孩子要拉开弹弓射杀黄雀,却不知道脚下有个深坑后面还有树墩子。

这些鸟虫和这个孩子都在贪图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身后潜伏着祸患。

【寓意】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而忘记日后的祸患。
关于螳螂捕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6:32

典故故事: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但是大臣们说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对大臣们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就拿着弹弓,一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吴王问他:“你为什么早晨跑到花园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放声地鸣叫着,喝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想要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弹弓就在树下瞄准了它。 它们三个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忌看到它们身后隐患。”吴王想了想,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于是便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关于螳螂捕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0:56

典故故事: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但是大臣们说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对大臣们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就拿着弹弓,一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姿数枯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吴王问他:“你为什么早晨跑到花园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放声地鸣叫着,喝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想要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弹弓就在树下瞄准了它。 它们三个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忌看到它们毕银身后隐患。”吴王想了想,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于是便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却迹洞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螳螂捕蝉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23 18:07

螳螂捕蝉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少年很聪明机智。他的旁敲侧击,表面上是在给吴王讲故事,实质却是在劝说吴王,不要只顾贪图眼前利益一心只想着攻打楚国,还要顾及身后的隐患,其他诸侯国可能会乘虚而入。吴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拓展资料:

这个成语寓言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有什么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2-01 21:03
出处渗敏运
《庄子·山木》:“睹一蝉,丛梁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拿汪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释义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螳螂捕蝉是一篇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7:13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